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兵馬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

關於秦始皇陵,很多人其實瞭解不少,例如秦始皇陵規模宏大,秦始皇在世時就開始修建,歷時39年,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終於修建完成,是中國古代陵園建築的代表性作品,體現出中國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體現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強盛國力。秦始皇陵修建在驪山,其修建對中國古代帝陵制度發展歷史有着劃時代的意義,例如孔子曾說:“始作俑者”,這個詞語就是形容秦始皇陵中開創使用人俑,在秦始皇陵中就出土了大量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兵馬俑

  將軍俑

一、秦始皇陵對先秦陵墓制度的發展與創新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吸收各國的優秀內容,在陵墓制度上也是彙集六國之精華,集合了先秦各個國家地區陵墓制度的優勢,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和創新。秦始皇陵對先秦陵墓制度的發展與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突出帝陵的重要性

春秋時期,秦國的陵墓主要體現出“集體公墓”的特徵,多位秦王的陵墓可以聚集在一座陵園之中,而且秦皇與王后會建立兩座並列的陵墓,以示“合葬”之意,這都體現出一種集體墓葬的意識。到了戰國時期,秦國的墓葬中開始有意識地突出君王陵墓的重要性,例如壕溝、防護設置都開始呈現出明顯地中心趨勢,將君王的陵墓設置在陵園上下左右對稱的中心地區。雖然秦始皇陵也是一座陵園,但是帝陵在陵園之中地位十分突出,是一個明顯以國君陵墓爲中心的陵園,這對後世帝陵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秦始皇陵中,秦始皇的陵墓所佔面積、所處地域,都體現出秦始皇陵獨一無二的地位,這體現出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建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雄偉氣勢與君王氣魄,秦始皇陵堆砌的封土非常高,因此被後人稱爲山,即“驪山陵”。這都體現出我國作爲中央集權制國家,國家實力集中在一起所能展示出的巨大力量,因此後世的帝陵也不僅僅是皇帝長眠之地,還成爲了國家實力是否強盛的代表。

 (二)加強皇陵的防禦保護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王陵已經出現保護皇陵的設施,例如圍牆、壕溝等等,秦始皇陵繼承和發展了這一防禦保護措施,在皇陵外同時修建雙層圍牆、壕溝,並加入角樓等防禦設施,將壕溝與雙層圍牆結合在一起,再加入角樓,可以將皇陵外的防禦保護更加系統化、整體化,進一步提高皇陵的安全性。這一制度是對先秦皇陵制度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也被後世皇陵逐漸繼承並流傳下來。

(三) 發展封土製度與建造地下宮殿

春秋戰國時期大部分的陵墓都沒有封土,但是戰國後期秦國的陵墓出現了封土製度,即在陵墓上堆積厚厚的黃土,將陵墓堆成一座小土丘。在土丘上有些秦王陵會進一步修建一些大型建築,秦始皇陵就繼承並進一步發揚了這一封土製度,在皇陵上堆積類似金字塔形的土丘,並且在土丘上建立高臺與規模宏大的陵寢,建造多層臺階。這一制度是對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王陵制度的繼承,也進一步顯示出秦朝作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強盛國力。

除了地面上建立封土與陵寢,秦始皇陵還在地下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關於秦始皇的宮殿,無數人曾經展開想象,例如《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的地下陵寢中用水銀製造了江河、大海,秦始皇的石棺就飄遊在這水銀的江海之中,兩旁還點燃了無數人魚脂膏製成的長明燈,地宮中還儲藏了無數金銀玉器、機械寶物,藏滿了一整座宮殿。目前經過探測考察,秦始皇陵下的地宮的確存在,而且繼承了前代秦國王陵的“亞”字結構規模,但是規模和輝煌程度遠遠超過前代,從地宮的深度和麪積上來看,前代秦國王陵一般都埋在地下20米左右深,面積大的約2000平方米左右,而秦始皇陵地宮深度在30米左右,已經發現的幾個地宮面積都在3000和4000平方米左右。地宮中經過探測也確實發現了大量的水銀和大量珍寶。在外葬坑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2張

  模擬的秦始皇陵地宮想象圖

二、秦始皇陵對中國古代帝陵制度的創設性貢獻及影響

秦始皇陵對中國古代帝陵制度的創設性貢獻及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封土製度

過去帝王陵墓的傳統是建造陵園,但是自秦始皇之後,在陵園中堆積封土已經成爲傳統。到了漢代,這一陵墓制度已經被視爲傳統流傳了下來。例如漢文帝死後要求不給自己的陵墓封土,被後世視爲勤儉節約、愛惜民力的典範。其原因就在於秦漢以來,帝王陵墓上封土建山已經成爲一項慣例,甚至對陵墓的稱呼也從戰國時期的“陵”轉變爲秦始皇陵的“驪山陵”,再到漢朝時期已經完全稱呼爲“山”。這一轉變突出了皇陵的等級比前代得到了提高,修建的規模更大。但是規模過於宏大的皇陵會進一步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封建統治者每次修建皇陵都需要徵調大批百姓,這實際上加劇了封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二)規範後世陵園制度

在我國古代帝陵制度的發展過程中,秦始皇陵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秦始皇陵繼承了先秦許多重要的陵墓制度,另一方面,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選擇的發展和創新。例如秦始皇陵選擇了突出帝王陵墓這一方向,將其建立爲一個獨立陵園,後世的陵園也模仿這一制度,逐漸發展爲獨立的帝陵傳統。帝王的陵墓開始各自獨立,擁有完成的陵墓建築與設施,擁有獨立的名稱與陪葬物品。帝王陵墓的規模和麪積進一步地擴大,哪怕歷史上再不起眼的一位帝王,其陵墓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內容佈局完整健全。這一制度顯示出皇帝地位的高高在上與皇帝獨尊、皇帝權力不可侵犯的特點。秦始皇陵在很多方面爲後世帝陵制度樹立了規模與典範。

(三)創新陪葬制度

秦始皇陵首創兵馬俑陪葬制度,在外葬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兵馬俑與陪葬物品。這爲我們今天留下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爲我們研究秦朝的歷史提供更多的實物依據。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從商周以來王陵的陪葬就不乏殉葬,例如商朝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奴隸,春秋戰國的秦王陵墓中仍然有活人殉葬的情況,到了戰國末期出現了泥人殉葬來代替活人殉葬。秦始皇陵就選擇了泥人殉葬的制度,陪葬了大量的兵馬俑,這一兵馬俑的數量和規模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後世帝陵也繼承了這一制度,將泥人俑作爲陪葬品視爲典範,實際上這體現了帝陵制度發展的逐漸人性化與文明化。用仿造真人和真馬製造的泥俑代替活物,體現出人類歷史的進化。漢朝以後繼承秦朝制度,將秦始皇陵的規模、面積、陵寢、地宮、外葬坑等等各方面都繼承了下來,這對中國帝陵制度的進步作出突出貢獻。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3張

  秦始皇九層之臺的陵上享堂復原圖

結論:秦始皇陵爲中國古代帝陵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貢獻和影響。一方面秦始皇陵繼承了先秦的各地皇陵制度,另一方面秦始皇陵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選擇的創新發展,從秦始皇陵以後,中國古代帝陵在規模、面積上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制度越來越規範。其留存下來的大量陪葬品給我們留下大量的文物財富,也有利於歷史研究的進行。另外泥俑制度取代活人,也體現出古代帝陵制度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