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沒有得到過任何援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應該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困惑。短短几天時間,自己就從威震華夏的英雄,變成了被敵人圍追堵截的敗將。在這種情況下,關羽再向蜀中的劉備、諸葛亮求救已經遠水不解近渴了。不過我們在研究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關羽這一段時間的軍事行動,蜀中沒有向他提供過任何實質性的援助。那麼這一切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一、關羽的死是否與他尾大不掉有關。

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到最後滅亡之日,沒有得到過蜀中的任何實質性的援助。這個奇怪的情況,引起了後世種種猜測。其中一個說法是由民國大師章太炎提出的,他說關羽遭遇的這種情況,是劉備和諸葛亮忌憚關羽的實力過強,怕他尾大不掉,於是借曹操和孫權之手除掉了他。

這種論斷猛一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從帝王心術來看,誰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從各方面都超越自己的部下。關羽坐鎮荊州多年,他文武雙全,深得部下和百姓的愛戴。由於他軍事能力出衆,使得曹操和孫權都倍感威脅。他們爲了對劉備陣營進行分化瓦解,在關羽身上下足了功夫。

孫權爲了拉攏關羽,竟然以一方諸侯的身份,派使者向關羽爲自己的兒子提親,企圖和關羽結爲兒女親家。曹操的舉動更是直接,在關羽去世後,曹操對他以王侯之禮安葬。從此可見,在曹操和孫權的眼中,關羽的地位早就上升到與劉備平起平坐的高度。

劉備和諸葛亮自然對此十分清楚。他們對關羽採取的手段就是採取懷柔政策,提高關羽在劉備陣營的地位,讓關羽對劉備陣營更有認同感。關羽在劉備陣營中,是武將中地位最高的人,他位居劉備的前將軍,並擁有假節鉞的權力。實際上,關羽已經成爲劉備政權在荊州的封疆大吏,荊州的歸屬只在關羽的一念之間。

從這些方面來看,章太炎的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這只是章太炎的猜測,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首先是荊州位置重要,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必須保有的地區。劉備陣營中只有關羽的能力可以完成保有荊州,揮師北伐的計劃,爲了自己的理想,劉備和諸葛亮都要留下關羽。

其次,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在他沒有產生異心的情況下,劉備和諸葛亮沒有理由除掉他。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曹魏君臣在討論劉備的動向時,劉曄就評價說,劉備和關羽“義爲君臣,恩猶父子”,劉備必然要出兵爲關羽報仇。關羽對劉備的忠心至死不變,劉備在他死後還要爲他復仇,更不可能會在夷陵之戰中暗算他了。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第2張

第三,劉備的大業未成,在這個時候除掉自己手下能力最強的將領,無異於自毀長城。如果劉備統一天下後,關羽功高震主,那麼他很可能會像當年劉邦對待韓信那樣除掉他。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天下三分,蜀漢連優勢都不佔。

在這個時候除掉關羽,還將整個荊州賠進去,讓蜀漢成爲三國中實力最差的國家。劉備和諸葛亮都是政治能力極強的人物,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去採取這種做法的。因此,說劉備、諸葛亮藉手曹操、孫權除掉關羽,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那麼,關羽在戰役期間,爲何沒有得到蜀中的支援呢?

二、蜀中爲何沒有支援關羽。

其實關羽沒有得到蜀中的支援,是因爲劉備、諸葛亮指揮的蜀中和關羽指揮的荊州發生了戰略脫節。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蜀中完全處在一種袖手旁觀的狀態。當東吳發動荊州之戰的時候,蜀中鞭長莫及,無力干涉了。造成這場悲劇的原因,既有關羽的獨斷專行,也有劉備、諸葛亮的麻木不仁。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是在他擁有假節鉞的權力後。在名義上,他擁有先斬後奏、獨斷專行的權力,所以關羽抓住有利時機,對襄樊地區發動了攻擊。這中間,也有關羽要和蜀中將領一爭高下的心理在內。

如果關羽只是對襄樊地區發動一場奇襲式的攻擊,關羽的選擇無可厚非。當時曹軍在漢中之戰中剛吃了敗仗,全軍士氣低落。曹操爲了救出漢中曹軍,不顧自己身帶重病,親自前往指揮。在失敗後又組織全軍撤退。由於曹操自身原因,整個撤軍過程十分緩慢,在關羽發動攻勢的時候,曹軍主力還滯留在關中一帶。

對曹魏更爲致命的是,由於夏侯淵的戰死,曹操失去了能夠帶領重兵的親族將領,率軍去救援襄樊。他派出最信任的于禁率領七軍救援,總兵力不過三萬。可這已經到達曹操心目中的極限。張遼、徐晃與關羽關係很好,曹操也不放心讓他們單獨與關羽交手。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第3張

這使得襄樊地區曹軍的形勢更加不利。關羽雖然只帶了三萬多人馬,其中步軍數量有限,就這樣也能夠和曹軍打得旗鼓相當。再加上山洪暴發的特殊原因,使得曹軍大敗,于禁的七軍全部被俘。如果關羽的攻勢到此爲止,撤回荊州,他將得到一場輝煌的勝利。

不過這個時候的關羽已經不是發動襄樊之戰時的關羽了。水淹七軍的勝利讓他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自己發起戰役的初衷。他一心想要佔領襄樊,對曹魏進行致命的打擊。當時關羽威震華夏,連曹操都想遷都躲避關羽的鋒芒。可是關羽手中只有三萬多人,連糧草都供應不上,想要依靠自己的這點實力去滅亡曹魏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這時的蜀中正在做些什麼呢?相比荊州方面激烈的戰爭場面,蜀中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基礎建設。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厲兵秣馬準備下一步的北伐。他徵發蜀中大部分民力,修整、建造蜀中的道路、驛站、館舍、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共計四百多處。當時曹操得知劉備的行動,評價說劉備把蜀中的民力全部耗盡了。

這是因爲按照《隆中對》的方案,劉備在跨有荊益後,就要轉入戰略休整。在等到時機成熟後,再發動兩路北伐。可是在蜀中轉入休整,準備北伐的時候,關羽卻發動了襄樊之戰。如果關羽只是試探性的進攻也就罷了,可是關羽在初戰勝利後,居然要把戰役進攻轉入戰略進攻,這就使得蜀中和荊州完全脫節,失去了戰略的一致性。

在這種情況下,蜀中是沒有力量去支援關羽的。唯一可能支援關羽的上庸,卻因爲劉封、孟達缺乏全局觀念,尋找藉口不聽從關羽的指揮。這就使得關羽成爲一支孤立的軍隊,隨着戰役的曠日持久,處境越來越危險,最終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敗亡了。

從關羽失敗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劉備、諸葛亮對關羽的放任自流。劉備盲目信任關羽,將荊州的一切事務都放手交給關羽。而諸葛亮不願意對荊州插手,以免招惹矛盾。這就使得關羽的行動失去了制約,破壞了《隆中對》的戰略部署,造成了敗走麥城的悲劇。

三、關羽在麥城是否向蜀中求救。

關羽在得知孫權襲擊荊州,公安、江陵失守的消息後,選擇了回軍荊州。在這個時候,關羽依然對東吳的軍事行動認識不深。他只是認爲東吳是爲了奪回荊州,並不是想要徹底消滅自己。他還幻想能夠像當年湘水之爭一樣,雙方最後和談解決問題。關羽在回軍途中多次派出使者,企圖和平解決爭端。誰知道這些使者被呂蒙利用,成爲了瓦解自己軍心的工具。

對關羽最致命的一擊是陸遜實施的。他率領吳軍直插荊州的縱深,奪取夷陵,封閉了荊州入川的通道。這樣當關羽率領軍隊回到荊州後,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四面被圍的絕境。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的部下紛紛離散,他也只得率領數百殘兵敗將走保麥城。

在關羽最後的軍事行動中,蜀中爲何沒有提供任何援助? 第4張

在《三國演義》中,有關羽派廖化去上庸求救的情節。因爲劉封、孟達不發救兵,廖化只得前往蜀中求救,遷延了時日,更加重了關羽的困境。這個情節是作者爲了加重劉封和孟達的罪責所寫的,在現實中是難以出現的。

這是因爲關羽只有數百殘兵,包圍他的敵人有吳軍的數萬人馬,北方還有曹軍的數萬人馬。劉封、孟達最多隻能派出一萬兵馬,而且還沒有辦法運輸輜重糧草。他們對於關羽的困境如同杯水車薪,根本不可能救出關羽。關羽有時間向上庸求救,還不如自己撤往上庸更快捷保險。

關羽連向上庸求救都不可得,更不要說向蜀中求救了。再加上由於宜都、夷陵等地的失守,關羽根本就無法向蜀中突圍。蜀中即便是想要救援關羽,也無法突破吳軍的防線到達麥城。這一點關羽的心中是很清楚的,他突圍的時候選擇西北方向就是證明。

因此,關羽在麥城被圍的時候,根本就不指望蜀中的救援,不會向蜀中求援。因爲既無法與蜀中連續,蜀軍又無法出川。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危急情況下,關羽考慮的只有是如何突圍回到蜀中。可惜的是,關羽在逃亡路上被吳軍伏兵擒獲,隨即被殺,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結語:

關羽在麥城被圍的時候,當然希望蜀中的軍隊出現,救自己於水火之中。但是他心中也清楚,這只是一種奢望,根本就無法實現。這是因爲蜀中對荊州的鉅變毫無準備,出川的通道又被陸遜堵死,根本就無法前來救援關羽。這一點,從關羽突圍的方向上就可以判斷出來。他不是選擇向峽口方向突圍,而是指向了西北方向。

關羽得不到蜀中的支援,既有他自己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的原因。他無視《隆中對》的方案,出兵襄樊,還將自己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破壞了劉備陣營的整體戰略步調。而劉備和諸葛亮也有責任,他們對關羽放任自流,主動放棄了對荊州的戰略指導,並且對東吳的偷襲失去了警惕。這一切,最終造成了荊州的丟失,關羽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