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夏侯玄手握重兵,爲何沒有反抗司馬懿呢?

夏侯玄手握重兵,爲何沒有反抗司馬懿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侯玄是三國時期曹魏玄學家,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世襲其父爵位,高平陵之變後,被剝奪兵權。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手握重兵的夏侯玄爲何不反抗,以致最終被殺?

夏侯玄是一個年少而負盛名的人,爲此,也吃了很多苦。夏侯玄家世顯赫,獨眼將軍夏侯惇,八虎騎之一夏侯淵,智取劉備孫權的夏侯尚都是他的長輩。夏侯家自曹操以來就飛黃騰達,他從小受先輩的光輝事蹟的薰陶,佩戴着夏侯世家的榮耀的光環,也繼承了夏侯家骨子裏的輕狂。

十六歲時,他就坐在散騎侍郎與黃門侍郎等炙手可熱的位子上,身處帝國的權利中心。他年少輕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自認爲他將是夏侯氏族中最閃亮的一顆星辰,將超越前人的功績,冠絕這個時代。他也有着世家弟子傲慢的習氣,誰都看不起,得罪了毛皇后的弟弟,也得罪了魏明帝,被下放至羽林監。輕狂的夏侯玄心生不滿,卻不懂的韜光養晦,仍口無遮攔,糾結一羣高幹弟子,三天兩頭地罵朝廷,發牢騷。

曹叡心頭一股悶火,他不像他父親曹丕那樣隱忍,直接把他們驅逐出朝廷。夏侯玄的棱角在這一次下放中被漸次磨平,他不再張牙舞爪,變得踏實,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後行。在這個風雲激盪的年代,他仍決心要將國家治理好,把夏侯家的名聲帶到登峯造極的地步。

於是,他加入了曹爽的陣營,成了正始改革的實際領袖。但是,曹爽與司馬氏幾乎是水火不容,夏侯玄憑藉着家族前輩與司馬懿的交情,勉強可以在兩大派別中周旋。然而,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他那復古的政治夢想太過於被動,不顧裁撤的那些利益集團的反擊,最終加重了局勢的惡化。他有點不明白,爲什麼自己一片赤誠之心,卻總是弄巧成拙。作爲一個朝廷命官,他不懂得政治的本質,但是,還未等他醒悟過來,高平陵政變就突然而至。

司馬家族發動的這場政變打擊得曹爽集團一蹶不振,加上曹爽與曹操、司馬懿等謀略家一比就是個草包,政權很快就落到司馬家手裏。作爲曹爽集團的紅人,夏侯玄並沒有被重用,被隨意安放在一個虛職上,遊離於政治之外。他夢寐安康治國,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奈何時運不濟,絕望的他後來參與了曹芳發動的政變,想要除去司馬氏的核心成員。後因事情敗露而被處死。

他從容赴死,夏侯家那種軍人的氣魄在他的眼睛裏燃燒,曹魏政權已經覆滅,與它綁在同一條船上的夏侯家也已經窮途末路。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夏侯玄缺了點委曲求全的機靈,也缺了揚名立萬的運氣。他沒有成爲夏侯家最耀眼的星辰,卻無愧於先祖的名號。

司馬懿乘曹爽帶天子離開洛陽去高平陵掃墳之際,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放棄抵抗以後,依然被司馬懿誅殺。司馬懿全面掌握魏國軍政大權,一時間“諸曹諸夏”人心惶惶。此時,掌握魏國西線軍政大權的徵西將軍、雍涼都督夏侯玄被司馬懿視爲心腹大患,夏侯玄兵權在握,司馬懿不敢直接對夏侯玄下手,爲了剝奪夏侯玄的兵權,司馬懿下令將夏侯玄調回中央。

此時司馬懿已經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夏侯玄不來中央,就代表夏侯玄圖謀造反,司馬懿就可以讓皇帝下詔剝奪夏侯玄兵權並且出兵討伐夏侯玄。如果夏侯玄來了中央,更是羊入虎口,司馬懿可以把它軟禁起來甚至誅殺,司馬懿其實也沒指望夏侯玄能夠真的前往中央,這樣做可以說是爲了逼反唯一有較大兵權的夏侯玄,好師出有名的剿滅“諸曹諸夏”,爲自己兒子日後篡位鋪平道路。

當夏侯玄接到司馬懿的調任令之時,準備奉旨前往洛陽,其叔叔夏侯霸勸諫夏侯玄說:“如今司馬氏專權,視你爲心腹大患,你現在去洛陽簡直是自投羅網,你現在掌握雍涼二州軍權,不如與蜀漢大將軍姜維聯繫,獻出雍涼二州,聯合蜀漢軍隊,一定能夠和司馬懿抗衡!”夏侯玄卻認爲司馬懿雖然狼子野心,但是讓他調任洛陽名義上還是中央的命令,聯絡敵將,獻城降蜀是背叛國家的行爲,他對夏侯霸說:“我怎麼能夠爲了苟且偷生,去投靠敵國呢?”夏侯霸又建議夏侯玄即使不獻出雍涼聯絡姜維,也同他一起投奔蜀漢,夏侯玄依舊拒絕了夏侯霸的建議。

夏侯玄手握重兵,爲何沒有反抗司馬懿呢?

南逃蜀漢受重用的夏侯霸

夏侯玄離開以後,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雍涼都督的職務,郭淮是司馬懿的親信,夏侯玄驚懼,認爲在留下來凶多吉少決定獨自投奔蜀漢,爲了躲避郭淮的追蹤,夏侯霸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陰平小道,可是卻迷路在荒山野嶺,腳都走瘸了,馬都被殺了充飢,飢寒交迫的夏侯霸差點直接餓死。

幸好後主劉禪得知了夏侯霸投靠蜀漢的消息,派人去迎接找到了夏侯霸,把夏侯霸接到了成都,劉禪召見夏侯霸,安慰他說:“你的父親是自己陣亡的,不是我的先輩殺死的。”又指着自己的兒子說:“這是夏侯氏的子侄”於是夏侯霸被任命爲車騎將軍,不久以後跟隨大將軍姜維北伐,因爲熟悉雍涼地理,輔佐姜維打出了洮西大捷,爲蜀漢立了大功。

東歸洛陽身死的夏侯玄

選擇奉詔進入洛陽的夏侯玄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一到洛陽立刻被司馬懿軟禁起來,又任命親信郭淮爲雍涼都督取代了夏侯玄的位置剝奪了夏侯玄的兵權,夏侯玄以爲自己名聲在外,又和司馬師是好朋友,雖然被奪取權力但是應該沒有性命之憂,誰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爽被誅滅以後司馬氏就沒打算給“諸曹諸夏”留活口。

不久以後,中書令李豐與外戚張緝密謀誅殺專權的司馬師,以夏侯玄代替司馬師主持魏國大局,事情泄漏,李豐與張緝全都被誅殺,夏侯玄也因與此事牽連被司馬師以謀反罪下獄。雖然這件事和夏侯玄關係不大,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野心勃勃的司馬氏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可能的威脅存在,在利益面前,朋友算什麼?於是夏侯玄最終被司馬師殺害,夷滅三族。

夏侯玄手握重兵,爲何沒有反抗司馬懿呢? 第2張

夏侯玄手握十萬大軍, 爲何在司馬懿發動政變時甘願束手就擒?

第一,曹爽的態度讓夏侯玄不好主動作爲。曹爽在高平陵政變中,不聽桓範的勸告,不起兵與司馬懿對抗,而是選擇束手就擒,這多多少少影響了夏侯玄的判斷。

其實,曹爽在高平陵事變發生後,是有足夠能力與司馬懿對抗的。按照桓範給他分析的,其一,他手中有天子,可以號令天下;其二,他到許昌後,許昌不但有武器庫,還有足夠的軍隊;其三,桓範作爲大司農,還可以調撥天下糧草。曹爽這麼好的條件,他都不選擇和司馬懿對抗。夏侯玄畢竟是一個無直接利益的人,他有什麼必要起兵呢?

第二,夏侯玄以國家大局爲重。我爲什麼說夏侯玄以國家大局爲重呢?因爲當司馬懿徵調夏侯玄進京的調令到達後,夏侯玄的叔叔夏侯霸曾勸夏侯玄別進京,同時又對他提建議說,乾脆投降蜀國算了。當時夏侯玄說:“吾豈苟存自客於寇虜乎?”意思是說,我怎麼能夠爲了保存自己而投降敵人呢?顯然,夏侯玄是以國家大局爲重的。他知道,一旦自己造反,或者投奔蜀國,都將造成魏國的動亂和分裂,這對魏國肯定是不利的。

第三,夏侯玄具有名士風度。夏侯玄是一個名士,他是玄學的代表人物,是當時的“四聰”之一。作爲當時的名士,講究的是一種風度(魏晉風度),就是大災大難面前,臨危不懼。當年,夏侯玄靠在柱子上寫字,天下大雨,打雷擊中了柱子,把他的衣服都燒焦了。但是,他依然談笑自若,繼續寫字。這一點,充分表現了他的名士風度。具有名士風度的人,既要泰然自若,又要光明正大,絕對不能做出起兵造反之類的事情來。

夏侯玄其實把什麼事都看得很明白的,但是他不想辦法,不躲避。當司馬懿去世的時候,有人對夏侯玄說,好了,威脅解除了。夏侯玄卻搖搖頭說,你說錯了,司馬懿在世,還可以憑着我和他多年的交情不殺我。他的兩個兒子,肯定不會放過我的。果然他最終被司馬師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