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世民爲什麼容不下開國功臣裴寂呢?

李世民爲什麼容不下開國功臣裴寂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爲什麼容不下開國功臣裴寂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正御覽羣臣呈上的奏疏,忽見一條奏議揭發裴寂謀反;李世民愣了一下,起身踱步……將如今朝堂的形勢在腦中過了一遍……暗想:“這也許是個機會!”於是回到龍案前大筆一揮,寫下了裴寂的四樁罪,將其流放靜州……

?李世民依靠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之後,作出了兩個令人不解的舉動:“重用魏徵”和“流放裴寂”;魏徵原是李建成的首席謀士,曾經多次幫助李建成針對李世民;而裴寂則是唐朝第一位宰相,和唐高祖李淵交好,李淵曾評價其“捐家殉節,艱辛備履,金石不移,”表彰他爲開國立下的汗馬功勞;

另大家困惑不解的是:李世民既然有心胸、能夠不計前嫌重用魏徵,又爲什麼容不下裴寂這樣一位開國功臣呢?有人說他是在瓦解李淵的勢力,也有人說他是在給劉靜文報仇,但是種種猜測均不正確,李世民打壓裴寂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玄武門之變後,衆人越發看不懂這位新皇帝的所作所爲,人們認爲李世民不按常理出牌的原因主要有三種其說法:

?1.勢力說

宰相裴寂是李淵的密友,曾在太原幫助他起兵;李淵稱帝之後,每逢臨朝,必請裴寂同坐,而且對其言聽計從,甚至從來只稱“裴監”,不直呼其名;裴寂所享受的待遇,滿朝文武無人能及;如今李世民趕走裴寂的是因爲他想打擊李淵在朝中的勢力; 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首先,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登基之後,繼承了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也就是說,父子倆在政見上是高度契合的,他們在朝中的勢力沒有明顯的衝突;第二,李世民殺兄奪位之後,和李淵的關係並沒有破裂,李世民至少要顧及到李淵的面子;第三,李淵已經明確表示交出政權,退居後方,不問朝政,影響力非常有限;所以作爲宰相的裴寂,只要自己不興風作浪,於公於私,李世民都不會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而打壓裴寂。

李世民爲什麼容不下開國功臣裴寂呢?

?2.報仇說

李世民流放裴寂是爲了給劉文靜報仇;劉文靜是唐朝另一個開國功臣,其戰功赫赫,尤其是成功平定突厥,穩定了李唐的後方;關鍵是他與李世民交好,經常爲其出謀劃策;可惜的是劉文靜被小人誣陷下獄,而裴寂卻落井下石,導致李淵將其處死;所以李世民爲了給劉文靜報仇而打壓裴寂;這個說法也不成立,作爲統治者來說,李世民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心懷天下,絕不會因私廢公,爲了個人恩怨而迫害忠臣。

?3.讒言說

李世民是聽信讒言,說裴寂相信自己有“天子之命”,有謀反之心,遂而將其流放;這個說法更是無稽之談,以李世民的英明,他會看不出裴寂的爲人,卻相信小人之言?

以上種種說法均不成立,李世民到底爲什麼打壓裴寂呢?我們可以從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中看出端倪。唐朝初期,由於隋煬帝曾經的暴政,天下大亂,人口銳減、民生凋敝;李世民是一個很有抱負的皇帝,下決心改變這種現狀,再說他的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若不幹出一番政績來,恐怕將遭到萬人唾罵;

當然李世民本身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他意識到只有廣大農民生活有保障,皇權才能更穩固,於是他從這方面入手,調整方案,採取減免賦稅等利民決策,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如此起到了很好的緩和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效果;經過李世民多年的勵精圖治,國家的經濟得以恢復;文化漸漸興盛,世間呈現一片安定繁榮的景象,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爲什麼容不下開國功臣裴寂呢? 第2張

?李世民開啓貞觀之治使得我國在當時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由於這個了不起的成就,李世民被稱爲我國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被後世永爲傳頌;

要完成“貞觀之治”,僅李世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領導班子;李世民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唯纔是舉、知人善任;他廣羅人才,並從諫如流;而且非常難得的是,李世民用人不計出身、不問恩怨,比如魏徵曾議請李建成謀殺自己;尉遲恭乃鐵匠出身,又是降將,但他們都受到重用;

反觀裴寂,沒有過人之才、帶兵打仗又不行,總在朝堂倚老賣老,最重要的是他還身居要職,這樣的人留在朝堂將會嚴重影響團隊運作,阻礙“貞觀之治”的進程;裴寂獲罪後,李世民曾對他說:你的功勞、才學,都不足以擁有今天的地位,只是憑藉太上皇對你的恩寵,才位居第一。

?說到這裏,事情已經很明白了,李世民打擊裴寂的根本原因是他想優化整個朝堂,提升領導班子的工作能力,以便順利地開展“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業,給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李世民善於用人和納諫,既是“貞觀之治”產生的原因,又是其最突出的表現之一;他在這方面的策略和態度,包括不計前嫌地重用有才之人、知人善任、虛懷納言、從諫如流,均爲後來歷代有爲君王所力圖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