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時期,繼承皇位的爲何大都不是皇長子?

清朝時期,繼承皇位的爲何大都不是皇長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嫡長子繼承製是維繫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封建皇權時代,皇室皇權的更替是一件大事,對於廟堂之上的官員來說關乎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對庶民百姓意味着穩定還是動盪。所以古代中國從西周就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來儘量確保政權皇位交替時國家的穩定。後續歷朝歷代都沿襲了這一制度。

清朝時期,繼承皇位的爲何大都不是皇長子?

但是清朝卻不斷打破傳統,“廢長立幼”成爲家常,繼位的大多不是皇長子。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夢迴大清,探其原因。

大清歷代皇帝的排行榜

我們說大清皇帝大多不是皇長子,那麼繼位者都排行老幾呢?我們順着歷史線來捋捋:努爾哈赤時期,排行老八的皇太極繼位;後排行老九的順治帝福林繼其父皇太極成爲滿清入關第一位皇帝。

在接下來清朝在康雍乾時代逐步走向鼎盛,康熙帝玄燁排行老三,雍正和乾隆都是第四子。長壽老人乾隆的皇位由排行十五的嘉慶永琰繼承。

清末的那幾位皇帝,道光名義上是嫡長子,但上面有一個早夭的哥哥,也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皇長子。咸豐是皇四子,咸豐之後的同治帝倒是確確實實的皇長子。而同治之後正統的直系皇家血脈斷了,之後的光緒是過繼來的。

宣統皇帝溥儀嚴格意義上講不是清朝皇帝,而是滿洲帝國僞政權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這樣看下來,清朝皇帝中,正經皇長子繼位的真是十里挑一了。

皇長子們都怎麼了

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在歷史上也算有名,早年他跟着父親南征北戰、驍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因其嫡長子身份及其戰功被努爾哈赤立爲汗位繼承人。

但是後期又因爲一系列過錯被廢至被殺:遼陽大戰因貪杯貽誤軍機被解除兵權;與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和兄弟不和,多次發生矛盾,被告狀,公開宣泄不滿等等劣跡,被廢並軟禁;後仍不思悔改被努爾哈赤以死不悔改爲由處死。

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也是一位戰功卓越的大將。本來皇太極早逝,其他兄弟年幼,豪格繼位順理成章。但是這位狂躁粗魯在皇太極生前不得父親喜愛,其生母又出生卑微,也沒有強大的母族支持,加上當時的滿族皇位繼承嫡長制和忠君觀念還很薄弱,豪格的嫡長子身份沒有很大的優勢,且他在戰場上驍勇卻並不能在波雲詭譎的朝堂上收服人心。又在攝政王多爾袞的干涉下,一步步失去奪位優勢,最終孝莊所生的第九子福林後來者居上。

清朝時期,繼承皇位的爲何大都不是皇長子? 第2張

福林的大兒子福全其實也不是福林的長子,福林事實上的長子牛鈕早夭。但是福全能力不錯,年齡最大,爲什麼福全沒有繼承皇位呢?一個原因是順治曾經問福全和玄燁以後想做什麼,福全回答希望成爲一個賢王,而玄燁巧妙地表達出自己想繼承父親皇位的意思。

福全的回答真假不論,但福林認爲國家需要一個更具有開拓精神的皇帝,玄燁的野心無疑更能打動他;二是順治帝感染天花,預感不久於人世只能在年齡相近又合適的福全和玄燁之間選繼承人時,寵臣湯若望推薦了玄燁,理由是玄燁得過天花且痊癒了,天花一生只能得一次,傳位給玄燁更有助於政局穩定。最終福林第三子玄燁繼位。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生活在最殘酷的九子奪嫡時期,而他本人雖有才能,但是性格上急功近利、殘忍妄爲,日常結黨營私、野心昭昭,甚至奏請殺廢太子胤礽(在實政上確實有才幹,但是在奪嫡這種更側重揣摩人心、勾心鬥角的鬥爭中與其他兄弟相比明顯競爭力很弱有)。

提倡寬仁的康熙自然很難喜歡他,而壓死他最後一根稻草的是他用巫術鎮廢太子,巫蠱之術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是迷信、不科學,但是在封建時期的中國尤其是皇家實爲大忌,加上前面錯誤,康熙大爲震怒,最終康熙下令大皇子終身圈禁,在高牆內36年,終老而死。

雍正和嘉慶的皇長子早夭,乾隆的長子永璜22歲成年不久就去世了。道光的長子也是早逝,不過有野史記載道光的長子奕緯不是因爲自身體弱而死而是被道光氣急踢中要害部位而死,但是真實性不可考。

到了咸豐,咸豐子嗣單薄,只有二子一女,兩個兒子中小的那個早夭,長子是清朝最無可爭議的皇位繼承人了,繼位爲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不再是子嗣單薄,19歲去世,連子女也沒有。正統的皇家血脈在此隔斷,光緒帝是過繼來的,大清王朝的皇帝到此爲終。

皇長子們命運多舛和繼位困難的原因

清朝時期,繼承皇位的爲何大都不是皇長子? 第3張

皇長子們大多都是早夭,這其中原因我們不難推測:結婚過早、近親結婚、醫療水平。古代結婚早是可以理解的,平均壽命不長結婚年齡比現在早也合理。但是皇家結婚過於早了,順治帝結婚時才14歲,康熙和赫舍裏大婚時兩人都不滿十二週歲。長子的身體素質就可想而知了。

滿清本就是少數民族掌握政權,所以更注重血統的傳承,皇室與貴族聯姻,貴族基本世襲,貴族上一輩不乏是駙馬的,來來回回不出五服,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得遺傳病的機率高,風險大,易夭折。醫療水平低的孩子生病沒有辦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而幸運活下來的皇長子依舊很難繼承皇位的原因在於兩點:一、“立長不立幼,傳嫡不傳庶”是儒家文化下的繼承製度,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雖說滿族在統治期間不斷地漢化,但是漢化業需要時間,清朝前期皇室的嫡庶觀念並不重,不是特別看重長幼和嫡庶,更多的是才能,當然最終還有每位皇子背後的力量博弈。

二、清朝後期特有的皇位繼承製度:祕密立儲制。雍正在繼位後,吸取歷代尤其是自己所經歷的奪嫡的明爭暗鬥、骨肉相殘的悲劇,建立了祕密立儲制度,這種傳位制度是在換地駕崩後以公開皇帝遺詔的方式最終確認下一位皇帝,不一定傳給長子,也不預設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