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能平定準噶爾叛亂,卻拿緬甸沒有辦法呢?

清朝能平定準噶爾叛亂,卻拿緬甸沒有辦法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康熙帝親征準噶爾開始,到一直到乾隆二十年,這場持續了幾十年的戰爭才宣告結束,準噶爾汗國滅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

平定準噶爾:

準噶爾是蒙古四部之一的衛拉特部,噶爾丹的野心異常大,一心想着恢復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帝國的光輝。在當時,蒙古大汗的名譽頭銜已經被冠以到了清朝皇帝頭上。後來準噶爾統一了衛拉特部,隨後四處征戰,一路稱雄中亞,但是千不該萬不該,他去招惹當時強大的清帝國。從康熙皇帝開始,雙方就處於一直征伐的狀態

並不是不可以消滅,而是就像我們看到的古代匈奴和中原政權的征戰一樣,清朝對準噶爾的瞭解一直是“敵暗我明”,所以很不好打。但是雍正後期到乾隆初期的時候,清朝經過雍正皇帝的勵精圖治,再加上準噶爾內部發生叛亂,在乾隆22年的時候,這場持續68年的戰爭終於做出了了結。

對於清朝來說,準噶爾的這次叛亂不僅是挑戰蒙古大汗的位置,也是對清朝的天下之主地位造成了威脅,而且他的目標並不是挑戰而是吞併,所以說於情於理,清帝國都是要滅掉準噶爾的。

清緬之戰:

在中南半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足夠實力的挑戰者,所以這個地方歷朝歷代的皇帝還是比較放心的。雍笈牙王朝在統一緬甸之後野心膨脹,繼而對清帝國的西南邊境發起了攻擊。但是此時的清帝國卻以爲緬甸只是出現了匪亂,並沒有當一回事。

在象徵性地剿匪大敗之後,乾隆皇帝明白了,這壓根不是什麼土匪,而是一支軍隊。於是先後兩次大軍出征,但是出兵規模遠遠比不上平定準噶爾,每次出兵規模在2萬人左右。由於遠征軍不熟悉地形,道路難走,氣候又不適應,戰事很不順利。

將士水土不服,戰鬥力大減,而後勤補給也很困難。當然緬甸也沒好到哪去,剛統一的國內因爲連年的征戰國內怨聲載道,最終在內外交困之下緬甸提出議和,最終雙方簽訂了《老官屯條約》,對於清帝國而言,緬甸只是內部的王權交替,並沒有實質性威脅到自己的可能,所以與其說打不過,倒不如說是不想打。

清朝能平定準噶爾叛亂,卻拿緬甸沒有辦法呢?

清朝和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持續了68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準噶爾部終被滅。五年之後,乾隆二十七年,緬甸軍隊騷擾雲南。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戰役正式爆發。清軍發動了兩次大規模遠征,但是戰事不利。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雙方將領簽訂老官屯和約,緬方同意稱臣納貢,戰事結束,清軍撤回國內。但實際上緬甸在20年之後才真的上表納貢。

清帝國在征討準噶爾的時候,雖然不說是順風順水,但是起碼也一度打得他們不能還手,最終歷經三代,持續68年的戰爭之後,滅掉了準噶爾。那同樣是實力相近的緬甸,清帝國爲何就打不過了呢?

一、中華宗藩體系的產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華文明有獨特的天下觀,這個天下就是以中原爲核心,中原即是中華,而四方邊遠之地皆是四夷。佔據中原的王朝,無論建立者是誰,都想維持一種四夷賓服的宗藩體系。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清末,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纔開始逐漸放棄。當時一部分人搞洋務運動,頑固派就非常反對,比如大學士倭仁,他是滿人,以華夏自居,敵視西方科技。

乾隆時期,是清朝宗藩體系的發展巔峯,藩屬國共有19個。即使對待當時來華貿易的英國人,乾隆也是以四夷的態度對待。這個怨不得乾隆,畢竟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一時間肯定是改不過來的。在這個宗藩體系下,誰入主中原,誰就得到了天下。清朝入主中原,得到天下,自然就不會放過其他有想法的勢力。準噶爾和緬甸都是在挑戰中華宗藩體系,自然是清朝不能容忍的,但是兩者情況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清朝能平定準噶爾叛亂,卻拿緬甸沒有辦法呢? 第2張

二、準噶爾的野心

準噶爾屬於蒙古四部之一的衛拉特部,噶爾丹的野心很大,他想恢復蒙古帝國的光輝。而當時蒙古大汗的頭銜已經落到了清朝皇帝頭上。明末,作爲正統的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敗亡之後,皇太極成爲蒙古大汗,之後蒙古大汗之位一直由清朝皇帝繼承。噶爾丹先統一了衛拉特部,然後四處征戰,稱雄中亞,隨後開始東征,跟清朝發生了衝突,拉開了準噶爾與清朝持續68年的對抗。

雍正後期以及乾隆初期,準噶爾發生了內亂,導致實力削弱。而清朝經歷了雍正改革後,國力大增,爲乾隆時期的用兵提供了財政保障。乾隆二十二年,準噶爾部最終被滅,丟失了近千年的西域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對清朝來說,準噶爾不僅是挑戰蒙古大汗的地位,也對清朝天下之主的地位造成了威脅,是無論如何都要消滅的。

三、緬甸雍笈牙王朝對宗藩體系的挑戰

在中華宗藩體系中,在很長的時間內,中南半島都沒有形成有足夠實力的挑戰者。大概是氣候原因,當時中南半島上人煙稀少,形成了幾個小國,對中原王朝沒有足夠的威脅,而且甘心臣服。緬甸雍笈牙王朝之前的東籲王朝曾經朝貢過,但是後來東籲王朝滅亡,雍笈牙王朝取而代之。雍笈牙王朝統一緬甸後就開始了對外擴張,先滅了西部的曼尼普爾,迫降了老撾等國,然後大規模東征,滅了暹羅的大成王朝,幾乎就要一統中南半島了。

與此同時,緬軍還在往北進攻,攻打東籲王朝的殘餘勢力,一直追擊到雲南境內,跟清軍發生了衝突。最初,雲南地方官並不知道緬甸發生了什麼事情,以爲只是緬甸土司的劫掠,這在之前也經常發生,所以以匪患上報乾隆帝,既然是匪患,乾隆也就沒當回事,只是責成地方剿匪。在宗藩體系下,藩屬國內部發生政權更迭,中原王朝一般不會干涉,只要新政權繼續臣服朝貢,就可以得到冊封。但是剿匪失利後,乾隆才發現對方根本就不是什麼匪,而是緬甸軍隊。乾隆也得到了大成王朝被緬甸滅亡的消息,才意識到緬甸是想稱霸中南半島啊,這是在挑戰宗藩體系,絕對是不能容忍的。

於是先後兩次大軍出征,但是出兵規模遠遠比不上平定準噶爾,每次出兵規模在2萬人左右。由於遠征軍不熟悉地形,道路難走,氣候又不適應,戰事很不順利。將士水土不服,戰鬥力大減,而後勤補給也很困難。緬甸也好不到哪裏去,軍隊主力調回來對付清軍,暹羅將領鄭信率軍反抗緬軍。緬甸國內由於長期戰亂,民衆非常不滿,紛紛抗議。內外交困之下,緬甸提出了議和,最終雙方簽訂了《老官屯和約》。對中原王朝而言,只要中南半島不出現一個強權,不破壞宗藩體系即可,因此,只要緬甸被打回自己的地盤,同時承認稱臣納貢,即可獲得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