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和珅爲什麼曾經選擇棄文從武?

歷史上和珅爲什麼曾經選擇棄文從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和珅爲什麼曾經選擇棄文從武?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等輕車都尉和珅與戶部侍郎、內務府大臣馮英廉最疼愛的孫女馮霽雯成婚了。婚後的和珅夫婦琴瑟和諧,非常恩愛。和珅正是意氣風發,他沒有在兒女情長上留戀太長時間,很快的,和珅參加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順天府鄉試。

鄉試是四級科舉考試中的第二級,正科考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和京師舉行一次,遇有皇帝開恩加考的則稱爲恩科。鄉試與郡試不同,鄉試的正副主考官均由皇帝任命,只有獲得了秀才身份纔可以參加。鄉試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三場,每場考試考三天。

歷史上和珅爲什麼曾經選擇棄文從武?

鄉試的要求非常嚴格,考場稱爲貢院,在開考前,會給每位考生分配貢院內一間獨立房間,稱爲號舍。考生進入考場之後,必須在該場考試結束才能出考場,三天裏答卷和食宿等都要在號內。考生在八月初九日參加第一場考試,首場考四書五經,共要寫作七篇八股文,這是考察考生對四書五經的理解水平和寫作能力,是整個鄉試的關鍵。頭一場考好了,基本就能奠定自己的競爭優勢了。

第二場在八月十二日入場,考的是試論,是七篇公文,這考察的是考生對政務的認識水平和把握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公文寫作能力。我們看古人的文章,比如大文豪蘇軾,有許多是代皇帝寫的詔令、誥、表之類,文章炳炳烺烺、縱橫捭闔,就是這種公文寫作訓練的結果。

第三場八月十五日入場,考察試策五道。這考察的是考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借古鑑今將歷史知識應用於現實問題處理的能力。這種從明代開始長期施行的考試時間和內容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有了些改變。乾隆二十二年,鄉試最重要的首場改爲考四書內容的八股文三篇,並考試帖詩五言八韻,第二場則考五經內容的八股文五篇。第三場考試策五道。時間上,也略有調整,即考生八月初八一早入場,初十黃昏出場,休息一晚,第二天黃昏再入場考第二場。

這樣,考生在八月十日交卷後,同考官(“房師”)就開始判卷,在八月十五日月圓之夜,正副主考官就會擬定一名鄉試第一場的頭名,這稱爲草元,如果該名考生的後兩場成績也不錯,那他就是當科鄉試的頭名,稱爲“解元”。明代的大文人、大畫家唐伯虎以唐解元的名號聞名天下,即因爲唐伯虎當年中的就是江南貢院鄉試的頭名。而和珅參加的戊子科順天鄉試是乾隆三十三年(1767),正是經過了乾隆皇帝改革,增加了試帖詩這一內容的考試。

和珅對此次考試是胸有成竹的,他在學校期間,對四書五經是再熟悉不過,並且他長期研習乾隆皇帝的詩歌,在詩歌上也很自負,他認爲自己這一次考試是必中的。

客觀地說,和珅的信心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滿人蔘加科舉考試,難度本來就與漢人科舉考試的難度沒有可比性,另一方面,乾隆時期是清朝的承平盛世,八旗子弟坐享祖先留下的遺產和榮耀,大多不思進取,像和珅這樣有才學的八旗子弟的確不多。但是讓和珅非常懊喪的是,在這次鄉試當中,和珅名落孫山了。

考試的失利對和珅打擊很大,但是祖岳父馮英廉的分析讓和珅很快振作起來。馮英廉對和珅分析道,鄉試的失利,並不代表你的才華比別人差,萬萬不可妄自菲薄。順天鄉試是全國競爭最激烈的,除了本地戶籍的考生之外,所有的八旗子弟考生,還有國子監的貢生、監生,在與他們的競爭當中,有時候才華並不是能夠起到決定作用的。

因此,切不可因爲考試的失利而妄自菲薄、一蹶不振。接着馮英廉爲和珅指出了另一條路,馮英廉對和珅說,繼續讀書參加科舉當然不是不可以的,你也有這份光宗耀祖的決心,但是對於我們滿人來說,參加科舉並不是光耀門楣的唯一途徑,甚至都不是正途。

我們滿人,是跟着老祖宗努爾哈赤依靠十三副鎧甲在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對滿人來說,騎射這樣的武功遠比走科舉這條路要容易得多。如果只是做官,朝廷根本不要求滿人必須有科舉的出身,通過做侍衛、立軍功、做筆帖式都是正途,比如我就是從筆帖式做起的。而對於你來說,你的家庭是世代將門,如果能入宮做個侍衛,前途一樣不可限量。

科舉只是籠絡漢人的途徑罷了。聽祖岳父說完,和珅覺得好受了很多,難道自己努力學習這麼多年,爲了學業受盡了冷遇與白眼,竟真要棄文習武嗎?

實際上,清朝統治者的確希望旗人不要沾染過多漢習,多次強調旗人要保持自己的騎射傳統。比如雍正皇帝就曾針對八旗子弟讀書不精反而荒廢了騎射這樣的狀況而專門發表過意見,他認爲,八旗讀書人,沾染漢習之後,“率多忘世舊”,導致弓馬和文章“兩歧失進退”,難以有什麼成就。

因此,對於八旗子弟來說,通過科舉做官,的確是不受重視的。統治者更重視從尚武的角度來選拔滿人爲官,即通過考校滿語騎射,如同馮英廉所說的那樣,直接考取筆帖式、中書、郎中、侍衛等官職,然後逐步升遷,這種針對八旗子弟特有的選官方式,對滿人來說不僅比科舉更是正途,而且升遷也要快得多。對於旗人蔘加科舉,清朝統治者尤其是清初統治者,實際上不鼓勵,比如雍正皇帝就開翻譯科考試,鼓勵旗人盡心學習滿語騎射,力圖阻止滿人漢化的趨勢。

歷史上和珅爲什麼曾經選擇棄文從武? 第2張

出於這樣的原因,整個清代,對於八旗子弟的教育始終秉持着專重騎射而不以文事爭能的原則,通過科舉起家的八旗子弟大多不受重視,官職都不甚顯貴。

馮英廉用自己身邊的例子給和珅講解科舉舞弊的嚴重,並且告訴和珅,現在八旗子弟不但弓馬騎射荒廢了,而且大多並不讀書,像和珅這樣的才華和學識,如果能進宮當個侍衛,憑藉他的聰明,在皇帝的身邊,很快就會有出頭之日。

和珅最終被說動了。自己這些年費盡艱辛讀書,如此用心的記誦乾隆皇帝的詩文,爲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獲得皇帝的賞識嗎?常言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只要能獲得皇帝的賞識,通過什麼途徑又有什麼重要呢?和珅又想起了自己這些年所經歷的艱辛,他的心裏豁然開朗起來,自己要的只是出人頭地。

不能不承認,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有的人堅持原則,不但要實現目的,而且要求實現目的的程序必須正義,有的人則可以爲了實現目的不擇手段。一般情況下,人們會鄙棄不擇手段的人,可是在一個幾千年來奉行成王敗寇原則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只要是目的實現了,人們的鄙棄也就會變成豔羨了。

很快的,三等輕車都尉和珅,正式成爲一名宮廷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