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國人口銳減急劇銳減:連年戰禍致人口百不存一

三國人口銳減急劇銳減:連年戰禍致人口百不存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國演義”時代,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相信不同的人都能總結出不同的內容來。積極的說法是,這是一段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的時期,改朝換代的時期,軍事思想革新的時期;消極的說法是,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戰亂的時期,分裂的時期,災難深重的時期。然而就後世而言,“三國”對中國歷史的一大影響,卻是公認的,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人口銳減的時期?

中國成爲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應始於中國商周時代,但是中國人口的演變趨勢,如果畫一個圖表的話,那應該是一個反覆的曲線圖。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人口大規模減少的時期,從東漢末年至三國,更是這種時期的“加強版”。這段時期中國人口數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慘重,在前代後世,恐怕都很難找出第二個時代與之相比。解放初期,一代偉人毛澤東在研讀三國曆史的時候,也震驚於三國人口減少的驚人局面,發出了“原子彈不如劉關張大刀長矛”的感慨。

但是,三國時期人口減?的原因,難道僅僅是戰爭這麼簡單?這樣的人口銳減,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在整個東漢王朝,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東漢和帝、順帝在位時期,那段時代的中國,人口已經接近了6000萬。然而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人口開始負增長了,但是下降的幅度並不大。到了東漢桓帝在位的時候,公元157年,東漢政府曾經清查過全國的戶口,在這次“人口普查”中,中國的人口是5600多萬,略低於漢和帝時代近6000萬的最高峯,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經過隨後的黃巾軍起義以及董卓之亂,中原羣雄的相互內戰,到了公元221年赤壁之戰結束的時候,中國的人口下降,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雖然各類史家列出的這時期人口數字出入比較大,但大幅度下降的情景,卻是讓人震驚的:唐人杜佑《通典》記錄,東漢桓靈時期黃巾之亂始,歷經董卓之亂,到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安初期,當時中國的人口就已經“人戶所存,十無一二”。但這時候的中國並沒有和平,在這“十無一二”的人口慘景下,又先後發生了曹操與袁紹的爭霸戰,曹操南下平荊州,戰赤壁的統一戰爭,以及劉備收巴蜀,曹操收河西的兼併戰。

三國人口銳減急劇銳減:連年戰禍致人口百不存一

直到公元221年吳蜀彝陵之戰後,中國才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期。這期間的戰爭,場場都是傷亡慘重的殊死之戰,人口的減少可想而知。在“三國”中的魏國建立初期,魏國大臣陳羣就曾說,此時魏國的人口,“比漢文景時,不過一大郡”。而“三足鼎立”後的具體人口數字,按照杜佑《通典》裏的說法,蜀國在公元221年劉禪登基時,人口是90萬,到了公元263年蜀國滅亡時,人口增長到94萬,這一年平定蜀國的魏國將魏蜀人口“通計”,中國北方加上四?,一共是537萬人。而《晉書》裏記載,吳國在蜀國滅亡時的人口,有230萬。這樣加起來,中國的總人口也不超過800萬。這還是三國時代進入了相對和平期後,長期恢復人口生產後才恢復到的數字。甚至在現代,許多研究者提出了更爲驚人的結論:史料上的人口數字,依然還是注水的。三國時代中國人口的損失要更大,在《歷史不忍細看》中就曾有觀點:三國赤壁之戰後,中國人口只剩下了140萬。如果這樣的話,真可以說是“百不存一”了。

三國人口下降幅度之大,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觸目驚心的。在三國之後,中國人口下降最?的時期,應該是宋末元初。在蒙古帝國滅金朝與宋朝的戰爭中,中國人口大約下降了40%左右,這算是近一千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災難了。但是和三國時代的情景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說到東漢末至三國早期的人口銳減,論原因自然可以總結出很多,有一些是我們今天可以想到的,比如從黃巾軍起義開始的全國性戰亂。當時的黃巾軍起義,採取的是全國各地同時舉事的策略,一爆發就是“全面戰爭”,戰爭蔓延到了全國。又比如東漢末期出現的梟雄們,都是漠視民力,濫殺無辜的奸雄,權臣董卓在把持大權後,採取的是殘暴壓榨的統治政策,爲了擴充軍力更不斷抓壯丁,導致大量百姓逃亡。而且當時的北方軍閥,喜歡拿老百姓來做擋箭牌,在戰爭中,經常抓無辜的百姓做爲“肉盾”充在前面,阻擋敵人的進攻。常年的相互戰爭,也造成了大批城鎮被毀,許多繁華一時的州縣,都變成了無人區。並且東漢末年至三國的戰亂,可以說是全國循環的,讓老百姓無處可逃。如北方剛打完官渡之戰,南方又爆發赤壁之戰,隨後西北、西南都爆發戰爭。漢帝國的疆土,除了邊遠的西域地區外,幾乎都被捲入了戰火,沒有受戰爭破壞的地方,可以說少之又少。如上原因,在後來史家的記錄中,也不止一次被提起。

然而這時期的中國,人口減少的原因,也有許多被現代人所忽略,首當其衝的,恐怕就是大瘟疫。瘟疫是中國從西漢中期開始,歷代政府面臨的一個難題。因爲與匈奴的戰爭以及後來南匈奴的歸附,產生於北方草原地區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後的一百多年中,被不斷地帶到了中原地區。中國的大規模瘟疫,從西漢武帝開始就周而復始,西漢帝國的滅亡,導火索就是山東地區因爲瘟疫而激發的農民起義。而且這種瘟疫以當時的中醫水平來看,基本屬於毫無辦法的絕症。即使是西漢滅亡,東漢改朝換代,瘟疫也依然沒有收斂,基本是每隔一二十年,就會在某個地方突然爆發。這種情況,基本貫穿了整個東漢時代,一直到東漢末年最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橫空出世,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傷寒雜病論》,大規模瘟疫的破壞力,才從此開始得到遏制。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從東漢中前期開始,中國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我們今天說到東漢的科技成就,自然少不了說張衡的地動儀,地動儀這個偉大發明的產生,就是拜東漢時期頻繁的自然災害所賜。僅以地震而論,東漢中後期地震發生的頻繁程度,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比如東漢的隴西地區,在東漢和帝、桓帝、靈帝、獻帝時期都曾爆發大規模地震,正是因爲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才促成了與地震有關的發明相繼涌現。在東漢晚期,還出現了極其反常的大規模蝗災與旱災,比如東漢桓帝到靈帝的幾十年裏,北方大規模的蝗災出現過5次,其中最嚴重的1次,幾乎波及到整個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這麼大範圍的蝗災,在日後的中國歷史上,也就是唐朝開元年間以及元朝末年的幾次可以相比,堪稱是“百年不遇”。與此同時,東漢最後的50年裏,黃河有4次發生決口,長江流域的荊州與江東,先後發生了5次水災。同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區,也連續多年發生大規模旱災,北方少數民族爲了躲災,紛紛南下到中原地區求內附,中國的人口遷移和流動,在這時期開始漸成高峯。

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勢必造成大面積的饑荒,國家的經濟儲備會在饑荒中漸被掏空。這時候的東漢帝國,已經進入了門閥政治時期,所謂“州郡記,如霹靂”,世家大族的力量,正日益超過中央。許多地區,中央只保留了名義上的節制權,在正常年景,這樣的情況還算和諧,但一旦國家爆發戰爭和自然災害,中央控制的減弱,勢必造成災害破壞力加大。

畢竟世家大族們都會選擇囤積居奇,關門自保,中央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賑濟,走投無路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選擇造反了。事實上,後來蔓延整個東漢帝國的黃巾軍起義,就和持續多年的饑荒有很大關係。黃巾軍就是通過佈施恩惠,收買人心的措施,迅速聚攏了幾十萬信徒。而黃巾軍起義的結果,是造成了北方大規模戰亂。這是一個痛苦的惡性循環,人口銳減,就是其中的代價之一。

這時期中國人口銳減的最慘烈階段,應該是從董卓進京開始,到赤壁之戰結束。這段時期的中國,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並存。“人禍”方面衆所周知,權臣董卓本身就是個倒行逆施之徒,他進入洛陽,是整個中原的災難。他的濫用民力,大興土木,橫徵暴斂,讓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他的“臨時政府”不知建設,只知破壞,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陽周邊巡邏,回來的時候馬背上都滿載着搶掠來的婦女,所過之處,富庶的村莊盡數被屠殺乾淨,物資全都被搶掠殆盡。而這時候,中國的自然天氣,也進入了“反常”階段,中原各地紛紛鬧災,比如豫州的旱災,按照正史的記載,一次性就餓死了300多萬人,數字然有些誇張,但在當時,中央政府都自身難保,哪裏還管得了老百姓?後來董卓在關東諸侯的打擊下逃離洛陽,將整個洛陽的人口全都遷到了長安,結果活着到長安的,只有區區10萬人不到,其他大部分都倒斃在路上了。北方糜爛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裏去,江東的孫家,荊州的劉家,都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並不是《三國演義》小說裏讓人豔羨的世外桃源。後來曹操南下荊州,對長江沿岸的打擊也非常巨大。


人口的持續銳減,對那時候的格局,以及各路諸侯的主要政策,都產生了影響。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在這場戰亂的後期,都開始把人口當作主要的爭取對象。曹操在滅掉袁紹後,從戶冊上發現冀州地區有30萬人,竟然讓他喜不自勝。劉備在赤壁之戰後,之所以不顧孫權有可能抄他後路的危險,一心西進四川,重要的原因就是荊州本地人口凋零,就像龐統在投奔劉備後勸他的那樣--“荊州荒殘,人物殆盡”,這樣的地區,自然不能作爲爭霸的本錢。

在得到四川后,劉備一度勢力大興,也是因爲當時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是整個中國受到戰亂破壞最輕的地區。四川當地的人口,特別是漢族人,大多屬於逃難到這裏不久的難民,能夠有力氣逃難過來的,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除了爭奪人口之外,許多政權也開始採取恢復人口的政策。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許多史料的說法,建立東吳的孫權,從登基開始,就下了強令婚配的政策,即男子在12歲之前必須成婚,否則就要法辦。曹操之所以採取屯田政策,也是由於人口銳減,特別是農民大量減少,軍隊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最重要的影響是,我們雖然把赤壁之戰當成三足鼎立的開始,但是在赤壁之戰後,中國的內戰並沒有停息。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吳夷陵之戰結束後,才正進入一個和平期。在《三國演義》小說裏,夷陵之戰雙方動用的兵力,蜀國有70萬,吳國也有10多萬,真實的數字,卻是蜀國8萬,吳國10萬,小說的數字嚴重“注水”,真實的數字卻更值得深思:一場關係兩個政權命運的大戰,雙方只拿出了這麼點兵馬,只能說人口下降得太厲害。在此之後,三國的歷史,進入了一段時期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簡單了。人這麼少,再自相殘殺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三國人口的回升,是從公元221年開始的。如果說這一年之前,各路梟雄之間的注意力,主要在戰崙上,那麼這之後相當長時間裏,就主要在人口上。

在恢復人口的問題上,當時的魏蜀吳三國都有自己的政策,魏國的政策是屯田,大量士兵兵農合一,增加北方勞動力。吳國的政策,一是招撫北方流民,二是向南擴展,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孫權甚至還多次組織軍隊騷擾北方的蘇?、淮南地區,主要任務也是搶掠人口。蜀國方面,無論是諸葛亮做“相父”時期,還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親政的時候,在人口問題上從來不含糊。比如對蜀國和魏國的邊境地帶,蜀國就多次策動魏國境內的邊民逃亡到蜀國,劃分土地安置。除了搶對方的人口外,在生孩子方面,三國也唯恐落後於對方,魏蜀吳三個政權,都不約而同地出臺了有關獎勵生育以及強制婚配的政策。事實證明,中華民族的自我療傷能力一直都很強,在這場有關人口的“和平競賽”裏,中國的人口總量,開始緩慢地回升過來。

三國人口銳減急劇銳減:連年戰禍致人口百不存一 第2張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在人口恢復方面走在最前面,本身中原地區人口的基礎就比其他地區雄厚,而且在人口增長方面,曹魏也很重視“科技革命”。曹魏統治時代,是中國農業生產的又一次革新期,如改良水車等新式農具的推廣,加快了農業恢復的速度。曹丕登基的初期,大臣杜恕曾說,現在曹魏的人口總數,不及當年東漢的十分之一,這已經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數字了。曹魏滅亡蜀漢的時候,曾經把兩地的人口做過統計,除去蜀漢地區的人口,曹魏當時的人口,大約有400萬了。蜀漢方面,在公元236年,曾經有過人口數量的記載,當時的人口剛剛突破了90萬,在曹魏滅亡蜀漢後,以蜀漢方面提供的數字,這時候已經有了95萬人。東吳滅亡後,按照王濬清點的吳國政府統計數據,人口已經到達了200萬。也就是說,在蜀國和吳國的鼎盛時期,他們兩個國家的人口總數,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國,三國歸一的最後勝利者,從這一點上或許就可以決定。

中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應該是蜀國滅亡後的三國晚期,到西晉太康之治的這段時期。在西晉武帝時代,中國的人口總數,已經回升到了1600萬。之所以有此規模,一來經過長期的對峙,三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另一個原因,就是三國滅亡後,通過重新清查戶口,查出來許多被隱瞞的人口和土地(用來逃稅)。西晉早期爲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採取了“重新入籍”的政策,即各地原本的戶籍作廢,重新由政府進行統計,同時減免賦稅。許多逃亡的農民,重新入冊,這樣一來,人口也就大大增長了。東漢末年中國戰亂造成的創傷,因此漸漸癒合。

東漢末年至三國人口的減少以及恢復,對中國未來的歷史,產生了微妙影響。在常年人口銳減的形勢下,三國都注意招攬北方遊牧民族入漢地,以增加勞動力,大量北方遊牧民族內遷,在這時候到達了高峯。同時北方人口的流動,也改變了不同民族之間的力量對比,後來的動亂,與之不無關係。雖然西晉時期中國人口處於回升中,但長期戰亂造成的損失,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西晉在建國後,採取了錯誤的統治政策,最後滅亡的結局,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