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黃歇的出身低微,他是如何成爲大國宰相的呢?

黃歇的出身低微,他是如何成爲大國宰相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公子中春申君黃歇的出身是最低微的,卻也是四公子中最特殊的一個——他的春申君是憑自己本事掙來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回顧這位春申君的一生,我們發現他從一介平民到大國宰相,除了個人才智過人外,背後都隱隱綽綽有另一個大國的影子。

根據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態度,我研究了春申君黃歇的一生。然後我基本可以用個十拿九穩來形容:他是秦國的奸細,而且是在敵國位置做到最高的大奸細。

下面,讓我們一起根據他的生平,看看我是如何發現這個祕密的。

一、春申君以嘴炮強者出名,是秦楚問題專家

春申君是楚國人,當時以嘴炮聞名,是楚國楚頃襄王的臣子。

楚國在當時的幾十年內,可謂一言難盡。被秦國打擊、哄騙、割地。反正就是被來回蹂躪。楚懷王就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悲劇。

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楚王走。

而後面楚頃襄王也對秦國又怕又恨。因爲秦國那段時間偏偏盯着楚國打,幾次大戰,楚國輸得很慘。白起把楚國的國都郢都給奪了。楚頃襄王實在受不了了,派國內最佳辯手黃歇去秦國求和。

黃歇的出身低微,他是如何成爲大國宰相的呢?

楚頃襄王

春申君在秦國一舉成名,成功地打消了秦王攻楚的念頭。

他給秦王分析了利弊:攻打楚國划不來啊。

他給了三個理由

1)打起來不方便。秦楚本來不接壤,你還要繞過韓國、魏國攻打楚國。時刻擔心軍隊在過路時會不會受到襲擊。拿到手的飛地也擔心被其他國家搶走,這多麻煩啊。

2)楚國是大國,不好打,它雖然老是輸給秦國,但血量厚,號召力強,可以牽頭組成聯軍抗住秦國,這樣打來打去,實惠不多。而且好不容易啃下來的肉,因爲離秦國遠韓國魏國近,還被他倆搶了不少好處。划不來。

3)回顧楚秦良好的歷史關係,咱哥倆在歷史上關係還不錯,是友好鄰邦啊。就最近幾十年有點不愉快,不是把你們想要的地都給你們了嗎?再看看你家門口的魏國和韓國、趙國,和你們是十幾輩子的仇恨。那是怎麼也化解不開的啊?爲啥不打魏國、韓國、趙國呢?

這番話很有水平。秦昭襄王聽進去了。但是,這番話有個巨大的漏洞:秦國可以不打楚國,楚國萬一在我打其餘幾個小國的時候搗亂怎麼辦?這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楚國憑什麼讓我放心呢?

這個問題,黃歇早有預料。回楚國他就勸楚頃襄王把太子送過去了,爲了保證太子的安危,索性自己也跟着過去。

太子做人質,這下你放心了吧?

秦昭襄王放心了,於是謝絕了韓魏一起圍獵楚國的計劃,罷兵休戰,和楚國做了好鄰居。轉頭向東,打得幾個小國哇哇叫。

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謝韓、魏。發使賂楚,約爲與國。

二、太子危機

一晃十年過去了,春申君和太子熊完在秦國待得很舒服。春申君也在秦國和未來的相國範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羋月傳裏面還給黃歇和羋月安排成了青梅竹馬,在秦國也卿卿我我。也是腦洞很大。

這一天,楚頃襄王病重的消息傳來。熊完一聽,這不行,我不能再擱這兒待了,要回去繼承家業,當楚王了。

但問題來了,你回去了,誰替代你當人質?誰能保證楚國還像這十年一樣老實當秦國小弟呢?畢竟,有些人隔幾年不打一次屁股就覺得自己又行了。

這時,黃歇和已經是相國的好兄弟範睢說了一番話:這次楚頃襄王可能會一病不起,如果秦國能讓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後必然會感激秦國,努力維護和秦國的關係;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挾楚國,楚國必然會另立太子以對付秦國,秦和楚的關係就會破裂,而被秦國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范雎將黃歇的意思轉達給秦昭襄王,但秦昭襄王是個老狐狸啊,他的應對可謂經典:不見兔子不撒鷹,他讓熊完派他師傅回去探問一下楚頃襄王的病情,回來後再作打算。

這可愁壞了熊完,萬一老爹撐不住,自己的皇位就泡湯了。而此刻黃歇的表演堪稱經典:

熊完

黃歇替熊完謀劃說:“秦國扣留太子的目的,是要藉此索取好處。現在太子沒法使秦國得到好處啊。而陽文君的兩個兒子在國內,大王如果不幸辭世,太子又不在楚國,陽文君的兒子必定立爲後繼人,太子就涼涼了。不如跟使臣一起逃離秦國;請讓我留下來,以死來擔當責任。”

熊完一聽,眼淚汪汪的:啥也不說了,真兄弟啊。我得了王位忘不了你。

於是,黃歇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得以出關,而他自己卻在住所留守,並以熊完生病爲藉口謝絕訪客。等熊完走遠了,秦國沒辦法再追到時,黃歇才向秦昭王說出實情。

秦昭王大怒,想讓黃歇自盡。范雎勸道,熊完即位後,必定會重用黃歇,不如讓黃歇回去,以表示秦國的親善。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意見,因而將黃歇送回了楚國。

以上這些是史記記載,但不太合乎邏輯:把秦昭襄王想得太善良了。

秦王憑什麼不會殺他泄憤?只有兩種可能:

1、黃歇在秦國十年,被髮展成了秦國的奸細。以上都是和範睢、秦王串通好了演戲博取太子熊完的信任。讓黃歇在熊完面前刷好感,給他回國當相國鋪平道路。

2、黃歇在被秦王抓住要殺頭時,範睢或黃歇給出了有力的保障:保證黃歇回去後變爲親秦派,左右新楚王熊完的決策,使其不與秦國爲敵。

要知道黃歇在秦國待了10年,出入秦宮廷,被策反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從他來秦國時的主張來看,他本來就是親秦派,認爲維護秦楚關係良好對兩國都有利。而即使不在這10年被策反,在後面被秦王抓住時,他被當堂策反的概率也很大:回去享受富貴還是死在秦國落下一個忠臣的名頭死去?對一個聰明人來說,選擇什麼不言而喻。

範睢應該給黃歇敲了邊鼓

更重要的一點是:秦昭襄王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連熊完回國繼承王位他都要打聽楚王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務必確定了才讓走。那麼,爲熊完繼承王位立下頭功的黃歇,肯定會被重用。可是如果黃歇不表明一下態度,留個證據啥的,秦昭襄王憑啥把他放回去?

一個態度不明的未來楚國權臣,不給出憑證,放回去萬一懷恨在心給秦國添堵怎麼辦?剛被黃歇忽悠過一次的秦昭襄王,肯定不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黃歇必定給出了保證。

這纔是政治,血淋淋且只關乎利益。哪有那麼多賞識和看好。只有黃歇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和對秦國的友善,才能順利回國。

三、步步高昇的黃歇,就是不敢碰秦國

如果說上面這些都是根據邏輯的推測的話,下面黃歇回到楚國後的作爲可以作爲證據了。

他其他都敢碰,就是不去惹秦國。實在避不開秦國時,就去打醬油或送人頭。

1、步步高昇

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稱爲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黃歇被楚考烈王任命爲楚國令尹,封爲春申君,賜給淮河以北十二縣的封地。黃歇的風險投資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2、開發上海

十五年後,由於與齊國相臨的淮北經常發生戰事,黃歇向楚王進言道:“淮北地區靠近齊國,那裏情勢緊急,請把這個地區劃爲郡治理更爲方便。”並同時獻出淮河以北十二個縣,請求封到江東去。考烈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春申君就在吳國故都修建城堡,把它們作爲自己的都邑。

《上海地名志》等記載:上海簡稱“申”也是源自受封於這裏的春申君黃歇。黃歇未封吳地之時,黃浦江也不叫黃浦江,而且這條河由於泥沙淤積,河牀過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氾濫,老百姓苦不堪言。黃歇到後,就對這條河進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築起了堤壩,使這條河不再氾濫,造福了當地的百姓。人們爲了懷念他,將這條河改稱爲春申江或黃浦江,簡稱申江。後來,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稱。

黃浦江

黃歇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績顯赫,深得民心。當地人紛紛以其姓或號爲許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浙江吳興的黃浦,江蘇江陰的申港、黃田港,江蘇江陰的君山也叫黃山。在上海,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黃申路、春申村等,均爲紀念這位開申之祖。

3、戰略東移

黃歇回到楚國後,立刻調整了楚國的戰略,從過去的和秦國死磕,屢屢喪師失地,變爲向東北開拓。避開秦國,他用兵北方,幾年時間,滅魯攻齊。使楚國再次強大。

春申君相楚八年,爲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爲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彊。

四、幾次大戰,證實了他內奸的身份

從上面這些事蹟,只能說春申君不敢和秦國打交道,但不能說他是內奸。但看看他如何和秦國打交道,你就知道他和秦國絕對有貓膩。

春申君和秦國只有三次明顯交集。

1、信陵君竊符救趙

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畫蛇添足了,在這次事件中,趙國面臨滅國危機,在楚頃襄王強壓下,春申君帶楚國出兵,不過這次也是打醬油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信陵君,他匯合五國大軍,成功逼退秦軍。

2、五國攻秦,做話事人的春申君現出原型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爲從長,春申君用事。

幾十年過去了,秦國換成了呂不韋當政。而春申君爲相二十多年,其他幾個小國天天捱揍,終於受不了了,公推楚國當大哥,一起伐秦。春申君作爲帶頭大哥,負責策劃這件事。

和以前不同,這次,幾國是玩真的,春申君雖然是話事人,但在軍事上沒啥發言權,因爲這次五國請出了名將龐煖。

這位大哥可謂當世名將,他研究了之前關東各國聯軍屢屢失利的經驗,發現都是頓兵函谷關前,函谷關地形太險要了,極難攻破。

怎麼辦?他仔細研究,還真找到了辦法,就是從河東蒲阪繞道,繞過函谷關,直插關中平原。

不得不說,這是個好主意。這也是爲何秦國一定要盯着魏國打,奪取河東地區的根本原因所在。見我上一篇文章(魏文侯貌似一代雄主,實則根本戰略出了問題,親手斷送魏國霸業)

他這計劃一出,就得到了各國認可。說幹就幹,各路大軍悄悄集結蒲阪。渡過黃河,一路直插咸陽。

此時秦國才反應過來,呂不韋匆匆集合大軍,出兵抵抗。雙方大軍在蕞(今陝西臨潼北)相遇,這已經是咸陽的大門口了。

秦國天險失效了,秦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大家都懂深海,峨眉峯這些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春申君爽了這麼久,也該回報一下秦國了。而好的間諜一次就能收回所有回報。

所以這次,秦國決定動用春申君這個最重要的棋子了,雖然用完可能春申君就廢了,有點可惜,但事關秦國危亡,顧不得了。而春申君也沒辜負秦國這麼長時間的期待。

下面看看春申君精彩表演:

呂不韋開會分析聯軍情況: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但楚爲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則聯軍必不戰自潰。決定先以精銳部隊,乘聯軍夜間疏於防範之機,突襲楚營。

呂不韋是個商人啊,他會打什麼仗?還敢夜襲,需知道古人夜盲很高,夜襲風險極大,一般很少採用。他憑啥知道楚軍疲敝,遇襲一定戰敗或退卻?

黃歇的出身低微,他是如何成爲大國宰相的呢? 第2張

呂不韋可不會打仗

而楚軍的做法簡直是配合秦軍一樣。

楚軍偵知秦軍來夜襲,自行東撤。

你咋知道秦軍要來的?而且還沒打自己先跑了,啥損失也沒有?

看到此處,大家想必都感覺到了:呂不韋應該和黃歇達成了默契:楚先撤,秦別追,秦國解除危機,楚軍沒減員,春申君不會被降罪。秦追打其他四國即可。對呂不韋和春申君來說:完美!雙贏!

仗還沒開打,老大帶軍先跑了,四個小弟面面相覷,這還怎麼玩?撤吧。四國軍隊聞楚軍先退,軍心動搖。諸將皆請退軍,龐煖只好應允。於是,韓、魏、衛之軍也都回國。

轟轟烈烈的伐秦就這麼戲劇化的無疾而終了。

就這表現,你說春申君不是內奸誰信啊?而秦昭襄王和範睢當年必定留下了春申君投效的書面證據,呂不韋纔會知道有這麼個有用的棋子。纔敢表演一把運籌帷幄退五國大軍。

楚考烈王也終於確認這一點。

黃歇,我對你這麼好,你終於還是背叛了我。

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3、遷都割地

打完這麼一場稀裏糊塗的仗,春申君國際聲望大跌,門客硃英對他說:人們都認爲楚國是個強大國家而您把它治理弱了,這種看法我認爲不對。咱們要扭轉這種印象啊。

他給了個主意:割地遷都

秦國要越過黽隘這個要塞進攻楚國,是很不方便的;要是從西周、東周借路的話,它背對着韓、魏兩國進攻楚國,也是不行的。現在的形勢就不是這樣了,魏國危在旦夕,楚國不能吝惜許和鄢陵了,我們不如把這兩城邑割給秦國。但這樣秦國軍隊離楚都陳只有一百六十里路,對楚國威脅太大了,怎麼辦?遷都吧。“

春申君同意了他的建議,報楚王批准後,楚國當時就把都城從陳遷到了壽春。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又搞到了兩座大城。

春申君也回到了封地吳,同時還幹着宰相的活。說明春申君也覺得自己乾的這事不地道,在壽春肯定罵他的人太多,回封地吳地了。

四、總結與反思

春申君能在戰國末期各國激烈交鋒狀態下,執掌楚國幾十年。證明他確實有能力。而他能周旋在楚秦兩個大國之間,最重要的是他對楚王有扶立之功,同時又是秦國的暗子。

當然,他的運氣也不錯,趕上了好時代:好兄弟範睢推行的遠交近攻策略,使秦國矛頭轉向了魏、韓、趙,給了他施展拳腳的空間。

種種機緣巧合之下,曾經只是秦昭襄王和範睢當年隨手佈下棋子的黃歇,幾經周折,最終成爲了戰國四公子之一,還順道開發了上海,真是造化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