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中國古代的權臣能分爲哪幾類?如何分別他們的善惡忠奸?

中國古代的權臣能分爲哪幾類?如何分別他們的善惡忠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如何分別權臣的忠奸,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權力對於人的誘惑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去抵禦的,正因爲如此,在中國歷史上,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沒有消失過,而君臣之前權力的拉鋸戰也就衍生出了很多的權臣,這些權臣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權最後的走向。

所謂權臣,不一定很有能力,但一定很有權力。權臣之權超出了一般國家體制賦予臣子的職權,甚至到了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地步。他們或是憑藉出身擁有天然的重權,或是才能卓越爲國君所倚重,或是殺伐果斷在亂世中爭得先機,或是奸詐鑽營爬上了高位。

中國古代的權臣能分爲哪幾類?如何分別他們的善惡忠奸?

梁啓超先生在《李鴻章傳》中,將中國數千年來的權臣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權臣出生於貴族世家。春秋戰國以前,諸國皆是純粹的貴族政體,貴族掌握一國之權柄。許多貴族之臣,如魯之三桓、晉之六卿、齊之陳田,都是權臣之巨魁。當時的貴族,有封地、有家臣、有軍隊,一不小心就容易膨脹,枝強傷幹,國家與君王皆爲其掣肘。

自秦統一六合,中央集權政體成爲主流。廢分封,置郡縣,地方權力收歸中央。貴族失去了其所依靠的封地與特權,逐漸沒落下來。

但在兩漢之際,天下初定,國家的基礎還不甚穩固,外戚之禍尤爲嚴重。西漢的霍禹、鄧廣漢、王莽,東漢的樑翼等人,都是漢皇室的姻親外戚。這些人藉着皇家的勢,擁有特權,入朝爲官,成了實際上的“貴族”;但他們卻不安於本分,或是結黨營私,或是把持朝政,或是陰謀反叛,竟成了兩漢朝堂上的禍患。所謂“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或許一切都是因爲權力來得太過容易,讓人搞不清自己的位置而致生了異心。

中國古代的權臣能分爲哪幾類?如何分別他們的善惡忠奸? 第2張

第二類權臣爲亂世之武將。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名義上的天子,卻不敵手握兵權的武將。曹操,可以說是以“武功”上位權臣的開始。羣雄割據的時勢,爲曹操的軍事才能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滅呂布、破袁紹、徵烏桓,戰功卓著,統一北方,是真正的將才能臣。

而在此之後,豪傑蜂起,攪地局勢更加的風起雲涌。武將們,一方面有着收復故土的壯志、多謀善斷的將才,一方面又對唾手可得的權力抱有一絲僥倖。彼朝之大將、此朝之君主的戲碼頻繁上演。司馬懿、桓溫是被追封的晉高祖、宣武帝,劉裕、蕭衍、陳霸先更是擁兵自立、“輪流”稱王,造就了延續一百多年的割據南朝……

第三類權臣起於布衣,而憑藉才幹爲君主所看重,是權傾一時的治世能臣。秦之商鞅,漢之諸葛亮,宋之王安石,明之張居正等,皆爲此類。他們懂得廟堂經營之道,諳熟權術而爲己所用;但卻不屑鑽營於此,汲汲營營於宦海。他們鍼砭時弊,力主變革,大刀闊斧,牽引着整個國家的經絡。

後世對他們或褒或貶,說商鞅是酷吏,說王安石變亂法度、禍國殃民,說張居正威柄之操、幾於震主。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又是大膽的改革家,是時代的推動者。在國家困厄之際,突破陳規,敢爲人先,挑起變革的大梁。功過莫雕琢,留與後人說。即便不能全身而退,也無愧於心了。

中國古代的權臣能分爲哪幾類?如何分別他們的善惡忠奸? 第3張

第四類權臣爲巧言令色、竊弄國柄的佞臣。“青山有情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掛上了佞臣的名頭,舉國嫌棄,連死後也不得安寧。佞臣嘛,沒有天生的政治權力,也缺少過人的治世才幹,亦沒有強勢的軍事實力……想要出人頭地,必然要將大部分精力用於權術的鑽營之道上。

在政務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卻極爲注重人脈的經營與權力的掌控,曲意媚上,結黨營私,拼命靠向權力的頂端。這就是佞臣之道?不,這或許正是中國政治的常態。

千古的佞臣,有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李林甫、宋之蔡京、秦儈、明之魏忠賢。之所以會揹負罵名,最關鍵的,還是因爲他們僭越了君權,破壞了統治集團的利益,甚至整個政治生態的平衡。不立之爲大反派,朕怎坐得穩江山?而所謂“荼毒生民”這條罪名,是佞臣弄權的當然結果,卻算不上他們“成爲旗幟”必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