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長身爲劉邦的兒子,有哪些幸運與不幸之處?

劉長身爲劉邦的兒子,有哪些幸運與不幸之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長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基於血緣之紐帶,兄弟之間手足情深,本應兄友弟恭,齊心協力,但下至普通百姓之家,上至王公貴族之府,甚至皇室宗親之間,兄弟鬩牆之事屢出不鮮。文帝素有仁君之名,但他與淮南厲王劉長的兄弟關係,卻多爲世人所詬病。

劉長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七個兒子,生在帝王之家,他既是幸運的,同時又是不幸的。

幸運二:幼衝封王,國富地廣。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遂立劉長爲淮南王,當時劉長只有兩歲多。淮南國地理位置優越,屬於富庶之地。地域也很廣,轄四郡五十縣,在封國中遠勝於吳、楚、燕、代等。

劉長身爲劉邦的兒子,有哪些幸運與不幸之處?

幸運三:呂后撫養,安享富貴。劉長的母親趙姬自殺之後,劉邦很後悔,就讓呂后以嫡母身份撫養。劉長因此和呂后的關係比較親近,所以在呂后殘害劉氏宗親時,他有幸免遭禍患,在淮南國安享榮華富貴。

幸運四:文帝最親,荷蒙殊遇。由於呂后對劉氏宗親的殘害,到文帝即位時,高祖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文帝和淮南王,也就是說,劉長成爲文帝唯一的兄弟。文帝對劉長也特別照顧,劉長驕蹇,數不奉法,而文帝常寬赦之。

不幸一:父母早亡,幼年失怙。高祖九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劉邦,事情被朝廷發覺,張敖、趙姬等一併被捕。趙姬的申訴未被劉邦理會,呂后也不肯進言求情,趙姬便恚而自殺。漢十二年四月,高祖崩長樂宮,當時劉長只有三歲,也就是說,劉長自幼便父母雙亡。

不幸二:常附呂后,無緣帝位。功臣集團誅滅諸呂后,劉長做爲高祖僅剩的兩個兒子之一,成爲皇位的侯選人。但他最終被排除,理由一是年紀尚幼,二是母家惡。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從小由呂后撫養長大,與呂氏關係密切,衆大臣有所顧忌。

不幸三:小過常赦,養惡成禍。漢文帝即位,劉長自視與漢文帝關係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漢文帝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特別是椎殺審食其後,文帝也沒有治其罪,使得劉長愈加驕縱不法,恣意妄爲,最後捲入謀反案,身死國除。

孝文帝三年,劉長自封國入朝,趁機前往闢陽侯審食其府上求見。審食其根本沒有想到劉長要殺他,輕身出來相見,劉長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了審食其,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事後劉長馳馬奔至宮中,向漢文帝謝罪,說明他椎殺審食其的原因:一是他的母親趙姬本不該因趙相謀反案獲罪,那時審食其若肯竭力相救,定能說動呂后,但他不力爭;二是趙王劉如意母子無罪,呂后蓄意殺害他們,而審食其不盡力勸阻;三是呂后封呂氏外戚爲王,意欲篡奪劉氏天下,審食其不挺身抗爭。總之,他殺審食其,是爲母報仇、爲國除害。漢文帝哀憫劉長的心願,出於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劉長身爲劉邦的兒子,有哪些幸運與不幸之處? 第2張

其實劉長的理由並不充分。審食其之於趙姬,最多算是未盡心營救,劉長必置之於死地而後快,似乎反應過激;呂后殺害劉如意母子,涉及皇位之爭,也非審食其能勸阻;呂后封呂氏外戚爲王,是和王陵、陳平、周勃等權臣的商議後進行的,與審食其沒有太大關聯。

《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記載了薄昭寫給劉長的信,其中這樣寫道:“大王以未嘗與皇帝相見,求入朝見,未畢昆弟之歡,而殺列侯以自爲名”。可見劉長椎殺審食其早有預謀,這既是泄憤,更是揚名。漢初之人重視復仇,劉長不惜以身試法,爲母報仇,會贏得孝子之名;而審食其黨附呂后,與衆大臣有隙,椎殺之亦可揚名於列侯。因而他擅殺朝廷重臣的行爲,得到了文帝的寬赦,衆大臣也無人爲審食其鳴不平。而且此後,“太后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

文帝的寬赦,是法外開恩,但劉長沒有對此反思,反而更加驕縱恣意。回到淮南國,他不用漢法,自己制訂法令;像皇帝一樣,文書稱制,出入稱警蹕。

到了文帝六年(前174年),一件撲朔迷離的淮南王劉長“謀反案”乍現。《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劉長“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輂(音jú,古代的一種大馬車)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長安。”

劉長身爲劉邦的兒子,有哪些幸運與不幸之處? 第3張

從表面上看來,劉長“謀反”有內外呼應的佈局,而且人證物證俱全,似乎定案毋庸置疑。但是,其中的疑竇卻有不少:

一、謀反的兵力僅有部屬七十人,輂車四十乘,兵力如此之少,如同兒戲;

二、謀反的地點捨棄自己的藩國,而選擇京城附近的谷口,匪夷所思;

三、不與淮南國近鄰的吳楚合謀,而越千里之外欲與匈奴聯合,捨近求遠;

四、叛亂之時,首腦人物劉長不在軍營指揮,卻在封國之內安然度日,不合常情;

五、接到朝廷的使者傳召,就乖乖地到長安接受審判,他不知謀反死罪?

關於此案,學界大多認爲,劉長於此案扮演的不過是收留、聯絡謀反人員的角色,並非主謀。他被治罪,主要原因還是他恣意枉爲,不遵法令,逾制譖越,收容罪犯等。

劉長來到京城,丞相張蒼、典客馮敬等人,以不法、譖越、謀反等罪,論定劉長應該處以“棄市”。文帝兩次下詔,表達“從寬發落”的意念,最終議定廢黜王國之封,流放蜀郡嚴道。流放之時,將劉長囚禁在輜車之內,命令沿途各縣以次轉送。沒有想到的是,押送途中經過的各縣官員都不敢給淮南王打開囚車的封條,這就意味着劉長連日承受着沒有飯食下肚的折磨。於是劉長對僕人說:“誰說我是勇猛的人?我哪裏還能勇猛!我因爲驕縱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終於陷入這種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鬱悶!”於是絕食身亡。

關於淮南王劉長之死,有一種意見認爲,文帝故意縱容,以養成其惡,最後摧殺,如同春秋時期的鄭莊公殺弟囚母一樣。這顯然與史實不符,因爲文帝雖然沒有親自出面嚴責,卻曾經轉託舅舅薄昭對劉長極力規諫。

文帝沒有聽取袁盎的意見,最終使性情剛烈的淮南王不堪其辱,絕食而死,文帝也因之被世人詬病。文帝十二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厲王的遭遇說:“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