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面對死亡時,劉邦是如何表現的?

面對死亡時,劉邦是如何表現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劉邦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是個人都怕死,這裏是毋容置疑的。但怕死歸怕死,當人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能不能去淡然面對那絕對是對一個人品的最大考驗。這裏說個玩笑話,要說臨死之時最不淡然的應該就數皇帝了。我們中國古代的皇帝,在追求長生不老這個問題上,一直是鍥而不捨的,爲了能夠多活那麼兩天,他們可以說是甘願去做可憐的小白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吃着各種各樣的有毒丹藥。不過話說回來,多活一會,江山美人就在自己手裏一會,不想死,也可以理解。

面對死亡時,劉邦是如何表現的?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是那麼不堪,有的皇帝在面對死亡時也顯得很坦然。就比如說出"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的劉邦就是這麼一個人。大家提起劉邦,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一個小人,一個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無賴,就連是現代的遊戲,比如一品官老爺或者麻雀飛青天這類遊戲,說道劉邦都是以小人爲題的。比如在彭城一戰中,劉邦被打的屁滾尿流,劉邦很驚慌,他不想被追到,於是在他脫離困境逃跑的路上,多次把自己的一雙親生兒女給一腳踹下車去,他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他們影響了自己逃亡的速度。

而作爲劉邦手下將軍,此時顧不得形像化身馬車伕夏侯嬰卻忤逆了劉邦。劉邦踢他們下車,夏侯嬰把他們帶上車,如此往復。後來夏侯嬰沒辦法了,怕劉邦再把他們踢下車去,只得把兩個孩子掛在自己脖子上然後趕車。夏侯嬰絕對了解劉邦的爲人,因此對於劉邦要逃跑的決心和他要扔掉孩子的行爲從未懷疑。劉邦是個小人,他在"創業"的道路上從來沒有什麼道義和形象所講。他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能活命,能勝利。爲了這兩件事,有啥事是他劉邦幹不出來的。

面對死亡時,劉邦是如何表現的? 第2張

好比他和項羽爭霸時,誓言是什麼的那都是拿來違背的,諸侯是拿來一次又一次欺騙的,出爾反爾那纔是他的真理。靠着這份無賴勁,最後他贏了。在這個過程中,劉邦怕死嗎?怕,真的很怕。但是爲何到了後來,他傷病復發,卻又拒絕醫生的治療,說出"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這樣無畏生死的話來呢?對此很多人說出了很多論點,有說他自己身體自己知道,自暴自棄。有的說他不想再忍受病痛的折磨等等。

雖然這些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卻只說對了皮毛而沒說中根本。主要原因還是劉邦本身所帶的氣度所決定等我。劉邦是一個看得很開的人,說白點就是心大,不記仇。這種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可能會緊張的不知所措,這也搞搞那也搞搞亂做一通希望能找到處理的辦法。但是事情過去,他鎮定下來後就會對這些事感到好笑,所以喜歡出爾反爾。

面對死亡時,劉邦是如何表現的? 第3張

而他之前做的那些決定,最後也都有解決的辦法,所以他很釋然。可是面對自己身體上的病痛,他知道這不是耍賴就能拖的過去的,因此這個時候的劉邦,不在慌亂,不在強求,聽之任之,用氣度去面對,真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