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個武力不振但經濟、文化、科技高度繁榮的時代,那個時代已經擁有較爲完善的養老制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扶弱的傳統,尤其是主導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儒學,更是將“孝”提高到無上的位置,成爲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

歷史上像漢朝、宋朝等就明確提出“以孝治國”的理念。這種文化深刻影響着中國社會的發展,並且形成了著名的“孝”文化。孝文化的提出,本質上是王朝爲了實現社會統治的需要。

但客觀上卻在整個社會形成了尊老愛老的風氣。孝文化的形成,與歷代政府的推崇不無關係。到宋朝時,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養老政策體系。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一、宋代之前中國養老制度的發展脈絡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無法逃脫的生理週期。當人年老的時候,由於機能下降,不適合再進行艱苦的生產勞動,需要別人的照顧和兒女的贍養。政府、社會、家庭對待老人的態度,是衡量一種文明進步程度的標誌。

根據古籍,中國自古就有良好的尊老養老傳統。《禮記》有記載:“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

從中可以看出,關於養老,最早的記錄開始於夏朝,商、周又一脈相傳,成爲中國歷史上關於養老制度的源頭,深刻影響着華夏文明,並且成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物質貧乏,人民普遍壽命較短,60歲以後就是老年人了;能活到70歲的人已經很少,所以有古話講“人生七十古來稀”。

夏商周時期,開始形成了養老制度的雛形,並且建立了最初的養老機構。《禮記·王制》記載:“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

周朝繼承了夏商的傳統,也設有大體差不多的養老機構。只不過這種養老機構主要針對統治集團內部的退休官員,旨在讓這些人老有所養。

而真正面向平民百姓的養老制度尚未形成。普遍百姓的養老還要依靠自己的兒女,所以纔有“養兒防老”之說。

以後的歷朝歷代,都對尊老養老有制度上的設計,並且處於不斷的完善中。只到宋朝,才真正出現了較爲系統的養老機制。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第2張

二、看宋朝對養老問題的制度設計

北宋雖然武力不振,在與周邊國家的戰爭中常吃敗仗,但其經濟實力卻不同一般。北宋是我國曆史上最爲富庶的朝代之一,經濟發達、人口衆多。

據研究,北宋的經濟總量佔當時全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還要多。北宋倡導以孝治天下,在這個“不差錢”的朝代,對老人供養贍養就更爲周到全面,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

而且出臺了中國最早的“老年人保護法”——《王杖詔令冊》。詔令規定,80歲以上的老人,地方政府每月賞賜大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基本做到了國家贍養。國家對老人贍養問題的重視由此也可見一般。

1、家庭養老

中國自古即有養兒防老的傳統。在宋朝,國家明確規定兒子要承擔年老父母的贍養責任。作爲配套政策,朝廷還頒佈了侍丁制度和權留養親制度。

其中侍丁制度是指有需要贍養的老人的家庭,還可以獲取減免稅收的優待;家中如果有八十歲及以上高齡的父母,就可以減免家庭成員的稅收,同時免除一個成年男子的兵役。

權留養親制度是針對觸犯朝廷律令的罪犯制定的,意思是罪犯家中有老人需要贍養,朝廷允許先行完成贍養義務,待贍養義務完成後再到官府服刑。

以上情況是對有兒子的家庭來說的,對於沒有子嗣的老人,國家也有相應的制度設計,即宗族贍養法。也就是說,個人如果沒有子嗣,其家族成員需要承當贍養義務。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第3張

2、社會助老

雖然國家法律及養老傳統都決定了家庭及家族的養老責任,但是很多窮苦人家無力承擔對家中老人的贍養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力量就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

最著名的要數由一代名臣范仲淹創立的“範氏義莊”。衆所周知,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士大夫精神深刻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人。

其實,范仲淹還有一個更令人感佩的身份——慈善家。范仲淹出身貧寒,卻於1050年在杭州太守任上,捐出自己一生的積蓄購置一千餘畝地,創立了 “範氏義莊”,這也成爲我國現在的慈善機構的雛形。

“範氏義莊”救助的對象,主要是範氏宗族的姻親、親戚中陷於窘境或貧弱難以度日者。符合救助標準的,就可以領到義莊的糧米救濟。“範氏義莊”救濟的範圍僅爲範氏宗族的外親,範圍上比現代慈善機構要窄得多。

但范仲淹的這種舉動卻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任用,引發很多富家子弟效仿,客觀上推動了社會助寡濟老風氣的形成,使很多貧苦無依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一定保障。

宋代之前的養老制度是如何發展的?宋代的養老體系如何? 第4張

3、政府託底

在宋朝雖然提倡家庭養老、宗族救助等養老方式,但在這些機制無法全覆蓋的地方,就會由政府性福利組織兜底。

《梁書》曾提到“又於京師置孤獨園,孤幼有歸,華髮不匱。若終年命,厚加料理。”就裏的“孤獨園”其實就是用於收養孤寡老人和孤兒的國家福利機構。

在宋朝,由國家設立的類似於孤獨園的國家慈善養老機構可以說遍佈城鄉各地,使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保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宋朝之所以養老保障制度先進發達,跟其強大的經濟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是由執政者的施政思想決定的。宋朝倡導“以孝治國”,積極推進養老的制度化發展。

其健全的養老機制爲現代養老制度的發展和不斷完善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種尊老養老助老的優良傳統成爲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