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備出身草根,他是如何成爲一代英雄的呢?

劉備出身草根,他是如何成爲一代英雄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爲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爲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後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是怎麼一步一步,從一個平民成爲一代梟雄的?

劉備出身草根,他是如何成爲一代英雄的呢?

劉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草根,在還沒有三顧茅廬跟諸葛亮定下“隆中對”戰略構想之前,他的事業從來沒有起色,就跟一個沒頭緒的蒼蠅到處亂飛,時而袁紹,時而曹操,時而公孫瓚,時而呂布,最後被曹操追殺從中原逃到了荊州投奔了劉表。可以這樣說,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的劉備,半身奮鬥,實質上的事業進步根本談不上,唯一的成功,就是刷得一手的好聲望,成功在注重名望的那個時代,給自己的身份鍍上了一層鉑金,即所謂的“劉皇叔”。

劉備這個人其實是沒有什麼戰略規劃的,也就是說他的集團沒有實質性的發展方向,大家都知道恢復漢室,可怎麼個恢復法,完全沒有概念。你看人家曹操一開始也很弱小,跟着袁紹混,後來趁袁紹東征西討的功夫,悄咪咪茁壯成長,吸納了一大批人才,最後官渡一戰,統一了北方。

而可憐的劉備,搞了十幾年,卻連一塊像樣的地盤都沒有,當然,這有劉備出身不高的客觀原因,也有其缺乏戰略眼光的主觀原因。而“隆中對”其實就是爲劉備量身定做的“遠大前程”。倘若劉備沒有這一份“企劃案”,那麼估計赤壁之戰就沒有劉備什麼事情了,即便孫權贏了曹操,荊州也跟劉備沒有絲毫的關係,最後可能劉備還是要跟着孫權混,或者逃到益州在劉璋手下打工。

“隆中對”的戰略構思,先聯吳抗曹,其次取荊州,再取益州,真正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這裏面有兩步非常關鍵,其一就是贏了曹操,不贏曹操一切空談,其二就是取荊州。而這兩步劉備的完成度都很高,極大地協助了孫吳抗曹沒有扯後腿,在取得勝利後,又果斷趁機佔據了荊州好大一部分地盤,這纔是“隆中對”戰略實施成功的重要步驟。那麼,倘若沒有隆中對這個戰略構想,劉備會怎麼辦?

荊州投降曹操,使得劉備失去了在新野立足的法理性,而他不可能投降曹操,此時他能夠想到可以做的,大概就是繼續跑路,至於跑到哪裏去呢?跟孫吳從來沒有交集,不熟,去了人家估計不待見,說不定還會吞併了弱小的自己,北方已經姓曹,雖然西北邊上還有幾個軍閥在鬧,但是劉備跟人家也不熟,而且距離太遠,隔着曹操過不去,最後剩下的選項只有一個劉璋。

大家都姓劉,雖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但劉璋看起來也不是多麼厲害的一個角色,求他給個地盤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了這麼一塊人家“施捨”的地盤,又有什麼意義?坐觀曹操跟孫權決戰,曹操勝了,那麼江東很快就會拿下,接下來孤零零的益州,還不是隻能等死,人家曹操進攻益州,想來劉璋只能投降,劉備最後的結局還是成爲曹老闆的階下囚。

倘若孫權勝了,那麼,結果其實也不美好,益州必然成爲今後曹、孫爭奪的重要區域,反正結果要麼歸曹,要麼歸孫,這時候如果劉備還不想投降,繼續跑路,又能跑去哪裏?去南中當少數民族的座上客?還是偷渡到東南亞成爲“華僑”先驅者?以劉備的戰略眼光,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可能發生的呀,不要懷疑,畢竟他一路就是這樣走來的呀。而隆中對,給劉備提出了成爲一方霸主的唯一可能性,當時人家曹、孫都是霸主了,他卻連個小軍閥都算不上。

綜上,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當時劉備的最優解,沒有之一,因爲天下大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早就不是黃巾大亂時候的幾十個軍閥混戰時期了。那時候劉備還可以憑雙腿到處跑,可時間到了這裏,已經沒有地方跑了呀。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攏積攢自己的政治資本呢?

第一步:獲取名師資源

如果在三國拍一部黑幫片,男主角不選劉備那真是瞎了狗眼,劉備年輕時候那是多麼一個具有陳浩南氣質的古惑仔呀。《三國志》記載:先主不甚喜讀書,喜音樂、犬馬、美衣服。翻譯過來就是劉備不愛學習,平常喜歡k歌,打擼啊擼,刷淘寶。就是這樣一個學渣,竟然拜了盧植爲師。

盧植何許人也?他是劉備的老鄉,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不但官居尚書,還是當時的海內大儒,士人領袖。相當於現在的正部級幹部,並且還是全國著名的博士生導師。劉備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夠想到去拜盧植爲師,實在不簡單。《三國志》記載,劉備年輕時“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盧植不是腐儒,也許他正是看中劉備身上那種“豪邁之氣”與“穩重之度”才收他爲學生。我覺得在劉備起家之初,他“盧植門生”的名號,比他“漢室宗親”的名號,還要有噱頭。就好比現在你去知名企業應聘時,你拿出清華北大的學歷畢業證,絕對比你擺幾百年前的家譜要管用。

第二步:藉助同學資源

現在有很多家長,明知道自己孩子學習不好,還拼命託關係花錢把孩子往名校送,因爲能上名校的人,成材機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學成材了,還能去抱個大腿。劉備雖然學習不好,卻在盧植那裏結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學——公孫瓚。

公孫瓚何許人也?貴族出身的帥哥一枚,而且聲音洪亮,首屆《三國好聲音》大賽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這樣一個高富帥同學,以劉備的情商絕對猛抱大腿。《三國志》記載: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這個大腿沒白抱,日後公孫瓚成了威震北方的諸侯,劉備落難時去投奔他,老同學很大方,給了小弟一個“別部司馬”的官職,並給劉備兵馬讓他抵禦袁紹。後來劉備憑藉戰功當上平原縣令,算是在亂世中暫時站住了腳。

劉備出身草根,他是如何成爲一代英雄的呢? 第2張

第三步:交結名士資源

人生總是能收到意外的驚喜,在平原的劉備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這真好比買彩票中了一個五百萬。因爲求救者名叫孔融。孔融何許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孫,年幼時因讓梨成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還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天下名士。“名士”這個稱號在當時可不得了,大名士對某個人的誇讚或者批評,關係着這個人在社會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輕時,經常苦於自己沒有名望,不能擠進上層朋友圈。喬玄讓他找大名士許子將。面對曹操的跪舔,許子將說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後曹操名聲大顯。

劉備沒有這麼優質的人脈資源,結識不到許子將這樣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卻主動投懷送抱。怪不得劉備收到求救信時,激動的說出三國最屌絲的一句話:“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我很能理解當時劉備的心境,這就好比一個在朋友圈做代購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馬雲的求救信,我估計這哥們肯定激動的昏死過去。

劉備救完孔融之後,他的名聲果然像搭火箭一樣飛昇,之後驚喜接連而至。陶謙送上了特種部隊丹陽兵,陶謙死後乾脆把徐州交給了劉備,大土豪糜竺也連忙提供了贊助資金,他瞬間由一名客將變成了封疆大吏。此時劉備終於有了“政治資源”。注意,是資源,不是資本。因爲資源是可以奪走的,資本是奪不走的。

第四步:轉化政治資本

有了一定“政治資源”的劉備,雖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碼已經能夠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裏都有人收留。說白了,都是把劉備當成第二個孔融。希望通過救他,獲取他身上的政治資源。劉備在投奔曹操時,曹操的謀士都勸殺掉劉備,曹操非但不殺反而厚待劉備。曹操比誰都想殺劉備,但曹操知道劉備身上的資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劉備看出曹老闆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價,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資源。

《三國志》記載:曹公表先主爲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左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這下劉備不但成了京官,還有了軍銜。在許都的劉備又中了一次五百萬,那就著名的“衣帶詔”。在衣帶詔事件之前,可以說曹操集團和漢政府是一個整體,但衣帶詔事件之後,曹操和漢政府成了對立面。這就釋放出了一個非常有利用價值的信號,那就是反曹即等於擁漢。劉備通過與衣帶詔事件與曹操正式決裂,併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線,用劉備自己的話就是:“每與操反,其事乃成。”通過這條路線,劉備終於獲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資本。

此時的劉備雖然沒地盤,沒兵馬,但他卻有一項更爲重要的東西,即名望與地位,還有“反曹”的政治路線。與孫權、曹操的相比,劉備的政治資本是無形,而且還不是父輩留給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賺來的。日後劉備投奔袁紹時,袁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投奔劉表時,劉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求助孫權時,孫權“既宿服仰備…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一個昔日一無所有的小屌絲,能混到這份上,不服不行呀。

縱觀劉備一生,靠拜學大儒,結交同學,登上政治舞臺,又靠結交名士,營救諸侯,獲取政治資源。並摸索出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政治路線,並將其打造成爲自己政治資本。當他擁有政治資本的那一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由“平民”到“梟雄”的身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