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五代時期的五個政權,它們之間有哪些不爲人熟知的關係?

五代時期的五個政權,它們之間有哪些不爲人熟知的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代,即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要知道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的這短短53年的時間,華夏之中原上先後有五個朝代的興起與滅亡,至於周邊藩鎮割據下的一些小國更是多達二十幾個,如此混亂的局面無怪乎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怎一個亂字了得!然而混亂歸混亂,其實在中原地區先後出現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朝代並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這種聯繫不是簡單的朝代順序聯繫啊,而是這幾個王朝的開國之君或者能被世人銘記的皇帝之間的關係很是有趣,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許會讓你更容易理解這幾個朝代,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哪些不被世人所熟知的關係呢?

作爲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樑王朱溫終於在公元907年耐不住對權力的渴望逼迫唐哀帝李柷禪讓皇位於他,朱溫的登基宣告着唐朝的滅亡和亂世五代的開啓。唐朝我們都知道自從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問題一直是唐朝尾大不掉的難題,且最終唐朝還是被藩鎮割據拖累至死,朱溫雖然趁機取代了唐朝,但唐朝遺留下來的各路藩鎮依舊是朱溫解決不了的,這其中最讓朱溫頭痛的就是晉王李克用這路藩鎮,在唐朝還沒滅亡之前,樑王朱溫與晉王李克用就勢如水火,雙方爲了地盤沒少起摩擦。比如在公元884年發生的上源驛事件,李克用被宣武節度使朱溫圍困在汴州上源驛,親隨將領戰死無數,幸賴養子李嗣源拼死翼護李克用,這才讓李克用化險爲夷。

五代時期的五個政權,它們之間有哪些不爲人熟知的關係?

朱溫代唐後,李克用第一個不承認,自己在晉國依舊延續唐天祐年號。作爲生死對手,李克用雖然沒有打敗朱溫建立新的王朝,但他的兒子李存勖繼承李克用的遺志最終還是推翻了樑朝,建立唐朝,史稱後唐。

登基之初的李存勖還頗有壯志,先後吞併岐國,滅亡前蜀,取得鳳翔、漢中及兩川等地,不過到後來李存勖開始沉迷於聲色,縱容皇后干政,寵信伶人,猜忌屠戮功臣,結果民心盡失,自己被叛軍殺害,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憑藉軍功、威望等繼承大統。

樑、唐兩朝的前身作爲在各自藩鎮割據時都互相敵視的對手,終究在歲月的洗禮下後唐還是佔了上風。

後唐之後的後晉與後唐的關係則就更有趣了,後晉開國之祖石敬瑭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李嗣源未登基之前,關於當時的亂象,石敬瑭就曾獻計於李嗣源,他說“豈有軍變於外,上將獨無事者乎?且猶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願得騎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門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李嗣源登基後,石敬瑭就更受李嗣源的信任和重用,在李嗣源晚年更是被委任爲河東節度使這樣的高位。

李嗣源病逝後,後唐關於皇位繼承發生動亂,原本應該是李嗣源的兒子李從厚繼位,但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不服,發動叛亂,這中間石敬瑭作爲當時舉足輕重的人物被李從珂召來洛陽商量大事,誰曾想半路上石敬瑭碰到了李從厚,結果石敬瑭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李從厚的隨從全部殺死,將李從厚軟禁向李從珂邀功。此事雖然最終以李從珂的獲勝結束,但石敬瑭的展現出來的實力讓李從珂忌憚不已,從此開始想法設法的削弱石敬瑭的實力。

五代時期的五個政權,它們之間有哪些不爲人熟知的關係? 第2張

石敬瑭也狠,認爲我不興亂,朝廷發之,安能束手於道路?遂決意謀反,這事石敬瑭的大將劉知遠也有參與。結果我們也知曉,石敬瑭真的是喪心病狂,爲了能稱帝,居然甘做兒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獲得契丹的支持,最終雖然依仗契丹的幫助,石敬瑭推翻了後唐,但將重要領土割讓,自稱兒皇帝這一可恥的表現,讓石敬瑭被人唾罵千年。

李嗣源若是知道自己的天下被自己的女婿取代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取代石敬瑭的後晉之人名字叫劉知遠,他就是當初勸諫石敬瑭謀反之人,不過在石敬瑭割讓土地,稱兒皇帝稱臣這件事上,劉知遠很是反對,但也改變不了大局,之後劉知遠憑藉自己的軍政才能和佐命之功慢慢位居高位,先後擔任朱州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等高位,最後劉知遠看準時機代晉稱帝,建立漢朝,史稱後漢。

五代時期的五個政權,它們之間有哪些不爲人熟知的關係? 第3張

後周的建國模式與後漢基本一樣,後周的開國之祖郭威原本也是劉知遠手下的一名大將,深受信任和重用,與當初的劉知遠與石敬瑭關係一樣有佐命之功,在劉知遠彌留之際更是委任郭威爲顧命大臣,在掌握權力上郭威比當初的劉知遠更甚。不過兩者也有差別,劉知遠建立後漢更有主動性,也就是說劉知遠一開始是有這樣的野心,而郭威建立後周則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原本郭威是想好好輔佐後漢隱帝的,但後漢隱帝對郭威不信任,想密謀殺了郭威,結果被人將此事告知了郭威,不得已郭威這才展開反擊,之後取代後漢建立後周。

當然五代後周的結局也同前面的兩個朝代一樣,都被自己信任的臣子取代,趙匡胤也如法炮製般的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宋朝。

縱觀五代的這五個中原王朝,後梁與後唐算是生死對手,後唐自詡爲唐朝的延續,後梁取代唐朝,後唐又滅了後梁,如此因果循環最終都爲接下來的幾個王朝做了嫁衣。至於後晉、後漢、後周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種模式的複製和粘貼。都先是備受當朝皇帝信任和寵信之人,結果在老皇帝去世後,野心漸露,最終取而代之,只是這種模式有一個缺陷——武力代國的情況下權力太容易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進而輻射到自己部下武將的身上,皇帝是唯一的不可被取代,但皇帝之後是可以被取代的,人人都有機會,如此繼承人因爲威信的缺失進而喪失了武將的支持被取代。當權皇帝是有機會改變這一現象的,奈何並不是每位皇帝都是不世出的明君,往往很多時候他們也有心無力,只能無奈地放任這種情形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