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項羽是個出色的將領,爲什麼他最終還是敗給劉邦了呢?

項羽是個出色的將領,爲什麼他最終還是敗給劉邦了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是秦末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以武力出衆而聞名的將領,他在楚漢之爭中敗亡,最終自刎於烏江。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從古至今,歷史造就了無數的戰略家,這些戰略家爲什麼演繹出很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很多戰例依舊被奉爲經典,供後世所學習。有這樣一位將軍,他力大無窮,軍事才能卓著,在戰場之後幾乎沒有遭受過任何的失敗,“以少勝多”是他的代名詞,曾經以3萬擊潰敵方56萬大軍,而這位將軍就是項羽。那爲何要稱項羽爲將軍,而不是一位君主呢?事實上,項羽在擊潰章邯之後,就成爲了霸主,完全可以當上皇帝。可是項羽依舊將其分封給其他諸侯國,恢復了秦朝時期羣雄割據的場面,最終引火燒身,被劉邦所滅。

雖說項羽被劉邦所滅,但不失爲一名出色的將領。項羽的一身幾乎沒有經歷過任何的失敗,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即便是在戰局不利的改下,項羽依舊相信能夠以少勝多,擊潰劉邦。或許就是因爲這樣的自信,給了項羽驕傲的資本,此前,楚國何以能推翻秦國,項羽居功至偉。面對章邯的四十萬大軍,項羽破釜沉舟,讓將士抱着必死的決心,一戰擊潰章邯。再看劉邦,劉邦在進入蜀地之後,在這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軍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恢復。此時,劉邦的總兵力數達到了56萬人,並認爲有能力與項羽一較高下,於是便打着殺害“義帝”的旗號,對楚軍發起進攻,沒有想到的是卻被項羽的3萬人給擊潰。的確,在項羽的治理下,項家軍成爲了一支鐵打的部隊,戰果輝煌!

項羽是個出色的將領,爲什麼他最終還是敗給劉邦了呢?

可以見到的是,項羽這個人還是有本事的,單憑無數次的勝利就可以證明項羽這個人還是很有謀略的!不過項羽卻犯了幾個很嚴重的錯誤。首先,在劉邦依附楚軍的時候,項羽居然沒有將劉邦手下的部隊拆散,任由劉邦統領。當時的項羽認爲劉邦的部隊只是烏合之衆,配不上項家軍,可以事後證明劉邦卻依靠這些雜牌軍而問鼎天下。另外就是鴻門宴,項羽被劉邦低劣的表演所矇蔽,認爲劉邦只是膽小的鼠輩,劉邦素有大志,能屈能伸,只是在項羽的面前沒有表現出來。在劉邦攻擊章邯之際,再無能的將領都會感受到劉邦所帶來的威脅,本應該在劉邦羽翼未豐之際,兵發蜀地。可是項羽還是發兵齊地,對無關痛癢的齊國發起攻擊,再次失去良機。

對於這些錯,即便是項羽沒有意識到,手下的謀士也應該能夠看得出。項羽手下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謀士----范增。范增有過這樣一句話:“順應天時者得勝”,此話就是再告訴項羽應順應天命,而范增所能指導的就是讓西楚如何順應天命。當時,范增曾力主殺掉劉邦,劉邦依附是如此,鴻門宴亦是如此。到後來,漢軍不斷增強,而楚軍日漸衰弱,范增當時已經預感到大勢已去,便對項羽請辭說:“如今天下已定,大王您好自爲之吧!”當時范增已經預感到漢軍將獲得最終的勝利,沒想到在請辭的歸途中因病而死。

有的學者可能認爲是項羽有負於范增。從楚軍起勢到楚漢爭霸,范增都一心跟隨,可以說是忠心事主的典範,不過結局卻十分悽慘。不過也有讀者認爲范增的諫言沒有被採納也是范增自己的失誤,他並不瞭解項羽的性格,並不明白如何納諫才更容易被接受,因此項羽與范增之間缺少了少許的默契!

項羽是個出色的將領,爲什麼他最終還是敗給劉邦了呢? 第2張

然而,不能把楚國的失敗歸結於范增。項羽剛愎自用,感情用事,空有爲將者之才,卻沒有當君主的才幹。劉邦依附之時,項羽竟然和劉邦結爲兄弟,而劉邦野心畢露之時,常常顧念兄弟之情而不忍對其動手。還有一次,項羽攻下秦國,竟然放棄了關中的天府之土,選擇衣錦還鄉,這犯了野心家的大忌,如此低下的政治頭腦,如何能夠成就大事?如果當時項羽沒有感情用事,如果採納了范增的諫言,事情或許會有迴旋的餘地,可能到死之時,項羽纔會發自內心地後悔!

項羽是有才的,但是隻是軍事上的才能。如果讓項羽當一位將軍,會是一位出色的將領。如果當一位君主,項羽缺乏強勢有效的政治能力,這也使得項羽沒有獲得最後的勝利,或許正如人們所評價的那樣:“劉邦是政治家,時局看得透。項羽是軍事家,戰局看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