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劉表是怎麼和諸葛亮相互錯過的?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劉表是怎麼和諸葛亮相互錯過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才貌雙全,在荊州人脈寬廣,爲何不去出仕劉表而躬耕隴畝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着經天緯地之才。連曹操手下的謀士劉曄都評價他說,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爲相。但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和諸葛亮近在咫尺的劉表竟然沒有任用諸葛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劉表和諸葛亮相互錯過呢?

一、人脈深厚的諸葛亮。

諸葛亮在荊州並不是籍籍無名之人,相反他的名聲很高,這得益於他自身的素質和人脈。史書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偉。作爲一位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的美男子,自然成爲大家傾慕的對象。正是因爲如此,才因爲諸葛亮的妻子黃氏容貌欠佳,引起了荊州人的嘲笑,並編成了家喻戶曉的童謠四處傳唱。

諸葛亮的祖上諸葛豐曾經擔任過漢朝的司隸校尉,這是一種有着重要軍權的高級武官。正是因爲家學淵源,使得諸葛亮擁有其他人無法具備的學問。他在出外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不以爲意。在他人拼命用功苦學的時候,諸葛亮早就把學問融會貫通了。這就如同現在的學霸和學渣一樣,學霸每每隨意學習,就早把學渣甩在了身後。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劉表是怎麼和諸葛亮相互錯過的?

這樣才貌雙全的人才,身邊自然也有崔州平、徐庶這樣的人才爲伴。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在荊州有着自己的人脈,並滲透在荊州的上層社會。首先,他的叔叔諸葛玄與劉表有舊情,因爲這層關係,諸葛玄才帶着諸葛亮兄弟到荊州投奔劉表,並得到了劉表的優待。

其次是他的大姐嫁給了當地的世家大族蒯家的蒯祺。蒯家在荊州擁有舉足輕重的勢力,當年劉表單騎赴荊州,就是依靠蒯家平定了荊州。汪家的蒯越一直是劉表最倚重的人才,在投降曹操後,得到了曹操的重用。爲了拉攏國家,曹操甚至說出了“我不喜得荊州,喜得蒯越也”的話。

第三是諸葛亮的小姐姐嫁給了當地名士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龐德公是荊州士族的領袖,他在士族中的威望很高,往往因爲他的一句評價,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聲譽。正是龐德公評價諸葛亮爲臥龍,龐統爲鳳雛,司馬徽爲水鏡,一直流傳後世。

第四是諸葛亮妻子黃氏的孃家勢力深厚。黃氏的父親黃承彥,娶妻蔡氏。蔡氏與劉表的妻子是姐妹關係,與掌握荊州軍權的蔡瑁是姐弟關係。這樣,劉表就是黃氏的姨夫,蔡瑁則是黃氏的舅舅。

我們從諸葛亮的自身條件和人脈關係,可以看出諸葛亮完全具備出仕劉表的條件。但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一直在南陽躬耕隴畝。那麼,諸葛亮真的是想要“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

二、保守無能的劉表集團。

劉表集團是三國期間實力雄厚的軍事集團,也是唯一一個不戰而降的集團。這個集團最大的特點,就是保守頑固,沒有進取心。當外來的勢力不如自己的時候,這個集團可以抵抗擊退對方。而當外來勢力比自己強大的時候,就屈膝投降了。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劉表是怎麼和諸葛亮相互錯過的? 第2張

這是劉表集團的組成所決定的。劉表當年單騎來荊州上任,他手下沒有一兵一卒,完全是依靠團結當地的世家大族,依靠他們的力量才佔據了荊州。在平定荊州之後,自然雙方達成了協議,劉表和世家大族一起共同統治荊州。

這使得荊州的實權都落到了世家大族的手中。劉表想要達成任何目的,都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擁護才能實施,否則的話就寸步難行。這些世家大族鼠目寸光,只關心自己領地內的利益,根本不理會天下的興衰。劉表雖然也有代替漢朝的野心,可面對集團內部的情況也無可奈何。

這使得劉表在最關鍵的時期,困守在荊州無所作爲。在曹操和袁紹爭奪北方的時候,就對劉表的行爲作出過預判。曹操和他的手下認爲,劉表“不見事變,多疑無決”,只想“保江漢間,觀天下變”。事後歷史的發展,驗證了曹操對君臣的判斷是正確的。

正是因爲缺乏進取精神,只想保守的劉表集團對人才有着天生的畏懼。他們唯恐出現比他們強的人才,會顛覆他們的統治。當劉備來到荊州的時候,劉表也是予以優待。但是他只是想依靠劉備的武力,來抵抗北方的軍事威脅。

至於其他的人才就更不要說了。黃忠一直被埋沒在長沙,直到老年也沒有出頭之日。甘寧遭到黃祖的歧視,一氣之下投奔東吳。曹操都沒有殺的禰衡,死在了荊州。可想而知,才貌雙全的諸葛亮,怎麼可能被劉表集團所容。

最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還和劉表的長子劉琦交好。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自然是以管仲樂毅一樣,成就一番事業。那就要執掌和管仲樂毅一樣的權力,這是劉表集團不能容忍的。而諸葛亮與被世家大族排擠的劉琦交好,更是觸碰了他們的逆鱗。

由於諸葛亮的人脈深厚,這些人無法對諸葛亮進行人身迫害,就對諸葛亮造謠中傷,百般攻擊。連諸葛亮娶個妻子,也成爲他們挖苦打擊的笑話。他們把這件事變成童謠四處傳唱,抹黑諸葛亮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完全沒有可能去出仕劉表,乾脆攜家去隆中耕讀,避開這些是非。

三、看不起劉表集團的諸葛亮。

諸葛亮沒有出仕劉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就看不起劉表集團,更不要說去爲他們效力了。當年張良在出仕劉邦的時候曾經說過,世間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在亂世之中,臣子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可以選擇自己認爲合適的君主。劉表集團的所作所爲,和諸葛亮的理念不合,諸葛亮是無法強迫自己去選擇他們的。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劉表是怎麼和諸葛亮相互錯過的? 第3張

與被動保守的劉表集團不同,諸葛亮的一生都是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來迎接世上的各種挑戰。劉表集團能夠坐困江河之間,眼睜睜看着袁紹和曹操爭雄,眼睜睜看着孫氏佔領江東,向自己進攻。這是諸葛亮所不齒的行爲,根本得不到諸葛亮的認可。

諸葛亮在出仕之後,就積極投入到劉備的事業中去。他主管政務的時候,做到政通人和,足食足兵。在他主管軍政事務後,不避艱險,整軍備戰,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連續向曹魏發動五次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和劉表集團的理念完全不同,怎麼可能會去選擇劉表出仕?

再加上諸葛亮的品行高潔,根本做不來蠅營狗苟之事,他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重整漢室江山。那些劉表集團的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在諸葛亮的心中,對劉表集團的能力感到鄙夷。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對劉備分析荊州形勢時說,荊州是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在諸葛亮的眼中,那些只想保守下去的劉表集團的未來,連守住荊州的可能都沒有,只是苟延殘喘,坐等滅亡而已。諸葛亮豈能以自己的才能,來挽救這些無能之輩的滅亡。同時諸葛亮還要接受他們的猜忌,和這些人同流合污,這更是不可能的。

這對諸葛亮來說,只是對他人格的侮辱。因此諸葛亮選擇了離開劉表集團,去選擇耕讀度日,以待天時。如果真的遇不到自己心中的主公,諸葛亮就會選擇“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生活。皇天不負有心人,終究諸葛亮遇到了劉備。雙方誌同道合,一起開創了蜀漢的江山。

結語:

諸葛亮家學淵博,才貌雙全。在荊州他的人脈甚廣,得到衆多人的青睞。可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前,卻不去出仕劉表,甘心在隆中躬耕隴畝。這種情況是由於雙方的原因造成的。劉表集團方面是由於世家大族對諸葛亮的才能十分疑忌,對他採取排擠打壓的政策。

而諸葛亮的心中對劉表集團十分鄙夷。他看透了劉表集團的腐朽無能,看清了劉表集團苟延殘喘,必將滅亡的命運。諸葛亮不會去加入一個與自己理念不合的集團,也不會用自己的才能挽救它,更不會去遭受它的迫害。因此諸葛亮採取了離開劉表集團,等待天時的態度,終於等來了劉備,共同開創了蜀漢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