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有何寓意嗎?

爲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有何寓意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主要兵器只有刀槍等冷兵器。但在當時刀槍不單單只是上陣殺敵的利器,也可以作爲禮儀刀。清朝時期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這是爲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從電視劇中我們瞭解到,皇室成員出門都有侍衛隨行,這樣可以起到安保作用,同時盡顯霸氣和尊貴。歷朝歷代都有侍衛專門保護皇帝,他們平日是允許佩刀在宮內。

中國傳統的佩刀都是刀柄在前面,刀鞘在後,我們都知道刀柄在前可以及時拔刀面對突發情況,可是清朝卻是相反的。清朝的侍衛刀柄在後刀鞘在前,與傳統王朝佩刀形成鮮明對比,不過這也是清朝的佩刀的特色。

爲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有何寓意嗎?

如果在電視劇中看到佩刀刀柄在後就知道所演的是清朝。爲什麼清朝的佩刀那麼奇怪的呢?清朝稱佩戴在腰間的刀爲“腰刀”。大清王朝統治者是滿族,他們屬於關外的遊牧民族入駐中原的,從小對舞刀弄槍更是不在話下,爲什麼習慣和漢人差別那麼大的呢?

關外的日子是藍天白雲,奔騰的小野馬。在馬背上打天下的滿族人,騎馬射箭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技能的,既然要射箭便要背上弓囊。

弓囊在後背便會與刀鞘衝突,這樣非常不方便。於是滿族人爲了方便,把刀鞘放在前面,刀柄放在後,這樣弓箭和刀兩個都不耽誤。這樣不會影響拔刀的速度的嗎?我想大家都會問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改變的,養成從後背拔刀的習慣只是時間的問題,需要培養成這個習慣便好。歷史上有那麼多左撇子,都是經過時間一點點訓練出來的,習慣這種東西只要一經養成便如平常日一樣。

其實這個道理就和我們現代很多事例一樣,許多身殘意堅人在長年的刻苦練習中,也能練出一身好本事,和平常日人一樣完成自己的夢想。

爲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有何寓意嗎? 第2張

還有一種說法便是成爲太平腰刀。我們想象下,如果佩刀的時候遇到上級官員,刀柄在前讓人有一種敵意。如若是刀柄在後,刀鞘在前讓人感覺舒服多了,起碼不會有緊張的感覺。

這也是一種禮節,對於人的尊重的意思。在康熙年間,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國內基本沒有大動盪,加上宮中的侍衛經過長年訓練從背後拔刀,同時更是可以顯得尊重禮節,這種太平腰刀得到推廣。

清朝統治期間,在積石山的地方出產的保安腰刀便是腰刀的雛形。在積石山學習制刀的工藝和技術後,不斷結合技術和當時人民的工藝,慢慢制刀的工藝得到進步。腰刀也得到推廣,作爲當地一種特產,製作優秀的刀增加經濟上的收入。

其中一個故事是保安腰刀的,據說是馬步芳統治了西北地區後,當地的惡霸想討好馬步芳以便自己在西北的地位,於是讓刀匠製作腰刀送給馬步芳。可是要製作優秀上等的腰刀要耗費的時間是非常長的,惡霸更是要短時間製作大量的腰刀。

爲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是反着佩戴的?有何寓意嗎? 第3張

當地刀匠知道製作腰刀是送給馬步芳討取歡心,對於惡霸這種行爲刀匠都十分牴觸,更是不願意制刀。惡霸多次威逼之下,斬斷刀匠的雙手,威懾其他刀匠。其他刀匠並沒有屈服在惡霸的淫威之下,更是佩服被砍雙手刀匠的精神,爲了紀念這一位優秀的刀匠,此後打造的腰刀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標誌,便是五指併攏成一把手的圖案。

我們要知道在當時刀匠的雙手等於吃飯工具,沒有雙手的刀匠如同行屍走肉的活在世上,他們那裏祖祖輩輩都是制刀,沒有雙手更是對於刀匠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總結:清朝的腰刀更多是禮節上的尊重,同時也可以起到安保的作用。歷朝歷代都有佩刀侍衛這個官職,他們在宮內負責安保工作,隨着統治者的管理下,社會安定並大事發生。在宮中的佩刀許多時候更是起到禮節上的意思,不過並不能撤銷這個佩刀的事情,避免還是有奸臣做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