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爲了爭奪政權而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戰爭,史稱“楚漢之爭”,最後以項羽的西楚敗亡,劉邦建漢朝而告終。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秋天,楚漢戰爭迎來了關鍵時刻,駐軍在廣武西城的劉邦,與駐軍在廣武東城的項羽,隔澗對峙,劍拔弩張。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關於廣武東西兩城之間的距離,胡三省注《資治通鑑》中說:“東西兩城各在一山頭,相去百步,汴水從廣澗中東南流。”

憑文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古戰場,楚漢兩軍憑藉深澗高崖各自堅守,一方擡眼望去,另一方就在百步之遙的對岸,雙方殺氣騰騰,卻又因深澗阻隔奈何不了對方。

天下之爭到了這等境地,澗水是欄,高崖是臺,風雲是幕,劉邦、項羽兩位王者爲了宏圖霸業,別無選擇,註定要在這雄奇蒼涼之地上演一出出迸發各自人性與韜略的曠古大戲。

對於此時的劉邦而言,在戰略上他佔據一定的優勢,但也有難以承受的現實之苦。此前,劉邦接受酈其極具大局觀的建議,發兵攻佔了儲粟甚多的敖倉,加之彭越又在樑地多次配合漢軍襲斷楚糧,項羽遭此打擊,既失糧倉,又斷糧道,近乎被劉邦扼住了咽喉,如果兩軍長期對峙下去,不用劉邦攻擊,楚軍早晚要陷入無糧潰敗的危境。

但是,被劉邦扼住咽喉的項羽,手裏也捏着劉邦的命門,劉太公、呂雉,還有舍人審食其被項羽扣爲人質已有兩年多時間,只要劉邦顧忌親情,項羽就可以用手裏的人質逼迫劉邦出營決戰,只要有決戰的機會,項羽的神勇無敵就能施展出來,楚軍就有望橫掃漢軍。

究竟是劉邦能耗死項羽,還是項羽能逼殺劉邦?

對雙方來說,這個問題都是一個殘酷的拷問,如果劉邦殘酷無情,主動權乎就掌握在他的手裏;而如果項羽懂得進退之道,明智地選擇戰略後撤,憑他令人生畏的無敵武力,未必就不能破掉劉邦的戰略優勢。

然而,此時的項羽卻沒有選擇他最該選擇的,因爲捨我其誰的霸氣,他不能容忍楚軍不勝而撤,所以他最終放棄了明智,拿起了人性,妄圖用人質的性命來要挾劉邦,從而逼出一個一決雌雄的機會。

這是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第一次較量。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第2張

爲了激怒劉邦,項羽殘忍地將七旬老翁劉太公綁縛在一塊大砧板上,隔着山澗厲聲高呼:劉邦聽着,爾若不速速出降,我便烹食爾父!

霸王高呼震盪山澗,一遍之後又是一遍。

聽聞項羽要烹漢王老父,對岸堅守的漢軍立即稟報了劉邦。

劉邦也是血肉之軀,當聽到項羽要烹食七旬老父後,他內心的驚駭、煎熬、痛苦、憤怒,可想而知,但志在天下的劉邦絲毫沒有表露出這些,迎着刺骨的寒風,他策馬來到山澗,與項羽隔澗相對,直面要挾。

作爲一個即將問鼎天下的帝王,面對這樣的要挾其實沒有選擇,即便只是一個剛硬的男人,也不會草率地選擇妥協,但怎樣拒絕卻又極考驗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以及對抗智慧。

劉邦的反應讓後世既驚又嘆。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站在山澗之上,神態輕鬆,一臉的無所謂,他微笑着用譏諷的口吻向項羽喊話道: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爲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項羽你聽好了,當初你我一同受命於懷王,約爲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親爹烹了,正好分我一杯羹嚐嚐!

好一個劉邦,他沒有向項羽央求,也沒有用道德向項羽施壓,而是擺出了一副對老父生死無所謂的態度,更絕的是,他沒有迴避自己的無所謂,而是用禽獸不如的說辭反擺了項羽一刀,那邏輯就是少用老父做文章,我劉邦本就是流氓,你烹老父,我喝羹,咱們一起做流氓,你還能拿我怎地。

後世之人多拿“分我一杯羹”這句毫無廉恥的話來指責劉邦沒有人性,的確,這樣的話也只有劉邦這樣的人才能說出口,可站在人性博弈的角度講,他的這種厚顏無恥何嘗又不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勝算很大的豪賭,他知道項羽有楚國貴族的秉性,不求饒、不硬撐、不說那一些道德指責的廢話,將自己豁出去,不由分說地扔進污泥譚,再強拉硬扯地將對方也拖進來,不說是項羽這種素來愛惜自己羽毛的貴族,就是真流氓,憤怒之外,也很難在污泥譚中再去下手。

自己徹底不要人性,賭對方總有一絲人性要顧忌,與其說劉邦無恥,不如說劉邦敢搏人心,敢賭人性。

聽到劉邦這麼說,項羽的憤怒是真的,但“欲殺之”卻很難變成實際行動。就在這個時候,昔日受過劉邦恩惠,“心在楚營心在漢”的項伯站出來爲劉邦說話了。

項伯對項羽說,天下大勢尚未定局,凡事不要做得太過纔好。況且像劉邦這樣闖蕩天下的人,往往不會顧及家人。殺一個老人,對戰局毫無益處,只會給自己招來罵名禍害。

項羽無奈,只好順着項伯架好的梯子罷手而去。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第3張

第一次較量徹底失敗後,項羽不做他想,仍一味地急於求戰,幾天後,他派人給劉邦送去了挑戰書。

《史記》有載,項羽在挑戰書上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爲也。

以英雄氣概逼劉邦出戰,項羽好天真。

劉邦接到挑戰書,輕藐一笑,回了項羽一言: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劉邦的意思,不是不敢鬥,而是不逞匹夫之勇,跟莽夫蠻鬥。

講鎮定,講榮辱不驚,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劉邦高出項羽太多。

項羽接到這樣的回書,沒有他法,唯有繼續挑釁,他派出三名壯士出陣挑戰,叫罵。

劉邦雖然鎮定,兩軍對峙時卻也不一味示弱,楚軍三名壯士尚未在陣前立定,旋即被漢軍神射手樓煩射殺。

項羽聞訊又一次勃然大怒,他騰身上馬,親率數十騎精壯猛士,徑直衝向澗邊懸崖前,怒目圓睜,大聲呵斥,高呼挑戰之聲震徹澗谷。

項羽陣前有人神共懼的神威,漢軍神射手樓煩見霸王現身,嚇得目不能視,手不敢發,急回營壘,不敢復出。

若沒有山澗阻隔,劉邦斷然不敢親自出陣,但眼下只有驚並無險,那就是鬥智的絕佳場合,只見劉邦跨馬整隊急速而出,與項羽隔着廣武澗再次展開了新一輪的激烈交鋒。

第一次較量,劉邦厚顏無恥,無賴至極,但這一次,劉邦搖身一變,十分自信地將自己拔高成了匡扶天下的大義漢王。

這真是印證了一個道理,敢無恥,便善道義。

見劉邦現了身,項羽叱聲道:劉邦,汝敢與我親鬥三合否?

劉邦不屑呵道:我倒是想與人親斗數合,以舒筋骨。只是爾身負十大重罪,已是遭天下唾棄之人,還有何資格與我單身獨戰?

你揹負懷王之約,將我貶逐到蜀漢之地,這是罪一;你矯殺卿子冠軍宋義,這是罪二;你受命救趙,不還師回報懷王,擅自裹脅諸侯兵入函谷關,這是罪三;你燒秦宮室,掘始皇陵,私收秦國財寶,這是罪四;你殺秦降王子嬰,這是罪五;你在新安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這是罪六;你把好地封給親信,將之前諸侯王貶到偏地,這是罪七;你把義帝逐出彭城,自己佔爲都城,強奪韓地,吞沒魏楚,這是罪八;你弒殺義帝於江南,這是罪九;你爲政不平,不守信用,天下不容,大逆不道,這是罪十。我堂堂正義之師,號召天下諸侯義兵,誅滅殘賊,派刑餘罪人擊殺你已經足夠,怎用我親自上陣?

第一次較量,劉邦的無恥,項羽沒能料到,第二次較量,劉邦上來就是一通扒皮抽筋,項羽更沒有料到。這十大罪,項羽懶得反駁,也難以反駁------你劉邦有何患無辭的狡辯,我項羽有摧枯拉朽的武力,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看看是你的嘴厲害還是我的箭致命。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第4張

項羽將戟向後一揮,瞬時間,無數弓弩手衝到懸崖邊,向對岸的劉邦一頓猛射。

項羽的反擊劉邦即便有所預料,卻也沒能想到楚軍的箭鏃會如此之猛,更要命的是,一向運氣不壞的劉邦在這要命時刻交了背運,他剛要回馬,一箭飛來,正中前胸。

然而,在劇痛難忍下,劉邦卻爲歷史留下了他一生中最爲經典的急智時刻。

明明遭楚軍射中了前胸,劉邦卻突然彎身護足大叫道:蟊賊可惡!哪裏不好射,偏射我足趾做甚?

論運氣,項羽似在這第二次較量中佔據了上風,險些要了劉邦的性命;但論千難萬險中定乾坤,劉邦的智謀以及堅韌不知又勝出項羽多少倍。

受此重創,劉邦於慌亂中艱難回到營帳,召來醫官,取出箭鏃,敷上瘡藥,劉邦特意喝令醫官,絕不能說出實情。

但傳言還是不脛而走了。

漢軍營中先是私下猜測漢王傷情,見劉邦久久未能現身,各種謠言跟着就擴散開來,有的說漢王已經歸天了,有的說漢王已在歸天的路上。

見軍心已經動搖,張良趁入帳探視之機,向劉邦說出了種種憂慮,之後便問劉邦,能否勉力起牀,乘車到軍中巡視一週,以定軍心。

劉邦沒有猶豫,當即起身。

劉邦扛着重傷將這出實爲堅韌的大戲演得很成功,但爲此劉邦也承受了巨大的煎熬與痛苦,大戲演足兩個時辰後,他再也承受不住,昏倒在了車廂內。

爲避免再生謠言,也爲了靜養箭創,軍心安定後,劉邦離開廣武,折向西行去了成皋。

不要小瞧了對峙進展到最關鍵時刻的這抽身一走,它能給項羽帶來極爲不安的猜忌,劉邦突然消失了,這中間到底隱藏着什麼,是陰謀,是陰謀,還是陰謀?

兩次較量到了這階段,項羽不僅完敗了,而且執意要勝的心理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瓦解。

他變得有些怕了,不那麼自信了。

項羽與劉邦隔着百步山澗的三次較量,最終結果如何? 第5張

幾個月後,傷愈的劉邦回到廣武,再次站到了與項羽對峙的山澗一端。

一半是創傷讓劉邦產生了思親之情,一半是此時提出人質談判將是對項羽最好的試探,所以劉邦在回到廣武不久,便主動向楚營派出了說客。

首先出馬的是陸賈,但他“治以道德爲上,行以仁義爲本”的那一套空洞說辭,沒能成功地打動項羽。

陸賈無功而返後,一個無名之士出場了,史書上稱此人爲侯公。關於侯公是如何說動項羽的,史書上均不見載,但不難想象,侯公說動項羽的絕不是空洞的仁義道德,一定是對兩軍對峙的局勢分析,又或者說,侯公一定抓住了項羽因缺糧不能耗戰的軟肋,但有這些還不夠,他一定還向項羽表達了劉邦的誠意,既然楚漢兩軍都無法攻滅對方,不如握手言和,平分天下。

若是沒有耗時幾個月的前兩次較量,沒有持續缺糧造成的困境,霸道的項羽一定不會同意劉邦的建議,但眼下的項羽卻是既缺糧草,又失銳氣,這時候劉邦主動伸出橄欖枝,他就不能不爲之所動了。

細細品來,這握手言和的時機,劉邦把握的真叫一個恰到好處,正在時候。

以人質爲媒,楚漢很快達成和約,《漢書·高帝紀》記載:羽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爲漢,以東爲楚。九月,歸太公、呂后,軍皆稱萬歲。

此約訂立後,“鴻溝”、“楚河漢界”便成了千古典故。

然而,第三次較量到這裏並沒有結束,最致命的一節纔剛剛開始。

見和約已成,缺糧的項羽隨即率領他那以八千江東子弟爲基幹的楚軍,離開廣武,策馬東行,迴歸彭城。

但此時的項羽卻忽略了人性中的奸詐,忽略了“兵者,詭道也。”

另一邊,漢軍尚未西歸,張良、陳平便撕毀和約,猛點劉邦——楚軍疲憊乏食,此時東進滅楚,正是天賜良機,決不可放過;否則就是“養虎自遺也!”

劉邦猛醒,隨即傳令韓信、彭越諸將,楚軍。

楚漢爭霸到這裏,十面埋伏、垓下覆沒也就是不遠了——

明人李贄讀史至此,內心悲涼地寫下了一句話:

項羽畢竟忠厚!

悲歌已起,哀哉!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