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梃擊案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結果如何?

梃擊案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結果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這三起事件標誌着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史稱明末三大案。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梃擊案

梃擊案是明末三大案之一。事發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瘋漢張差闖入太子宮,持棍亂打太子朱常洛,驚動朝廷。太子之爭,舉棋不定釀禍端,是報復,還是栽贓,撲朔迷離。最終以張差之死而告終,梃擊疑案糊塗了結。張差梃擊案背後主使是不是鄭貴妃並無定論,也有人懷疑是太子自演自導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藉此陷害鄭貴妃。而梃擊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無人知曉了。梃擊案遂成爲明末三大疑案之一。

梃擊案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結果如何?

過程

闖入皇宮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的黃昏,有一男子,手持木棍,闖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欲刺殺太子,擊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聞訊趕到,在前殿逮捕該男子。

手持木棍闖皇宮擊傷多人,馬上有人把此事報告給萬曆帝,萬曆帝當即命令法司提審問罪,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按律當場審訊。男子名叫張差,薊州井兒峪人,沒說上幾句話,就開始顛三倒四,像一個瘋子。

御史再三訊問,可張差總是胡言亂語,什麼吃齋、討封,問了數小時,也沒將實情供出。審判官不耐煩把他交給了刑部定論。交到刑部後,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審。

供出實情

這時張差似乎清醒了些,回答:“我被鄰居李自強、李萬倉等人欺負了,他們燒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氣憤,就打算到京城告狀,擊鼓伸冤。於是我就在4月中旬來到京城。我是從東門走進來的,但我不認得路,只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兩個男子,給了我一根棗木棍,告訴我拿着這根棗木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糊了,就走到皇宮宮門了,還打傷了許多人,最後被捉住了。” 胡士相仍然難下結論,他認爲張差是瘋癲之人,於是把情況上奏了萬曆帝。

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蹊蹺。有一天,王之寀爲牢中犯人分發飯菜,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於是他決定再次審訊張差。爲了讓他說出實情,王之寀對張差說:“你說實話,就給你飯吃,要不然就餓你。”張差低頭不語,過了一會兒說道:“不敢說。”王之寀當即命牢中其他獄吏迴避,只留兩名獄卒在旁,親自對他進行審問。在威逼之下,張差說出了實情,牽出驚天陰謀。

梃擊案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結果如何? 第2張

據張差講,他本名叫張五兒,現年三十五歲,在薊州井兒峪居住,父親已經去世,比較近的親戚有馬三舅、李外父等人,靠砍柴與打獵爲生,在一個月前,張差在濟州賣完貨後,賭錢輸了,結果遇上一位太監,太監說按他的要求去做,完事後就能給他30畝土地。於是張差隨這位太監入京,來到一個大宅子又來了一個老太監,老太監供與酒肉。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紫禁城。老太監交木棒給張差,又給酒張差飲。帶他經過厚載門,帶到慈慶宮,並囑咐他說:“你先衝進去,撞着一個,打殺一個,殺人也無妨,尤其見到穿黃袍者(是太子朱常洛)這是奸人,打死他,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我們自會救你。” [18] 後來他就被逮住了,再問那個太監是誰,張差就不說話了。

幕後真兇

萬曆帝一聽,似乎還有隱情,命令員外郎陸夢龍再次提審張差,並引誘他:如畫出入宮的路徑,說出所遇到人的名字,不僅可以免除他的罪過,而且可以償還他被燒掉的柴草。張差信以爲真,於是說:“馬三舅名三道,李外父名叫守才,都住薊州井兒峪。前面不知道姓名的老公公,實際上是修鐵瓦殿的龐保。三舅和外父常到龐保住的地方送灰,龐保、劉成兩個人在玉皇殿前商量,還有我三舅、外父,他們逼我拿着棍子打進宮中。如果能打到太子,吃也有了,穿也有了,一同密謀的還有姐夫孔道。” 隨後又畫出入宮路徑。

張差的供言,結果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

陸夢龍馬上派人調查取證,逮捕了馬三道等人,經覈實,張差說的基本無誤。但是龐保、劉成二人,僅是兩名太監,地位低下,單憑他們不可能有如此膽量。可他們均是鄭貴妃的內侍,朝臣有人懷疑是鄭貴妃背後指使,想要謀殺太子,以便扶立福王。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外戚鄭國泰“專擅”。一時間朝野譁然,紛紛猜測,消息傳開後,鄭貴妃則惶惶不可終日,趕來見萬曆帝,向皇上哭訴。

梃擊案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結果如何? 第3張

結果

萬曆帝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對鄭貴妃說:“羣情激怒,朕也不便解脫,你自去求太子吧!”

朱常洛看到父親生氣,又聽出話中有音,只得將態度緩和說:“這件事只要張差一人承擔便可結案。請速令刑部辦理,不能再株連其他人。”萬曆帝聽後,頓時眉開眼笑,頻頻點頭:“還是太子說得對。”萬曆帝見牽扯到鄭貴妃,不想再追查下去。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死。張差臨死前曾說:“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 馬三道等人被髮配邊疆;龐保、劉成兩人暫時沒有追究,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後五次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二犯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六月一日,萬曆帝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一場梃擊案最後就這樣不了了之。

爭議

梃擊案到底是不是鄭貴妃指示,還是太子自演自導的一出苦肉計,藉此陷害鄭貴恐怕無人知曉了。而此案成爲晚明三大疑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