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極力勸阻,爲何劉備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

諸葛亮極力勸阻,爲何劉備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劉備敗光家底的夷陵之戰之前,諸葛亮曾經極力勸阻,但還是沒阻止劉備,這讓諸葛亮開始無比懷念一個已經故去的謀士,他就是劉備一直敬重信任的法正。

222年8月,蜀主劉備統帥的東征大軍在夷陵在東吳大將陸遜擊敗,蜀軍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消息傳到成都,負責留守的丞相諸葛亮慨嘆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讓他東征;即使東征,也一定不會潰敗!”那麼問題來了,連諸葛亮都無法改變劉備的主意,爲何說他爲何能左右劉備的東征?原因很簡單,因爲劉備最信任的謀士,不是伏龍鳳雛,而是法孝直!

法孝直不僅深得劉備的信任,而且讓曹操悔恨不已。那麼法孝直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法孝直名法正,字孝直,176年出生,扶風郡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法正的祖父法真號稱“玄德先生”,精通陰陽讖緯之學。法正自幼跟隨祖父學習,因此在少年時他就具有極高的軍事才幹,特別是在謀劃用兵方面。建安初年,天下大亂,遍地饑荒,法正與同郡好友孟達爲謀生路,入蜀依附益州刺史劉璋。但劉璋不善於用人,法正僅做了個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爲軍議校尉。懷才不遇的法正又被益州當地士族誹謗,他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是好友,他倆覺得劉璋不能成大事,因此常在一起感嘆。208年,張鬆出使曹操歸來後,建議劉璋結交劉備。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鬆極力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推辭,但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令法正沒有想到的是,劉備見到他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便與張鬆密謀協規,暗中與劉備聯絡。

諸葛亮極力勸阻,爲何劉備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

211年,張鬆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以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爲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迎請劉備入川。法正直接向劉備獻策:“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鬆,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劉備正苦於地盤狹小,無法施展,法正無疑給自己打開了一扇門,一扇通往益州的大門。

214年,劉備佔據益州,急需與蜀中士族豪強結交關係,因此有人勸劉備迎娶劉璋舊將吳壹之妹吳氏。但吳氏的前夫是是劉璋的已故兄長劉瑁,劉備認爲自己與劉瑁同族,如果這麼做有違禮法。法正則用歷史典故勸諫:“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之後劉備封賞羣臣,其中法正與諸葛亮、張飛、關羽的賞賜最高,爲黃金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要知道那三個人可是跟劉備一路風雨走過來的,法正纔跟隨劉備三年而已。同時法正被封爲蜀郡太守、揚武將軍,他“外統都畿,內爲謀主”,極受劉備的信賴,大權在握。但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看不過去了,對軍師將軍諸葛亮說道:“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啓主公,抑其威福。”

諸葛亮極力勸阻,爲何劉備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 第2張

諸葛亮知道法正是劉備身邊的紅人,因此言道:"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爲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常言道士爲知己者死,法正雖然專橫,但對劉備可謂竭盡心力。217年,法正獻策:“舉衆往討(漢中),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爲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之後的定軍山一戰,法正觀察敵勢,建議劉備出兵,劉備命黃忠率軍衝擊,大破敵軍,曹操心腹愛將夏侯淵當場被斬殺。曹操聽聞消息後,又悲又怒。當聽說是法正的計策後,曹操說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爲人所教也。”,接着,曹操又不無遺憾的說道:“我將天下英雄豪傑收盡,怎麼就沒有得到法正呢?”當曹操親統大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一次劉備所部作戰不利應該撤退,但劉備大怒,堅決不肯撤退,當時每人敢勸諫。曹軍箭如雨下,法正毅然走到了劉備的前面。劉備馬上說:“孝直避箭。”法正卻說:“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劉備這才說曰:“孝直,吾與汝俱去。”於是才撤軍而去。之後劉備斂衆拒險,不與曹操交鋒,曹軍人數衆多,糧草消耗殆盡,曹操不得已而引軍還,劉備遂佔據漢中。219年秋,劉備自立爲漢中王,任命法正爲尚書令、護軍將軍。同年冬天關羽敗亡,被東吳俘殺。

220年,被劉備視爲“謀主”的法正因病去世,終年45歲。劉備聞訊後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劉備視諸葛亮爲股肱,法正爲謀主”,雖然兩人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爲重,諸葛亮總理後方,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配合十分默契。221年4月,劉備稱帝,此時龐統、關羽、法正、張飛均已離世,但只有法正一人得到諡號(翼侯),其他幾人是後來劉禪追封的,由此可見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是蜀漢大臣,對法正極爲推崇,甚至將他比作劉備的“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