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什麼唐朝之後,各朝代都不用長安做首都了呢?

爲什麼唐朝之後,各朝代都不用長安做首都了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爲“京”的都城。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爲什麼唐朝之後,長安再未做帝都了呢?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中心,坐落着中央政府和職能機構,承擔着控制國家運行的職能。在衆多古都中,長安和洛陽在經濟、地形、建都史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兩地哪個更適合建都,小夥伴們對此爭論不休。漢唐時期,長安和洛陽都曾以國都或陪都的形式,出現在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也圍繞着兩者展開,可以說兩座城市經歷了封建社會的黃金時期。經歷輝煌之後,受外部環境影響,兩地在定都競爭中,雙雙落選,其中的緣由,值得探究。

首先,梳理一下長安和洛陽的交集。

長安,是陝西西安的古稱,先後有21個大小政權,具有近1300多年的建都史。在西周時,長安稱爲“灃鎬”。秦時改名“內史”。劉邦斬蛇建漢,定都關中,置縣築城,取“長治久安”之意,長安由此得名。長安地處關中平原,東起黃河潼關,西抵六盤山,南依秦嶺,北靠北山,地勢平坦,西狹東闊,東西長約500餘公里,面積約4.7萬平方公里。平原在渭河以及支流涇河、伊洛河等河流的灌溉之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八百里秦川”之稱。

交通便利,也是長安的區位優勢之一。張騫鑿空西域之後,絲綢之路以長安爲起點,向西延伸,經河西,過西域,中亞、東歐、印度等地區和國家均在絲綢之路的輻射範圍之內。從長安東出潼關,就有掌控中原的戰略主動權。長安還與巴蜀有着交通聯繫,自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和儻駱道等抵達漢中,再由金牛道、米倉道,翻越秦嶺和大巴山,溝通蜀地。

除此以外,長安還具有防守優勢。由於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東據崤函,南守武關、西擁散關、北有蕭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有了這一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外加關內肥沃的良田,正是有了這些優勢,長安一直以來是首都的備選項。

與長安相比,洛陽也有類似的優點。

它因地處洛河之南得名,經歷了22個朝代,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號令天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最長的城市,累計建都史超過1500多年,有“神都”之稱。洛陽位於伊洛盆地西端,地形西高東低,總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從地理位置上看,洛陽地處天下之中,東往吳越,南下荊襄,西抵隴蜀,北達燕趙,這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古代,具有十分現實的吸引力。正因如此,西周何尊記載了周成王修建成周的事,銘文中有“宅茲中國”四字,這是“中國”一詞的最早記載。

身處中原的洛陽,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它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水系,適於農業耕作,由於地勢偏高,避免了黃河的洪澇災害。洛陽東控虎牢,西扼殽函,南據龍門,北守邙山,四周山河拱衛,形成屏障,對於進攻方來說,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另外,長安和洛陽同樣特點鮮明。

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四周有高山雄關環繞,古人評價:“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阻山帶河,四塞之地”。長安儼然是一座安全的堡壘。在中原動亂時,關中平原面積是洛陽的36.15倍,能夠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供給,維持長安的穩定。漢初,婁敬向劉邦建議:“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這番話闡述了長安的諸多優勢。

地圖上看,長安地處西北,既有利於與中亞進行商貿往來,又處於遊牧民族的威脅之下。自西漢開始,通過絲綢之路,中原與西域加強了聯繫和影響,使其成爲長安的戰略縱深,在政治和軍事上孤立匈奴等遊牧民族。

與長安相比,洛陽也有突出的優點。明朝李思聰在《堪輿雜著》認爲:“洛陽龍脈自中嶽嵩山,過峽時而北,變作崗龍。”進一步充分說明地形的優越性。此外,洛陽還有水運優勢。古代黃河船運,受到三門峽的影響,造成糧船無法直運長安,必須經陸路繞開黃河天險,再組織船運,如此一來,增加了運輸成本和時間。隋煬帝時期,在洛陽附近興建了大量糧倉,通過運河船運,囤積了全國一半的糧食。

自東漢始,關中人口膨脹,關中生產的糧食無法滿足日常需要。隋開皇十四年,關中饑荒,隋文帝被迫逃難洛陽,成爲有名的“逐食天子”。洛陽位於中原腹地,兼有水陸交通的便利。隨着大運河的開通,洛陽的優勢更加凸現,很多皇帝選擇在此定都。長安與中亞和遊牧民族聯繫密切,在此定都在朝代,通常具有進取型的戰略眼光,比如秦國、西漢、西晉和唐朝等。而洛陽深處農耕文明中心地帶,沒有外族入侵的顧慮,偏重於防守型的國家策略,比如東周、東漢和魏晉等。

爲什麼唐朝之後,各朝代都不用長安做首都了呢?

最後,一個首都的選擇,不但要看周邊環境的安全係數,還要看統治者的政治考量。

以漢朝爲例,西漢建立之初,劉邦在婁敬的建議下,選擇定都長安,看中的是長安的“形勝”。西漢在此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劉秀是南陽豪門,藉助河北上谷、漁陽等的軍事支持,以及與真定王劉揚的政治聯姻,光復了漢室。他曾有遷都長安的意願,“是時山東翕然狐疑,意聖朝之西都,懼關門之反拒也。”爲此,他只得向現實妥協,選擇了佔有“地利”優勢的洛陽。

定都城市的選擇,是政治、社會、經濟、地理位置和交通等綜合因素均衡的結果。長安和洛陽孰優孰劣,並不是單選題,而是多選題。隋唐時期,統治者選擇雙都制。以長安作爲政治首都,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行,同時,以洛陽作爲經濟首都,通過水陸運輸的便利,集中全國的優勢資源。

隋唐以後,由於過度開發,北方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氣溫下降,氣壓升高,降水集中,長安和洛陽不再是定都的首選城市。遊牧民族的相繼崛起,深處漢文化中心的洛陽,被排除出定都名單。而戰爭帶來的毀滅和破壞,對於兩座城市來說,同樣也是災難性的。

隨着西北匈奴的沒落,契丹、女真、後金、蒙古等民族在東北做大做強,帝國的戰略重心也發生了偏移,開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先後涌現,長安和洛陽不再成爲首都,不過,兩者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依舊不容忽視,具有特殊的地位。

爲什麼唐朝之後,各朝代都不用長安做首都了呢? 第2張

長安是國內有名的古都,想起長安,人們就會想起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好不壯觀。事實上,長安在從周到唐時期,11個朝代在此建都,有着1100多年的建都史,那麼爲何唐代以後長安便再未做帝都了呢?

政治中心東移,北部邊境威脅集中在東北方向

漢唐之時,國家的邊境威脅大多集中在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大多是西北草原的遊牧民族。此時建都長安,不僅能夠有着優越的地形保衛國都的安全,還能夠保持對西北地區的戰略威懾,同時方便兵力的調集。但是五代之後,隨着西北方向突厥的滅亡以及東北方向契丹的崛起,國家的防禦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東北方向。此時再定都長安,京師雖然有山河之險,但是在軍情傳遞以及兵力調動方面必然處劣勢,如果在中原腹地屯駐重兵,由於中原地區遠離京師,很有可能會釀成新的藩鎮割據。此外,唐朝滅亡後,關隴貴族集團逐漸消失在歷史舞臺上,而新興的利益團體大多發軔於中原,比如北宋趙匡胤的功臣集團,出於靠近自身利益所在地的原因,唐以後不定都長安有着更加現實的考量。

經濟重心南移,漕運愈發重要

唐朝安史之亂時,北人南遷促進了江南的開發,南方的經濟開始發展。唐朝中後期以後,國都長安對於江南地區的物資依賴更加強烈。由於關中耕地條件的惡化,京師糧食供應緊張,每逢大旱,連皇帝都要就食洛陽,甚至在貞元二年發生了因長安缺糧而導致禁軍騷亂的事件。爲何連京師長安都會缺糧?

首先是漕運的變遷。隨着黃河中下游生態環境的變化,黃河航運的優勢不再明顯,甚至連大船都難通行,運糧十分不便。其次是運糧的成本過高,從江淮地區到長安,不僅路途遙遠,且險灘遍佈,三門峽的砥柱更是加劇了航運的危險,《水經注》記載: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傑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闢,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正是由於航運距離遙遠再加上航運危險,漕運成本過高,加上中途耗費,以致“有用一斗錢運一斗米之言”。如中宗景龍三年,“關中飢,米鬥百錢。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什八九。”更爲重要的是,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愈演愈烈,皇帝詔書如同兒戲,各個地方的節度使儼然成爲一方諸侯,經常截流運往長安的物資,導致長安賴以依靠的江淮賦稅重地時斷時續。此後王朝定都,爲了不避免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情況,直接定都洛陽,開封,方便物資的轉運。

常年戰亂導致長安城破敗不堪,帝王之氣盡失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在唐朝及其以前長期人口過載,引起長安及其周邊關中地區森林資源過度消耗,河渠水量減少,疊加唐中期氣候轉冷的自然因素,致使長安及其周邊地區自然災害頻發、土地承載力下降,不能夠支撐數百萬的人口生活。

此外,安史之亂以及隨後的五代十國混戰,長安飽經戰亂的摧殘,致使城內“宮闕蕭條,鞠爲茂草”,長安的荒涼可見一斑。黃巢起義後,朱溫成爲叱吒一方的軍閥,逼迫唐昭宗東遷洛陽,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餘不息。長安在經過此次摧殘後,基本上成爲了一片廢墟。

北宋立國之後,長安在行政上被降級,城內一片荒涼,“人遊曲江少,草入未央深”,直到宋神宗時期,司馬光還說“關中饑饉,十室九空,流移之民,道路相望”。由此可見,無論是從城市本身還是關中的條件來看,長安在唐之後都已經失去了作爲帝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