首頁 > 文史語錄 >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工黨指的是英國政黨,英國議會第二大黨,英國左翼政黨,外文名,Labour Party。成立時間1900年2月27日,意識形態是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簡介

1900年2月27日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裏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以後費邊社和獨立工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在黨內影響不斷增長。工黨於1918年通過名爲《工黨與新社會制度》的綱領和新黨章,將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列爲自己的目標,並開始吸收個人黨員。

歷史

創黨背景

工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在當時,成員不斷增加的、剛剛得到選舉權的城市無產階級需要一個新的政黨,來代表他們的利益和需求。一些工會成員有意進入政治領域,加上,在1867年和1885年,選民範圍被擴大,自由黨開始同意一些有着工會配景的人入黨,並且參加競選。另外,在同一時間,英國出現了幾個小型的社會主義者羣體,也有意影響政策。當中有獨立工黨(Independent Labour Party),由知識分子和廣大中產階級組成的費邊社,社會民主聯盟(Social Democratic Federation)和蘇格蘭工黨。

在這個時期,英國社會主義者開始進入地方政府。在1889年,一個由費邊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組成的“進步黨”(Progressive)控制了第一次舉行選舉的倫敦議會。這是英國第一個受社會主義者影響的議會,地方政府購買了一些提供公共服務的私人企業,興建了英國第一批公共房屋,並且在公共服務(如消防隊)上投入更多資源。另外,政府興建了更多的公園和公共浴場,改善了倫敦市內的污水排放系統,平整拓寬了道路,更開鑿了一條連接Dogs島(DogsIsland)和格林威治的隧道。

女性勞工聯盟(Women’s Labour League),活躍在社會政策領域的團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在肯辛頓開辦了一所兒童福利診所。

1892年,獨立工黨黨員弗雷德·喬伊特(Fred Jowett)成爲了第一個入選布拉德福德議會的社會主義者。在當選議員幾個月後,他在市內創辦了獨立工黨支部。作爲議員,他與幾個重要改革有重大聯繫,這些改革最終得到其他地方政府效仿。比如說,在1904年,布拉德福德政府成爲了第一個爲學生提供免費午膳的地方政府,同時又剷除了城內的貧民區,並興建新房屋安置貧民。同樣地,喬伊特是1834年貧民法令(1834 Poor Law)的支持者,並在入選濟貧局後,努力改善兒童膳食質量。

1895年大選,獨立工黨派出了28個候選人,但是隻贏得了44,325張選票。黨魁基卡·哈迪(Keir Hardie),相信要在大選中獲得成功,加入到其他左翼團體中就是必須的。後來的黨員也聽從哈迪的話,1950年代,祕書長摩根·菲利普斯(Morgan Phillips)就說過:“不列顛社會主義修正主義的成分多過馬克思主義的成分。”

1898年,西漢姆議會(West Ham)成爲第一個被工黨把持過半數席位的議會。 新的管理層進行了一系列的公有化,以改善工作安全與環境、提高工資。西漢姆政府引入了最低工資和八小時工作制,而且每年有兩個星期假期。但是在兩年後,工黨失去了強勢地位。

勞工代表委員會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第2張

  Keir Hardie,工黨創黨人之一及其第一位黨魁。

1899年,唐克斯特混合鐵路職員協會(Amalgamated Society of Railway Servants)會員Thomas R. Steels建議工會聯盟議會(Trade Union Congress)召開一次特別會議,以整合所有左翼團體,好派出候選人爭取國會議席。議案在議會的各階段投票中均獲得通過,而會議則在Farringdon St.紀念堂召開,由1900年2月26日開始,到第二日結束。會議有工人階級和左翼團體出席,而協會則代表工會議會三個成員工會。

1900年,工黨正式成立,同年大選,有2名議員成功晉身下議院。

20世紀初

工黨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的大選中取代了自由黨的地位。在1924年第一次執政,1929年到1931年間第二次執政,兩次執政都是少數派政府,由拉姆齊·麥克唐納領導的工黨政府處處受制於保守黨及自由黨,保守黨是國會第一大黨。1929年美國的華爾街股災引發出經濟大蕭條,惟麥克唐納政府卻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作出應對,內閣在經濟問題分裂,也招來工會的羣起反對。一些資深閣員如亨德森則透過辭職相要脅,反對削減開支。由於內閣持續在此一議題陷入嚴重分裂,麥克唐納在1931年8月24日提出辭呈,並在同日立即獲英王喬治五世責成籌組國民政府,實行與保守黨及自由黨合組聯合內閣。其後在麥克唐納被工黨開除,同年大選保守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主導聯合政府的控制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戰時內閣中,工黨更是備受保守黨打壓。

二戰後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第3張

艾德禮領導工黨在二戰後成功組建首個多數派政府,任內最重要的政績是成立國民保健署(NHS),其對不少公共事業的國有化政策,使英國逐漸成爲福利國家。

二戰後,在克萊門特·艾德禮的領導下,工黨迅速崛起,取得壓倒性勝利再次執政,成功組建首個多數派政府,至1951年倒臺爲止。1964年至1979年間,工黨長期執政,四度贏得大選,首先由哈羅德·威爾遜兩次擔任首相,然後由詹姆斯·卡拉漢於1976年接任首相職位,直至1979年被保守黨擊敗下臺,開始長達18年的在野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黨在歷次大選均取得佳績,於1945-1951年,1964-1970年及1974-1979年執政。期間工黨政府推動大力爲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NHS),推動免費醫療及教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又受到所有政黨支持,併爲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撒切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爲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1979年英國大選,工黨下臺,撒切爾夫人成爲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上臺後,開始推動部分企業私有化,爲了使英國經濟恢復活力,擺脫“英國病”的困擾,她拋棄了二戰之後的所謂“共識政治”與凱恩斯主義政策,政府減少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大多數國營事業實行了私有化,勞動力市場也變得更具彈性,在財政上採用貨幣主義政策,英國經濟最終走出了長期“滯脹”的局面。自1981年以後,其年實際增長率達3%以上,在當時是僅次於日本的主要西方發達國家。在社會文化領域,保守黨鼓吹通過努力工作以創造財富,而非追求財富的再分配,這段期間,由於工黨仍然鼓吹推動國有化,加上長期依賴龐大的工會勢力支持,工黨之後接連三次大選皆慘敗告終,使工黨不得不探索改革,如擺脫主要工會的影響。

1994年,託尼·布萊爾成爲新任工黨領袖,他以“第三條道路”作出競選口號,工黨放棄過往激進的左翼路線,重新定位,並修改涉及社會主義政策的黨綱。

1997年英國大選,工黨取得壓倒性成爲執政黨,結束保守黨18年的執政,取得執政權。布萊爾成爲新任首相,他是英國185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工黨在1997年至2010年間再次執政,前十年由託尼·布萊爾領導,後來由戈登·布朗接手領導。起初工黨在下議院以179席的差距領先其他黨派及獨立議員的總和,2001年英國大選之後,領先優勢降爲167席,2005年大選之後,領先優勢更驟降爲66席。在2010年大選中,工黨取得了258個席位,成爲官方反對黨。

連任三屆後,2007年5月11日,執政十年的布萊爾在其選區宣佈將於6月27日辭任首相、工黨黨魁及下議院議員,並推薦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接任,6月27日,布朗正式就任首相。

2010年英國大選,選舉結果,出現自1974年2月以來首個懸峙國會,最後保守黨與自民黨達成協議,組建65年首個和平時期的聯合政府。保守黨黨魁戴維·卡梅倫出任首相,自民黨黨魁尼克·克萊格出任副首相。卡梅倫成爲英國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比布萊爾當選時更年輕5個月。工黨再度在野。而戈登·布朗隨即辭任黨魁。

2010年9月25日,工黨舉行黨魁選舉,結果41歲的愛德華·米利班德擊敗其兄長戴維·米利班德,成爲新任工黨黨魁、兼反對黨領袖。

2013年2月5日,英國下議院議會舉行投票以壓倒優勢通過英國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在下院舉行的二讀投票中,這項法案以400票支持,175票反對獲得通過。絕大多數支持票來自工黨和自民黨議員。

2015年英國大選,選舉結果,工黨再次落敗,議席減至232席,降至1987年大選時的水平,其中工黨在蘇格蘭的議席減至一席。選後愛德華·米利班德隨即辭任黨魁。

2015年9月12日,工黨舉行黨魁選舉,結果66歲的傑里米·科爾賓擊敗3名對手,成爲新任工黨黨魁、兼官方反對黨領袖。他在選前擔任超過32年的下議院議員,但在之前從沒有擔任影子內閣成員及內閣成員的經歷。

分裂與合併

工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追隨自由黨。在第一次大戰中支持政府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加入戰時聯合政府。1924年1~10月,1929~1931年拉姆齊·麥克唐納先後兩次組織工黨政府。1931年8月,第2屆工黨政府試圖用削減失業補助金和其他社會事業費來應付嚴重的經濟危機,遭到工人羣衆反對,被迫辭職。麥克唐納及其追隨者公開倒向資產階級。工黨發生分裂。

1932年獨立工黨退出,工黨不得不改變綱領和更換領導人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間,工黨同英國共產黨和獨立工黨建立聯合陣線,反對法西斯主義、戰爭威脅和國內反動勢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黨支持政府進行戰爭,於1940年加入戰時聯合政府。

1945~1951年,C.R.艾德禮組成第3屆工黨政府,支持美國的對外政策,反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各國人民的解放運動,但被迫承認印度、緬甸等國獨立。在國內推行“民主社會主義”,用對資產階級提供補償的辦法將英格蘭銀行和一系列企業部門國有化,改革社會保險、衛生保健等項制度。第3屆工黨政府垮臺後,工黨內部發生了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以H.蓋茨克爾爲代表的右翼要求修改黨章中有關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公有的條文,放棄國有化政策,左翼則主張實行更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經濟政策。H.威爾遜領導的第4屆工黨政府和威爾遜與J.卡拉漢領導的第5屆工黨政府採納了混合經濟的概念;所奉行的國內政策同保守黨的國內政策的區別已越來越小。第5屆工黨政府垮臺後,黨內主張國有化的左派與主張混合經濟的溫和派之間的鬥爭尖銳化。

1981年3月溫和派退出工黨另組英國社會民主黨,工黨又一次出現分裂。

1997年~2010年組織了連續四屆內閣,成爲了工黨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一次。

2010年5月英國下議院選舉失敗,英國工黨重新成爲在野黨。

現今地位

1997年大選取得國會最多數,重掌政權;在2005年大選繼續過半,已是連續三屆執政。工黨由於2010年5月英國下議院選舉失敗而成爲在野黨。

黨內代表人物

工黨歷史 工黨歷史百科 第4張

  戈登·布朗

麥唐納(RamsayMacDonald,1866-1937)

艾特里(ClementAttlee,1883-1967)

卡拉(JamesCallaghan,1912-2005)

戈登布朗(Gedon Brown,1951-)

布萊爾(TonyBlair,1953-)

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