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環保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議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犧牲環境追求短暫的經濟效益是行不通的。其實在古代也有環保的思想,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環保的話題就已經被提出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史記》記載,黃帝曾教導大家“節用水火材物”,帝譽也教導百姓“取地之材而節用之”。周文王臨終之時也在囑咐其子孫,山林川澤,漁獵等活動要適時而行,不可過度汲取自然資源。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古代的環保意識和今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但也和今天的環保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環保是有完備的體系和科技的支持的。但古代的環保意識和舉措對現代人有啓迪作用。

一、先賢的環保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子百家思想在社會佔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深入人心,各國國君不但允許諸子百家傳播自家思想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思想的傳播有極大的幫助。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就對環保提出了自己見解。

1.提出者——諸子百家

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道家思想提倡“道法自然”。進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對自然的關注比以往更加密切,也許是因爲戰國長期的殺伐,對人世間生靈塗炭的痛心,以及對毀山伐樹製造武器的反思。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第2張

諸子百家提出大自然有起發展的規律,帝王不能憑藉自身的權力進行無休止的砍伐。另外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節,應該禁止殺伐,以滋萬物。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就是釣上了魚兒不去拉網,對於歸巢的鳥兒堅決不射。這是對自然的一種保護,也是對人類繁衍,生生不息的一種保護。

荀子是對環境關注最多的一位思想家。荀子強調要砍伐有度纔可以實現長久的發展。對於初春生長的草木不得砍伐,對於開始產卵的魚類不得投毒,確保動植物的生長才能在未來有利於人類使用。

先秦時代人類因爲戰爭原因過度利用自然資源,環境的壓力推動思想家提出保護環境的言說。到了漢代儒家思想體系進一步完善,人類對“天”更加的敬畏,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帝王和普通百姓。

董仲舒強調統治者要在遵循天道的基礎上實行政令和法律,要符合四季更替、陰陽順逆,不可以違背天道而行之。在科技還不發達的古代,思想家就強調只有保護好自然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自然界才能爲人類提供豐富的保障,才能滿足百姓的日常生活,反之人類將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天人感應一直在古代思想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

2.推動者——帝王

皇帝是意志的發佈者,只有政令經皇帝的詔書發佈出來,才能爲人們所熟知,爲人們所遵守,如果沒有皇帝推行,即使思想家說的天花亂墜,傳播面也極其狹窄。

皇帝提出政令就要被寫進法律,如有違抗就會受到懲罰。

夏代就有關於保護環境的立法記載在《周逸書》當中,漢宣帝把環境保護寫入法律,漢武帝依然踐行環境保護的政策。

可以說古代的帝王很有遠見,他們也意識到破壞生態的嚴重後果。在古代科技不發達,就把自然等同於天,對天的敬畏讓帝王不得不提出環保的政策。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第3張

就像科技發展的今天,人們知道了環境惡化的原理,即使在沒有天人感應理論基礎的支撐下,人們也要踐行環境保護的國策,因爲自然破壞了大家的生存空間也就沒有了,其實古代的思想至今仍然適用。

3.踐行者——百姓

百姓是國家最大的支持者,在封建社會更是以小農經濟爲基礎,國家的最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農業。一項法律的頒佈,如果沒有普通大衆的踐行就相當於一張空頭支票,毫無用處。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爲百姓所接受,百姓敬畏天地也是百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道家的道法自然主張與自然和諧共處,許多名人墨客忘情山水,對山水的喜愛通過文章和詩句表現出來,更增加了人們對山水的喜愛之情,從而與自然和諧共處。

文化的發展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深入人心,增大了人類保護自然的想法。

二、環保的舉措

充滿智慧的先人在各種知識並不健全的情況下已經有了健全的環境保護體系,把環境保護寫入法律,對破壞法律的人給予懲罰,同時還設立實施保護環境政策的官員,對決堤氾濫的河水進行治理。

1.立法保護環境

《周逸書》中記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

在春三月不可伐木,不可捕撈漁獵,違者處以極刑。

雲南睡夢虎秦簡中的《田律》被稱爲最早的環保法,規定春二月不得砍伐樹林,春三月不得濫捕鳥類。還有不得污染河道,不得焚燒草木作肥料等規定。

漢代相關法律也提出在鳥類繁殖的季節不得射鳥,在鳥類繁殖季節實施有針對性的保護,維護生態平衡。網開一面這個成語就是來自於對鳥的保護,周代在捕鳥的時候會在網的三面開個口,表示不將鳥一網打盡,後來說網開一面,就是給人留一條活路。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第4張

在漢朝制定的《賊律》中,“伐樹木禾稼”按盜竊罪論處,這一立法思想影響深遠,唐朝法律也規定“毀伐樹木、莊稼者,準盜論”,其意思就是將亂砍濫伐和毀壞莊稼的行爲與盜竊罪同論。

水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水資源也是環保的另外一方面,秦代就有了專門防洪抗災的官員,禁止過度圍湖造田,建造水利設施灌溉農田。

我國古代還設立了專門的環保部門,中國古代早期的環保部門叫做“虞”,管理範圍涉及山、林、川、澤的保護與治理。“虞”,既是機構名稱,又是官職名稱,其職能在很大程度上與今天的環保部相同。後來環保部門經過細化,對山林川澤設置了不同的官員。

2.肉刑輔助法律

法律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是約束平民百姓的一種手段,要通過刑法使國家的機器平穩運行,這點在環保上依然適用。

到了周朝,所頒佈的“崇伐令”規定相當嚴格:“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

齊國的懲治條款比“伐崇令”更爲嚴厲,“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在唐、宋兩代,隨便燒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判處古代五刑中的笞刑——“笞五十”。

秦代保護環境,不得在路上扔垃圾“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在破壞環境方面使用殘酷的肉刑來阻止百姓破壞自然環境,可見帝王對環境的重視,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踐行。

3.文化薰陶

刑法越慎,百姓越怠。

刑法可以阻止一時,但是刑法不能阻止一世,最重要的就是讓人們從內心來尊重和諧共處這個理念,這樣即使沒有殘酷的刑法也會自覺地遵守。就是上面提到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佛家文化,崇儒、仰道、信佛加深了人們心中對和諧相處理念的認同感。

三、環保重要性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只有尊重自然,人類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然的饋贈。

古人的環保意識如何?他們有哪些環保舉措? 第5張

在小農經濟爲主體的古代,自然環境對農業的影響最大,因爲生產力低下,一次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可能就是致命的。春暖夏涼,風調雨順,在自然的饋贈下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顯然我們的先人對這點深信不疑。

人們不斷髮展的過程就是人類與自然逐漸和諧相處的過程。人類在與自然相處中經歷了大致四個階段。被自然迫害是自然的奴隸,被動接受下的和諧共處,對自然的擴張與政府,失衡條件下的反思。

人類的發展就是使生產適應自然,不斷改革,不斷革新,最後達到和諧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文化,使人類不斷的進步發展。所以與環境和諧共處是重中之重,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還有一點很重要,個人講: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在漫長的人類發展過程中,人類沒有依附於自己的特權去肆意破壞環境,而是不斷地改善和變革生產方式達到與自然共處的目的。

而且在不斷探索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衆生平等”的思想對我們現代環境友好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人們收益頗多,值得後人去學習。

總結

在歷史發展的漫漫長河當中,大家在與自然相處過程中不斷變革發展,爭取雙贏的局面。

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有了專門保護環境的官員,經過時代的不斷髮展環保官員的隊伍也不斷擴充。有了專門管理環境的辦事機構,環保的律令也寫進了法律,輔以刑法來達到環保的效果。

和諧共處的思想更是通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傳至後代。而且古人的學說在今天依然沒有過時,古人所提倡的和諧發展對現代的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借鑑意義,使人類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