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中前期,楚國曾是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國,爲何逐漸走下神壇?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五國伐齊之後,齊國損失慘重,國勢大衰,其對外政策由積極制衡轉爲消極中立,秦齊對峙的局面結束,秦國成爲當時最強盛的國家,並逐步確立起對六國的絕對優勢。

秦在謀劃攻齊時,進一步加強了對巴蜀地區的經營,置蜀郡,設蜀守,以期巴、蜀穩定之後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後,秦接連進攻魏國和趙國,相繼征服了三晉,同時加緊攻掠楚國。

其時,秦統一天下之勢已勢不可擋,因而楚國無意進取,對秦的政策也處於反覆之中,一面防禦秦國,一面又討好秦國,具體表現爲兩國時戰時和。楚國的這種矛盾態度終使得楚國國力大減。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一、鄢郢之戰秦攻破楚國首都

在趙國未崛起之前,齊、楚兩國是秦國的心頭大患,於是秦國在戰勝齊國這個強大的對手、一家獨大之後,便加緊了對楚國的進攻。在這一過程中,秦、楚鄢郢之戰最爲關鍵。

爲了集中力量攻克郢都,秦昭王與趙惠文王相會,暫時停戰;其次從巴、蜀和武關兩個方向鉗制楚國,接連攻佔鄢城、鄧、西陵,使得郢都完全陷入了孤立被動的局面;最後由白起率軍深入,一舉攻克楚國國都郢,火燒楚先王墓所在地夷陵。

楚人震驚,陷入混亂,士兵敗散,不能再戰,楚頃襄王只得退到陳城以求自保。這次戰爭,“楚國失去了國都郢及雲夢以西的全部領土”,楚國更加衰弱下去。楚國此時國勢危急,但秦國卻就此停下了攻打楚國的步伐。

後來,韓非子見秦昭王時也曾論及此事。當時,若秦國可以“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荊可舉,則民足貪也,得足利也,東以弱齊、燕,中以凌三晉”,由此便可一舉成就霸王的功名。但是秦國當時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與楚國講和,給了楚國喘息的機會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楚國遷都陳城後,攻楚增加了難度。不管當時秦國是出武關還是選擇沿黃河南岸進攻楚國,都是十分困難的。

況且,陳城與中原各諸侯國相距較近,若秦國真的攻打楚國,楚國還可以向中原各國求助。因此,楚國遷都陳城之後,秦國暫時放棄了對楚國的進攻,轉攻三晉,楚國得到苟延殘喘的時機。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第2張

二、楚頃襄王的亡羊補牢

1.迴光返照

早在郢都陷落之前,大臣莊辛曾向楚頃襄王諫言:“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然而,頃襄王卻認爲莊辛在妖言惑衆,莊辛無奈,只好前往趙國避難。郢都陷落以後,頃襄王后悔沒有聽從莊辛的建議,便命人前往趙國迎回莊辛。

莊辛以“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勸諫頃襄王,並言明正是因爲頃襄王疏遠良臣、驕奢淫逸,不顧國家大事,所以纔會有如此下場。頃襄王聽後決心痛改前非,封莊辛爲陽陵君。與此同時,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在襄陵相會。

當時,秦國欲將注意力再次轉向三晉,因而希望與楚講和,避免秦國分心;楚國則爲了緩解眼下的困境,答應把青陽以西割讓給秦國。楚頃襄王自任用莊辛後,先是聽從他的計劃,“舉淮北之地十二諸侯”,隨後又“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使得楚國國勢稍振。

2.飲鴆止渴

秦昭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頃襄王趁秦國對魏用兵之際,集結了十萬餘人,收復了江旁十五邑。楚頃襄王雖聽從莊辛的建議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並未真正改過自新,依舊淫逸安樂,偏安於一隅。秦自襄陵之會與楚國達成和解後,便再次將鬥爭矛頭轉向三晉。

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在迫使韓、魏服侍秦國之後,秦昭王計劃與韓、魏共同伐楚。當時,楚頃襄王擔心秦國會一舉攻滅楚國,所以急忙派黃歇向秦昭王進言,陳述秦、楚聯合的好處,直言秦、楚相攻只會使韓、魏、齊坐大。

黃歇指出,韓、魏兩國只是表面上與秦國友好,實際上秦與韓、魏積怨已深,因此秦國打敗楚國只會讓韓、魏得利。況且,秦國攻打楚國,需向韓、魏借路,韓、魏可能趁機攻秦。而且,秦國一旦發兵攻楚,韓、魏、齊便會聯合起來,趁着秦國和楚國交戰之際掠奪土地。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第3張

所以,當下之計,“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爲一以臨韓,韓必斂手……若是而王以十萬戍鄭,梁氏寒心,許、鄢陵嬰城,而上蔡、召陵不往來也,如此而魏亦關內侯矣。王壹善楚,而關內兩萬乘之主注地於齊,齊右壤可拱手而取也。”如此,秦國便可“一經兩海,要約天下”了。

春申君的這一計策實則是把楚國面臨的危機轉嫁到了三晉的頭上。秦昭王聽後,派人送厚禮拉攏楚國,與楚國建立了聯盟。第二年,楚太子元入質秦國,兩國修好,秦國得以全力對付三晉。黃歇的遊說不止解決了眼下的危機,也使得秦國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裏沒有攻打楚國,爲楚國贏得了喘息的機會,使得楚國的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

但是黃歇的這一建議爲秦國日後兼併各國提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方案,從根本上來講,這對楚國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另外,楚國雖被秦國削弱不少,但是基礎雄厚,實力仍存,面臨秦國的威脅時,楚國統治者並未奮起反抗,也未聯合其他國家合縱抗秦,而是一味地妥協退讓,無疑是飲鴆止渴。

三、最後的餘暉

1.坐失良機

楚考烈王即位前後,除秦之外,當數趙國較爲強大,秦、趙之間的矛盾成爲列國間的主要矛盾。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攻趙,兩國僵持於長平達三年之久,但是楚國始終沒有趁此大好機會包抄秦國的後路,給秦國沉重的一擊,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秦軍攻破郢都,對楚國已形成了心理上的威懾,再加上秦國勢大,楚國擔心此時出兵截斷秦國的後路,日後會遭到秦國更加強烈的報復;二是當時秦、趙是當時各諸侯國中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兩國相爭,無論誰勝誰負,都可以互相消耗實力,減小對楚國的威脅;三是秦國正如日中天,而楚國有所衰敗,無法與秦國抗衡。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國繼續攻打趙國,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軍民奮力抵抗,秦軍久攻不下。在此危急時刻,趙國丞相平原君借姻親關係向魏安釐王和信陵君求救。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春申君帶兵前往邯鄲支援趙國,並與魏信陵君相互配合,擊退了秦軍,解除了邯鄲的危機。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第4張

次年,楚國繼續與韓、魏兩國配合救趙新中。楚考烈王繼位後繼續實行親秦的政策,但是邯鄲之戰時,楚國與趙國合縱攻秦,再次與秦結怨,再加上楚都陳距魏國較近,若秦聯合魏攻楚,那麼楚國將陷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因此,爲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楚考烈王於秦昭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53年)將國都遷到鉅陽。

楚國自與三晉合縱之後,逐漸意識到了當下的危急局勢,因而不再任秦國擺佈。對於秦國來說,在“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各國均已削弱的情況下,楚國已經失去了它的利用價值,此時的楚國是秦統一天下的阻礙,秦國攻滅楚國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

2.不可同日而語

秦國在一家獨大之後,便加快了東進的進程,加緊攻擊楚國。在這樣的形勢下,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雖然對秦作戰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依舊一蹶不振,苟且偷安,雖數次合縱,卻只滿足於收復土地和將秦打退,無法真正地打擊秦國。

秦國在關東各國均已衰弱的情況下,一統天下之勢漸成,只是由於楚國疆域較大,秦國無法立刻攻佔楚國,才導致秦國對楚國的策略以逐步蠶食爲主。總體來看,這一階段由於秦、楚實力的變化和秦統一之勢漸成,秦國在秦楚關係中完全佔據了主導地位。

在各國均已削弱、對秦威脅較小的情況下,楚國對秦的作用大大減弱,和、戰皆由秦國主導,無須過多顧及楚國的態度。縱觀秦昭王時期,秦國一直秉承“和於此則必戰於彼,和於彼則必戰於此”的原則,有效避免了秦國兩面作戰,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爲之後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昭王憑藉其傑出的貢獻成爲秦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在秦昭王的謀劃下,秦國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楚國,獲得了楚國的大量國土,同時擊敗了當時六國中最爲強勁的趙國,至此,秦統一六國只是時間問題。與秦昭王的勵精圖治相比,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仍無進取之志,依舊親秦附秦,致使楚國江漢本土喪失殆盡,偏安一隅,楚國更加衰弱下去,直至最後滅亡。

曾是秦國心頭大患的楚國,爲什麼逐漸衰落了? 第5張

因此,《荀子·議兵》篇曾評論楚國道:“是豈無堅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是豈無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秦、楚兩國國君素質的差異,成爲秦戰勝楚的一個重要因素。

結語

從秦孝公至秦昭王時期,秦國的四代君主都有明確的奮鬥目標。爲實現這一目標,四代君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並能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及時根據局勢調整戰略方針,有效地打擊了楚國,在處理秦楚關係時遊刃有餘。

反觀楚國,自楚懷王中後期開始,楚國的三代君主楚懷王、楚頃襄王、楚考烈王進取之心大大減弱,缺乏政治上的主見和遠見,多次認敵爲友,楚國內部雖有賢臣,卻始終得不到君主的重用,致使楚國利益受損,在秦楚關係中多處於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