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烽火臺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從古至今,傳播工具都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在現代發達的背景之下,我們能夠製造出手機、雷達等高科技電子產品。但是古代,他們當初的傳播依靠的是什麼呢?或許在很久之前只是單純地憑藉人力奔走相告,但後來的烽火臺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發明了。

衆所周知,古代大部分需要傳遞的都是軍事方面的問題,遠不同於現代的日常交流以及聯絡感情,他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打仗。

所以在軍事方面的一系列發展顯得尤爲重要。烽火臺的出現就代表了一定的進步,利用其傳播戰爭信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力的緩慢。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可以說烽火臺是古代一種特殊的傳遞信號的軍事工具,與長城相互依賴存在,差不多貫穿了古代的少數民族發展史。

直到現在,我們還能夠在某些長城中有着烽火臺的遺蹟,安靜地佇立,長達百年甚至千年之久,像是對我們訴說着古代時期他們所經歷的輝煌,在無奈現代他們受到的冷漠。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周幽王爲博得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瞬間各個諸侯們帶兵趕來,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周幽王爲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這個故事也向我們展示出了烽火臺的威力。

那麼這座在歷史上又有着重要用處,又有着很多“故事”的建築,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它的誕生史和發展史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瞭解一下。

一、古人智慧的發展由此開始,烽火臺建立

1、爲共同抵抗遊牧民族的進攻

中華大地的降水量一直都不是很平衡,甚至存在很大的差異,河套以北的矛盾尤爲明顯,其實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與北方之間。

降水與人口問題是發展的最大阻礙,在漫漫長河之中,好不容易找到了適合發展畜牧業的出路,但是到了冬天仍舊一下回到了解放前。

遊牧民族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爲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向南發起侵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人的智慧同樣不容小覷。設置烽火臺,只要點燃了狼煙,就代表有戰爭來襲,諸侯們見到之後就會發兵支援。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第2張

而且我們都知道,當時的交通條件不是很好,如果靠人力傳送信息,估計等仗都要打完了這個信息也沒有傳送到位。

而且遊牧民族因爲自然災害向南發起侵略,這種非常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所以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非常大。

所以烽火臺的使用 ,當時能很好地起到信息傳遞的作用,讓軍官和百姓能提前做好防禦,減少傷害和損失。

2、長城得到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的政局尤爲混亂,大國小國紛紛加入戰鬥,掐架成爲了日常,這時候烽火臺得到了大規模發展,北方的大國最初都在建立烽火臺,像是掉入了一個魔咒,只要是有烽火臺,國家就能平安發展。

不斷的擴造,竟然催使了長城的問世,直到後來秦始皇時期,將趙國燕國秦國在那之前修築的長城修葺相連,大規模地修築長城又成爲了最新流行的做法。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第3張

3、烽火臺的衰敗與崛起

漢朝時期,匈奴不斷侵擾南下,變得越來越猖狂,前期採用和親的辦法求得和平,後來漢武帝派出了霍去病衛青等大將,開闢了新的作戰方法,烽火臺的功能逐漸減弱。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國家一直處在紛亂的時候,沒得到統一就沒辦法進行發展,資金、人力的稀缺迫使着他們轉而將重點轉移到烽火臺上,在高山險峻的地方配備士兵與弓石器具,以此作爲屏障。

二、大一統時期,將其徹底放置

1、明朝時期的烽火臺

回顧歷史的發展,會發現最後一個重視烽火臺的朝代就是明朝,因爲從那之後實現了統一,這種防禦工具幾乎很少被用到,一直擱置至今。

所以中國現存的長城與烽火臺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明朝時期遺留下來的,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城牆造得更高更厚,還配備了火器。這些都是明朝時期的典型。

烽火臺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 第4張

2、烽火臺的故事還在發展

歲月不斷沖刷着歷史,但是有些東西還是會被我們注意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烽火臺的遺蹟,新疆、河北、內蒙古等等地方,都有它們的身影。

實際上對我們而言,研究學習這些歷史上的建築也是很有意義的,能夠從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幫助我們拓展思路與視野,尤其是當你真正融入一項事物的鑽研之中,會感受到極大的魅力伴隨着你。

烽火臺雖然到現在已經沒有使用的價值了,但是建造它的意義卻是能應用未來的軍事戰役之中,也讓人們體會到信息傳遞的重要性。

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烽火臺坐落在寧夏中衛萬里長城,因爲時間的洗禮,遠遠望去已經看不出它的具體形態,只感覺到是巨大的土墩。

只有靠近觀察,纔可以依稀描繪出它的樣子。雖然不完美,但是能夠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當時的現狀,或許設身處地後,會有身臨其境,回到那段歷史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