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辛棄疾無用武之地,是因爲宋朝的重文輕武嗎?

辛棄疾無用武之地,是因爲宋朝的重文輕武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在建宋時,就頒佈了重文輕武的政策。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對武將進行了壓制,雖然在歷史之中,宋朝一直被貼上柔弱不能自理的標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但這並不意味着宋朝時期存在的諸多文官都是一無是處的普通書生。在學生的課本當中,經常會出現辛棄疾的諸多詩作,而他也是宋朝之時文武雙全的全才。

他作爲朝廷深得皇帝重視的文官,在軍事戰略方面也極具才華,更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但大多數有抱負,有才華之人,都難以得到皇帝的重用,辛棄疾便是如此。

辛棄疾與其他文人相同,遭受了國破家亡的遭遇。在辛棄疾很小的時候,便明白自己生活的國家動盪不已,經常會遭受金人的攻擊。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辛棄疾產生了強烈的愛國意識,發誓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收復河山穩定局勢。

一、辛棄疾出現在歷史舞臺之上

自從靖康之變發生之後,宋朝的政權就到了瀕臨破碎的地步。好在關鍵時刻宋徽宗的第9個兒子趙構南渡,將國都定於河南商丘,建立了又一宋朝政權,史稱南宋。

但怎奈趙構這個人沒有過多的抱負,他的所思所想就是爲了延續自己曾經所享受的榮華富貴。所以在面對外族侵略之時,他採用的一系列政策不過是逃跑而已。

辛棄疾無用武之地,是因爲宋朝的重文輕武嗎?

在趙構看來只要能夠離開是非之地,便是自己掌握政權生涯當中最大的貢獻。但怎奈辛棄疾是一個熱血青年,自打他一出生之時,就揹負了國恨家仇。

宋朝注重文官,而辛棄疾也憑藉着他驚人的天賦在朝中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在辛棄疾看來,他所要做的就是替國家伸張正義,收復失地,打敗那些肆無忌憚的侵略者。

辛棄疾在22歲的大好年華之時,就親自帶領50名騎兵衝進金軍大營,隨後在幾萬人的隊伍當中將叛徒捉拿,於是這樣一來,辛棄疾的名聲就越來越大,而曾經臣服於金兵腳下的士兵,也迴歸到了宋朝的懷抱當中。

二、辛棄疾的爲官之路

誠然,除去趙構之外,南宋時期的其他君王還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或許是經歷了靖康之恥,南宋的統治者清楚的明白,想要在天下佔有一席之地,堅決不能做,只知道躲藏的縮頭烏龜,只有絕地反攻才能夠捍衛主權。

但在某種程度上,南宋統治者還是受到了重文輕武這一制度的深刻影響,所以儘管星期即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再回到南宋之後,也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在辛棄疾最開始做官的十年當中,僅僅是擔任一些地位極爲卑微的官職,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機會施展自己遠大的抱負。

但儘管如此皇帝的冷漠,仍舊沒有打消辛棄疾報效國家的念頭,他心中一直懷揣着恢復中原統治的熱情以及希望,而且這份理想也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深深的紮根在辛棄疾的心中。

1194年,宋寧宗繼位,他打破常規追封岳飛爲王,並削去了秦檜身上的所有官爵,連同秦檜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與其他君王不同的是,宋寧宗是一個敢想敢做之人。

自從他繼位之後,便大肆鼓舞臣子討伐金人,一時之間,宋朝的朝廷之上響徹了興師北伐之聲。1203年辛棄疾64歲,但卻被朝廷任命爲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的官職。

辛棄疾無用武之地,是因爲宋朝的重文輕武嗎? 第2張

雖然當時的辛棄疾早已經垂垂老矣,但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夢想終於得到了施展的機會,爲了能夠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辛棄疾還寫下了名垂千史的六州歌頭。

然而當辛棄疾跟隨一衆將領興致勃勃來到戰場上之後,卻發現所謂的北伐之戰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而在這次對抗開始之前,朝廷也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經驗老道的辛棄疾立刻發現了其中的玄機,立刻上朝拜見宋寧宗,極力勸阻宋寧宗能夠三思而後行,千萬要做好萬足的準備。如若輕易率兵出征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諸多不利的後果。

但怎奈宋寧宗一意孤行,執意要按時北伐,結果可想而知,在雙方的對抗當中,宋軍大敗。而這次失敗也徹底打消了宋寧宗的一番熱血。

爲了能夠確保手中的榮華富貴,宋寧宗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開始討好金國,甚至直接效仿宋高宗曾經的所作所爲。誰在朝廷之上主張抗金,他就會將誰斬殺。

辛棄疾得知此事之後,內心憤慨不已,每天在家以淚洗面,最後含恨而終。或許對於辛棄疾來說,他一生當中的所有希望都是爲了收復中原,而宋朝的皇帝卻一個比一個不爭氣,也致使辛棄疾所有的付出付之東流,最後只能懷揣着苦悶之情,離開人世。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他一直在主張抗金,並不惜餘力的參加抗金活動。但是那宋朝的統治者卻個個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雖然辛棄疾有着一腔熱血,但卻無處施展自己多年來的才華抱負。英雄暮年,壯志未酬,儘管心中的熊熊烈火從未熄滅,但統治者的所作所爲卻徹底寒了忠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