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繼遷爲西夏的建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李繼遷爲西夏的建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兩宋時漢族政權的相對疲弱導致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都取得不錯的發展並相繼建立起強大的王朝與兩宋政權處於對立狀態。與此同時中國西北方的党項民族也在北宋時建立起了自己的西夏王朝,並在多個政權的攻擊之下存續了很久,成爲兩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雖然西夏建國的皇帝爲李元昊,但真正爲西夏王朝完成奠基工作的卻是他的前任李繼遷。

在北宋剛剛建立的時候,爲了保持党項人在夏州地區的統治,當時的夏州節度使都主動向北宋政權示好,並且在幾次北宋進攻北漢的戰爭中都主動出兵支援。但是北宋政府依然擔心党項人會對中原政權產生影響,因此藉着党項族內亂的機會剝奪了李氏對於夏州的統治權。

但是李繼遷卻不甘心將党項人多年建立的基業拱手送人,於是經歷了長時間的鬥爭之後,終於在契丹人的幫助下奪回了夏州的統治權。這樣的成績在當時已經滿足不了李繼遷的雄心了,之後他又奪下了軍事重鎮靈州,並將都城遷移至此,爲之後西夏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李繼遷爲西夏的建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党項人對於北宋的示好以及李繼捧的失勢

在五代時期,党項人一直佔據着夏州並在這裏穩定地發展着,爲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政治糾紛之中,党項人對於中原政權一直抱着臣服的態度,但是並不會刻意討好,更不會爲了中原王朝的利益出兵來影響自己的實力。

但是這樣的情況到了北宋時出現了轉變,這主要是因爲在趙匡胤稱帝的時候,中國的局勢基本已經十分明朗了,當時其他的割據政權明顯都不能與北宋相抗衡,北宋統一中國只是時間問題了,党項一族的首領夏州節度使李彝殷擔心自己的夏州也要遭受攻擊,於是很早就向宋太祖稱臣,並且爲了避太祖父親的名諱,主動改名爲李彝興,得到了太祖的嘉獎,他在夏州的統治也得到了穩定。

李繼遷爲西夏的建立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第2張

爲了討好北宋政府,李彝興還曾主動出兵幫助北宋防禦北漢的進攻,這樣的事情在五代時期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李彝興還會向北宋進貢馬匹和犛牛,鑑於他的表現,宋太祖也賜予了他玉帶,來籠絡其感情。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宋初,加太尉。北漢劉鈞結代北諸部來寇麟州,彝興遣部將李彝玉會諸鎮兵御之,鈞衆遂引去。建隆初,獻馬三百匹,太祖大喜,親視攻玉爲帶,且召使問曰:'汝帥腹圍幾何?'使言:'彝興腰復甚大。'太祖曰:'汝帥真福人也。'遂遣使以帶賜之。''

在李彝興去世之後,其子李光睿接替了他的位置,他延續了其父親對於北宋政府的態度,在宋太宗進行北伐的時候,他也積極出兵響應,並且也改名李克睿來避太宗的名諱。在李克睿去世之後,其子李繼筠繼位,也在北宋討伐北漢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時的党項人與北宋政府的關係還一直很融洽。

但是在李繼筠去世之後,其並沒有子嗣,於是其弟李繼捧成爲了繼任的夏州節度使。此時的夏州剛好因爲繼承問題發生了內訌,銀州刺史李克遠等人發動了叛亂,想要奪權,最終被李繼捧平定,並將其處死。不過這個時候李繼捧的從父李克文卻上疏朝廷,認爲應該讓李繼捧入朝以免發生變亂。北宋政府認爲這是削弱夏州割據勢力的大好機會,因此答應了李克文的請求,李繼捧被迫進京,將銀、夏、綏、宥、靜五洲之地獻給了北宋政府。

至此,從晚唐開始便一直處於党項一族拓跋氏領導的夏州極其周邊地區終於回到了中央政權的控制之下,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党項一族已經在這個地方紮下了根,人民對於這裏的歸屬感十分強烈,因此北宋想要在這裏進行長期穩定的統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党項一族中還有李繼遷這樣的有能力的人才一直抱着收復失地的決心。

李繼遷恢復失地的嘗試以及其與契丹的結盟

在李繼捧入朝的時候,其族弟李繼遷時任定難軍都知蕃落使,因爲之前他就與李克文不和,因此其帶領自己的部下居住在銀州。在他得知五洲之地已經歸北宋所有的時候,他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弟弟李繼沖和親信張浦等人一起商量對策,最後他們定下了先遠遁漠北,積蓄力量,再捲土重來的策略。

於是李繼帶領數十人離開銀州城,來到了夏州東北方向的地斤澤,在此出示其曾祖拓跋思忠的畫像,吸引党項拓跋氏的參拜,以此來聚集勢力。在不久之後,李繼遷自地斤澤進攻夏州,但是在聽聞北宋援軍來到的時候就撤兵了,當時其謀士張浦建議他襲取宥州來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但是李繼遷拒絕了他的建議再次回到了地斤澤等待時機。

在雍熙元年的時候李繼遷再次向夏州發起進攻並攻下了其西北的王庭鎮,俘獲了萬餘名宋軍,取得了首勝。但是之後他的駐地卻遭遇了北宋將領的偷襲並因此大敗。在這次失利之後李繼遷及其党項部隊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之後他又進行了多次進攻,但都遭遇大敗,李繼遷只能選擇與契丹人結盟。

當時的遼國與北宋正處在長期的戰爭之中,兩國的矛盾十分尖銳,因此在遼聖宗聽說李繼遷前來歸附的時候立即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授予其定難軍節度使的職位。之後李繼遷又迎娶了遼國的義成公主,夏遼聯盟正式成立。

在夏遼聯盟成立之後,北宋開始重視起對於夏州的防守,北宋朝廷採納了宰相趙普''以夷制夷''的策略,重新起用李繼捧作爲定難軍節度使負責夏州地區的防務。李繼遷在後面的戰鬥中雖然也曾經攻下了夏州,但是並不能穩定佔據這些地方,最終在幾次大敗之後只得再次逃回地斤澤。

但是與此同時李繼捧也開始與遼國進行接觸並且同意歸附,李繼捧與李繼遷便開始相互勾結,但是兩者之後還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發生了火併,在這次戰鬥後李繼捧被北宋囚禁,而李繼遷再次逃走,但是依然頻繁對夏州等地進行攻擊。北宋爲了遏制李繼遷的進攻,對其實施了禁售青白鹽的經濟封鎖政策,但是這個政策對於邊境上的宋民造成的影響卻遠遠超過對於李繼遷的影響,北宋只好撤銷了禁令。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行之數月,犯者益衆。戎人乏食,相率寇邊,屠小康堡。內屬萬餘帳亦叛。商人販兩池鹽少利,多取他徑出唐、鄧、襄、汝間邀善價,吏不能禁。關、隴民無鹽以食,境上騷擾。上知其事,遣知制誥錢若水馳傳視之,悉除其禁,召諸族撫諭之,乃定。''

此時的李繼遷依然在對北宋政府進行干擾,他打探到北宋將運送四十萬石糧草到靈州,於是他帶兵截取了這批糧草並且圍困了靈州城。北宋出兵五路前來救援,但是依然沒能解了靈州之圍。於是在宋真宗即位的時候爲了解決李繼遷的問題他只能答應李繼遷的請求,封其爲夏州刺史以及定難軍節度使,党項一族丟失了十五年的故土也再次回到了李氏的統治之下,但是此時的李繼遷已經不滿足於此了。

李繼遷的征伐與西夏的遷都

李繼遷在重新奪回夏州等根據地之後他卻沒有滿足,因爲他發現夏州的地理位置並不足以自保,而之前他攻擊的靈州則倚靠着賀蘭山,帶引黃河,地理形勢十分重要,是北宋西北方向的重要屏障,而且在靈州以西就是河西走廊,聚居着回鶻,吐蕃等部落,如果能夠整合這些人民,那麼實力將得到不小的提升,因此李繼遷就確定了攻佔靈州的目標。

李繼遷在初期進攻靈州的時候受到了北宋政府的頑強抵抗,並沒有取得實際的戰果。之後他派士兵在靈州附近開墾田地,對靈州進行長期圍困,並派人潛入靈州附近的城鎮,使靈州成爲孤城。在長期圍困之後,靈州終於陷落,北宋的知州裴濟戰死。

在奪取靈州之後,李繼遷便打算遷都於此,當時其他人都不同意他的想法,認爲党項人已經在夏州銀州一帶經營許久,這樣貿然遷都恐怕不得人心,然而李繼遷力排衆議完成了遷都,由此可見李繼遷的雄圖大志。李繼遷勸導衆人的話語在《西夏書事》中有如下記載:

''從古成大事者,不計苟安;立大功者,不徇庸衆。西平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若繕城浚濠,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出,關中將莫知所備。且其人習化風,尚禮好學,我將藉此爲進取之資,成霸王之業,豈平夏偏隅可限哉!''

在攻佔靈州之後,李繼遷立即按照既定的目標開始攻擊河西走廊,並很快攻佔了西涼府,西夏國的雛形也逐漸出現,成爲了中國西北的龐然大物。但在這個時候李繼遷卻輕信了吐蕃人的歸降,中了埋伏,在戰鬥中,身中流矢,傷重去世,這位爲西夏奠定了建國基礎的一代梟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繼遷與之前的吐蕃領袖相比,有着更大的野心。之前的吐蕃領導者只想着偏安於夏州地區,爲吐蕃人留下一塊穩定的根據地。而李繼遷則有着更長遠的打算,他看到了夏州在戰略地位上的不足,並敏銳發現了靈州的重要性,主動出擊攻佔靈州,並遷都於此,爲西夏之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西夏作爲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很長的割據地方政權,在中國歷史上也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爲曾經的一個軍鎮,西夏能夠發展成爲一個國家還是經過了許多曲折的發展路程的。在其中做出最大貢獻的就是李繼遷,他不僅帶領着党項人民奪回了失去已久的夏州根據地,更將目光放到了更遠的地方,攻取了靈州作爲党項人的新根據地,讓西夏有了自保以及持續發展的資本。

李繼遷之所以能夠爲西夏做出如此大的貢獻,與其出衆的政治智慧是分不開的。他不僅有着出色的戰略眼光,能夠跳出傳統的思維看到夏州地區的缺陷,更能在多個政治勢力之間進行斡旋。在奪回失地的過程中他雖然投靠了遼國,但與此同時他也保持着與北宋政府的聯繫,多次欺騙這兩個大國的領導者並坐收漁翁之利,這也是他能夠在不利情況下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可以說如果沒有李繼遷的努力,那麼不僅西夏國不會建立,甚至連党項一族的存續都會出現問題,因此李繼遷也稱得上西夏建國過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