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五代後漢的衰弱:熟悉的內亂劇本熟悉的權臣當道

五代後漢的衰弱:熟悉的內亂劇本熟悉的權臣當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漢皇帝劉承祐即位三年,起初時任用一些老臣,像楊邠、郭威、史弘肇、王章等人,分別管理國家的內政、軍事和經濟;而宰相蘇逢吉、蘇尚 等人,反而沒有負責什麼具體的事務。不過,他們卻給朝廷舉薦了許多官員,但楊邠認爲這些人沒有作爲,經常制裁他們,漸漸導致了將相不和。

關西大亂的時候,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李濤從中調解,請求將楊、郭二人外調,沒想到楊、郭二人誤會了,懷疑他和二位宰相從中挑撥,於是慫恿太后將李濤罷了官,將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皇帝劉承祐相信太后的話,開始重武輕文。平定三地叛亂後,皇帝已經成人,漸漸驕橫起來,除了臨朝聽政外,時常和侍臣在宮中鬼混。飛龍使後匡贊、茶酒使郭允明,都因爲善於獻媚而得寵。李太后時有耳聞,常常召劉承祐進宮,嚴加譴責。劉承祐開始還不敢發言,後來聽得厭煩,竟然反脣相譏。

乾祐三年初夏,大遼兵入侵河北,皇帝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決定派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準備抵抗大遼;而宰相蘇逢吉卻堅持要削弱郭威的一些實權,被史弘肇訓斥了一頓。當天晚上,宰相竇貞固爲郭威餞行,朝廷大臣全都列座相陪,大家各敬郭威一杯酒,才能回座。史弘肇見蘇逢吉在一邊倒酒,故意對郭威厲聲說:“在昨天的會議上,許多人有不同的意見,所以今天我要敬你一杯酒。”說完一飲而盡。蘇逢吉也忍耐不住,舉杯自言自語:“彼此都爲了國家,何必這麼介意呢!”楊邠也舉杯說:“就是就是!”於是和蘇逢吉碰杯。郭威也有些過意不去,急忙解勸。史弘肇又厲聲說:“安定國家,平定戰亂,必須依靠武力,知識有什麼用?”王章聞言憤憤不平,也插嘴說:“沒有知識分子,誰來籌集糧草和軍餉呢?史公未免欺人太甚了!”散席的時候,大家心裏都不痛快,怏怏離開了。

五代後漢的衰弱:熟悉的內亂劇本熟悉的權臣當道

第二天,郭威入朝辭行,勸告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有什麼事情要和大臣們商量。劉承祐唯唯諾諾地答應了,等郭威一走,他又故態復發,將他的囑咐置之腦後;而那些權貴,卻明爭暗鬥,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樣。

一天,王章宴請大臣,喝到半醉半醒的時候,王章起來倡議行酒令;如果沒有接上的人,就要罰酒一杯。大家都同意,唯獨史弘肇心裏沒底,因爲他是行伍出身,對這些文縐縐的事情不在行,所以弄得手忙腳亂。蘇逢吉不知好歹,居然在一旁冷嘲熱諷。史弘肇大怒,衝過去揮拳便打。蘇逢吉捱了幾拳,趕緊跑了。衆人連忙拉住史弘肇,纔沒有釀成大禍。蘇逢吉回家後,還在暗暗慶幸自己跑得快;後來見自己和史弘肇的仇越結越深,已經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於是想外調;又怕一離開京城,反而更危險,只得暫且忍耐下來。王章也悶悶不樂,準備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還是楊邠極力挽留,纔打消了這個念頭。皇帝劉承祐知道後,特地命宣徽使王峻出面調解,仍然沒有效果。

楊邠和史弘肇等人獨攬朝政後,權勢熏天,就是皇帝本人也奈何他不得。皇帝身邊的近侍以及太后的親戚,幾乎都被他們撤掉。太后有位故人的兒子,請太后安排一個軍職,史弘肇不但不答應,還把他斬首示衆。還有太后的弟弟李業,擔任武德使,想出任宣徽使一缺,先向太后乞求;太后又轉告皇帝劉承祐,劉承祐再去和楊邠和史弘肇商量。二人都異口同聲地抗議,皇帝和太后只好作罷。皇帝劉承祐十分不平,手下的近臣趁機勸他鋤奸。劉承祐猶豫不決,晚上聽到作坊裏有動靜,還以爲有兵變,一夜都不敢入睡。

宰相蘇逢吉經常挑撥李業,要他誅殺史弘肇。李業便和樞密承旨聶文進、飛龍使後匡贊、茶酒使郭允明等不得意的宦官商議,定下密計,然後告訴皇帝和太后。太后不以爲然,囑咐劉承祐要慎重行事。劉承祐憤憤地說:“我自有主張。”後來,李業又將這件事告訴了客省使閻晉卿。閻晉卿怕萬一不成功,反而惹禍上身,急忙去通知史弘肇。也是史弘肇惡貫滿盈,這個時候正在會客,居然沒有接見閻晉卿。

第二天,楊邠、史弘肇、王章等人上朝,走到廣政殿,忽然衝出來一羣甲兵,拔出腰刀,先向史弘肇砍去。史弘肇猝不及防,竟被砍倒,楊邠、王章正想逃走,卻已經來不及,被武士們七手八腳按翻在地,結果又是三刀,了結了他們的性命。殿外的官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十分驚慌。聶文進出來後,馬上宣讀詔書,說楊邠、史弘肇、王章等人陰謀造反,已經被誅。隨後,皇帝劉承祐親臨萬歲殿,宣佈了這件事,大家誰也不敢吱聲。到了次日,又有許多兵馬外出,抓捕楊、史、王三人的家族同黨,連平時的僕人和隨從,也是隨抓隨殺。

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一向和史弘肇關係緊密,此時正在澶州。劉承祐馬上派供奉官孟業帶着密詔,命令李業的弟弟澶州節度使李洪義,乘機殺了王殷。劉承祐又因鄴都統帥郭威和楊、史等人走得近,又祕密吩咐鄴都行營馬軍、指揮使郭崇威、步軍指揮使曹威殺了郭威和監軍王峻。當時,高行周被調到天平鎮守,符彥卿被調到平盧鎮守,慕容彥超被調到泰寧鎮守。皇帝命他們和永興節度使郭從義、同州節度使薛懷讓、鄭州防禦使吳虔裕、陳州刺史李谷,一同入朝保護京城;命宰相蘇逢吉暫且接管樞密院,前平盧節度使劉銖暫且接管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