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揭祕:古代銀針真的試出砒霜這種劇毒嗎?

揭祕:古代銀針真的試出砒霜這種劇毒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古代銀針真的試出砒霜這種劇毒嗎?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水滸傳》中,西門慶與潘金蓮合夥毒死武大郎,在毒殺案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毒藥就是砒霜。在京劇《蘇三起解》中的青樓女子玉堂春的命運也跟砒霜有着密切的關係:名妓玉堂春被迫嫁給了商人沈洪爲妾,沈洪的原配皮氏與人通姦,怕被蘇三發現,就在麪湯裏下毒想害死她,不料麪湯被沈洪誤喝,沈洪七竅流血而死,玉堂春因此被關入了赫赫有名的洪洞縣監獄。皮氏用的毒藥,也正是砒霜。

砒霜在中國古代小說中經常被提到,也是匪徒作案常用到的手段。砒霜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強效毒藥呢?它真的如小說中所說的那麼“要命”嗎?

在人們的認識裏,砒霜似乎一直與死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成了行走江湖、殺人滅口、必備良藥。作爲最爲古老的毒藥之一,無臭無味,白色粉末狀的砒霜,大概是用起來方便,很多古時兇犯在殺人時都將它作爲首選,因爲砒霜很容易溶化於水中,到時衙門查起來無跡可尋,只能草草結案。

揭祕:古代銀針真的試出砒霜這種劇毒嗎?

在《水滸傳》中,王婆對武大郎中砒霜之毒後的症狀如此描述,

“他若毒藥轉時,必然腸胃進斷,大叫一聲,你卻把被只一蓋,都不要人聽得。預先燒下一鍋湯,煮着一條抹布。他若毒發時,必然七竅內流血,口脣上有牙齒咬的痕跡”

。從這段話中可見武大郎在砒霜中毒之後的疼痛和痛苦。口服0.01-0.05毫克砒霜即可中毒,60毫克以上便可使人致死。潘金蓮既然急於想致武大郎於死地,自然下手重,分量也重了,所以武大郎吃下不久就出現了症狀。

像這類中毒症狀自然瞞不過前來驗屍的何九,何九在武大郎的弟弟武松追問時便說出情:

“小人去到大郎家裏,揭起千秋幡,只見七竅內有淤血,脣口上有齒痕,系是生前中毒的屍首。”“第三日,聽得扛出去燒化,小人買了一陌紙去山頭假做人情;使轉了王婆並令嫂,暗拾了這兩塊骨頭,包在家裏。這骨殖酥黑,系是毒藥身死的證見。”

砒霜的化學名稱爲三氧化二砷,是一種白色粉末,沒有特殊氣味,外觀與麪粉、澱粉很相似。砒霜的毒性很強,進人人體後能破壞某些細胞呼吸酶,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能強烈刺激胃腸粘膜,使之潰爛、出血;還可破壞血管,發生出血,破壞肝臟,引起中毒性肝炎。

口服砒霜中毒後,數分鐘到數小時發病,其症狀像急性胃腸炎,先是咽喉發乾、辣熱、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嚴重時可吐出血性液體,時間不長就發生腹痛、腹瀉,伴有裏急後重的感覺,並且有口渴、抽搐等狀,甚至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正如大名鼎鼎的鶴頂紅、斷腸草等毒藥一樣,過量的砒霜一經食用,幾乎沒有解毒的方法。而爲了防患於未然,古時常用“銀器試毒”,通過銀製的器具來判斷食物內是否含有有毒物質。但這種以銀器試毒的方法是否真的管用呢?

古代皇宮中常用金制或者銀製器具,並配有專門試毒的銀筷子。在現代人看來只是些許心理安慰罷了!

銀在水中可形成帶正電荷的離子,能吸附水中細菌,並逐步進入細菌體內,使它的催化劑一酶系統封閉、失活,使細菌失去代謝能力而死亡,所以,銀離子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古代埃及人在醫治外傷時,就用銀薄片覆蓋傷口進行消毒。現代醫術上,如皮膚潰瘍也用銀離子溶液塗潰瘍部位,能使大多數細菌死亡。既然銀離子能殺毒除菌,那麼,它能像江湖上常說的那麼靈驗地驗毒嗎?答案是:不能!用銀器驗毒,原理是由於硫化物與銀反應生成硫化銀。在銀器測試一說中,凡是含硫離子的就可以測試出有毒,相反,則測試出無毒。

那麼,能不能用銀器測試出劇毒的砒霜呢?

砒霜本是三氧化二砷,與銀金屬之間不起化學反應。只是因爲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使砒霜裏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這些作爲雜質的硫卻可以與銀髮生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所以能當場“驗”出來。而如果是純淨的三氧化二砷,即使毒性再劇烈,用銀器試毒一法也無能爲力了。銀金屬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的條件下不會與三氧化二砷起化學反應的。

古代在皇宮和江湖中都流行的銀器驗毒有着很大的侷限性,並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有的物品並不含毒,如果成分中含有硫,比如雞蛋黃,銀針插進去也會變黑。相反,有些是很毒的物品,比如毒蕈、亞硝酸鹽、農藥、毒鼠藥、氰化物等,因爲不含硫,銀針與它們接觸,不會出現黑色反應。

因此,銀針不能鑑別所有的毒物,也不能用來作爲驗毒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