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東周到秦漢時期,瓦片上爲何大多有繩紋?

東周到秦漢時期,瓦片上爲何大多有繩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周時期列國爭霸,各國君主均僭越禮制大肆修築宮殿,這有力地推動了建材製造業發展,繩紋瓦就在這一時期產生。常見的繩紋瓦凹面有麻點紋和布紋兩種,凸面則全爲繩紋,故此俗稱繩紋瓦,瓦的類型大體有筒瓦、板瓦兩種。

春秋晚期這種工藝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至今在全國各地多個遺址中均有發現。進入秦漢時期磚瓦建材製造仍使用這種製造工藝,只是在繼承東周繩紋瓦製造技術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逐步適應大規模、批量化生產,這一時期瓦建材質量上乘、產量大,享有秦磚漢瓦的美譽。

繩紋瓦直到魏晉南北朝時素面瓦流行開來才逐漸衰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流行時間超過千年。繩紋瓦表面的繩紋最初只是製造時無意留下的紋飾,後來轉變爲功能性、裝飾性紋飾,這些繩紋瓦在南北朝以後雖然消失不見,但繩紋裝飾對對後世器物裝飾紋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東周到秦漢時期,瓦片上爲何大多有繩紋?

繩紋瓦的種類

東周至秦漢時期瓦體表面繩紋種類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大體可分爲粗、細兩種。板瓦凸面有粗、細兩種紋飾,粗繩紋每平方釐米有繩結3-4個,細繩紋每平方釐米有繩結5-8個。從發展趨勢來看時間越晚板瓦凸面繩紋越來越粗、越來越草率;筒瓦凸面繩紋粗細變化沒有板瓦明顯,總體趨勢則是隨時間發展越來越規整,這表明制瓦時所用的繩子有所不同。

繩紋的來源

新石器時代瓦製造純爲手工捏製,到西周時期纔開始使用模具大規模生產磚瓦。不過西周時期瓦建材需求量不大,模具制瓦沒有推廣應用。到東周時期因爲建築業對瓦建材需求量巨大,繩紋瓦這種工藝纔出現。

東周時期多使用泥條盤築法制造筒、板瓦,先用手工搓制圓柱形泥條,然後豎立圓柱狀外模,爲避免泥製坯體粘連模具,所以在模具表面用草繩或麻繩以方便脫坯,當模具裏將泥條逐層盤築形成空心圓柱體,盤滿之後,將手伸入筒內用陶拍向外捶擊。

因捶擊後在瓦胎內壁壓出的印痕如同麻點,故稱爲“麻點紋”,最後將圓柱狀坯體二分切割成爲板瓦、四分切割成爲筒瓦。這樣瓦體凸面佈滿繩紋、凹面爲麻點紋。因爲是使用外模具、從內向外打擊製作,所以這種制瓦方法被稱爲“外模法”。

秦漢時期的“外模法”逐步淘汰,筒、板瓦製造改用內模法,先製造實心圓柱狀模具,在圓柱模具上外罩布套以防泥坯粘連模具,然後用泥弓從泥垛上切割一片泥包圍在內模上,拍平接縫、抹勻外表。瓦胎內裏與布接觸而印有布紋,瓦內壁的布紋細膩平整,不需再進行抹光,因而簡化了生產工序,之後在泥坯筒外用圓筒豎向繩板將其包圍起來形成外模筒,通過外部捶擊直接成型。

因爲是使用內模、從外向內擊打成形,所以被稱爲內模法,用這種工藝製造的筒板瓦凸面爲繩紋、凹面爲布紋。由此可見,繩紋是在製造瓦建材時因工藝原因遺留的,而不是有意拍印、刻畫的。

繩紋的功能

對板瓦來說瓦體凸面繩紋具的使用功能,秦漢時期屋面覆瓦形式爲筒、板瓦扣合狀態,板瓦仰置於屋頂,在屋瓦下面鋪置草板泥,然後覆瓦。瓦體凸面有紋飾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板瓦更加穩定,所以時代越晚板瓦凸面繩紋越粗糙、草率,這樣的繩紋具有更大的摩擦力,板瓦仰覆鋪置時與草板泥接觸面積更大、板瓦固定的也就越穩定。

東周到秦漢時期,瓦片上爲何大多有繩紋? 第2張

鑑於板瓦爲仰置鋪於屋面,可知凸面上的繩紋並沒有任何裝飾性作用。東周到秦漢時期板瓦表面的裝飾性圖案均在凹面刻畫或模印,東周時期因列國各自文化不同、審美觀不同,所以圖案也不盡相同,秦漢時期則一脈相承多爲多爲三角、回字幾何紋,這種有裝飾性圖案的板瓦與帶當筒瓦配合,具有更強的裝飾建築屋面的效果。

對筒瓦來說,扣覆於屋面後凸面繩紋暴露在外側不具有任何實用功能,反而不利於排水與屋面清理。不過這種繩紋單獨分解來看與同時期流行的連續幾何紋相似,爲這種製造遺留紋飾向裝飾性紋飾轉變奠定了基礎。

一方面繁滿、密集規則排列有序的繩紋逐漸符合時人的審美觀。另一方面爲了方便排水,制瓦工匠便有意識對筒瓦表面的繩紋進行抹光加工,東周時期筒瓦凸面繩紋呈現出繩紋、素面交錯分佈的狀態,而秦漢時期呈現出前部一半佈滿繩紋、後部一半抹光處理成素面,從遠距離來觀看仍然呈現出繩紋、抹光素面交錯分佈的狀態,這樣筒瓦表面既有利於排水、也美觀大方。

由此可見板瓦表面繩紋僅有實用功能,而筒瓦表面繩紋的裝飾性功能也是隨時間發展逐步產生的,其標誌是春秋晚期繩紋、素面抹光帶交錯形式的出現。

繩紋瓦的消失

雖然外築法提高了瓦建材的生產效率,但瓦體表面遺留繩紋不利於屋面排水與清理的難題一直存在,用手工抹光形成素面的效率太低,所以古代制瓦工匠一直致力於尋找一種可以大規模生產素面瓦的工藝,這是繩紋瓦消失的根本原因。

兩漢時期預製瓦坯體的工藝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制瓦所用的泥坯首先經過多次摔打、擠壓形成厚實的板狀,然後用泥弓切割成厚薄統一的薄片包裹在柱狀內模(內模仍包裹布以方便脫坯),最後用半圓形外模擠稍微擠壓泥坯即可成型。

這種工藝雖然仍爲外築法,但厚實的板狀泥坯本身緻密所以不需要再進行砸擊擠壓成形,僅需稍微擠壓修整便可,省去了外部包裹麻繩的防粘連模具。到北魏時期又進一步出現模具表面塗麻油的方法,基本能完全防止瓦坯與模具粘連。這都有助於素面瓦的大規模生產,加速了繩紋瓦退出使用領域。

繩紋瓦的歷史影響

南北朝以後素描瓦逐漸替代了繩紋瓦,但其歷史影響並未立即消失。用繩製造瓦建材的工藝沒有消失,使用麻繩包裹模具以防粘連的方法在磚建材生產領域仍然盛行,這是因爲磚體本身較厚無法預製坯體,一直使用在模具中填土後砸擊、擠壓成形的做法,擠壓過程中磚坯很容易粘連模具。所以繩紋磚一直到唐代仍在使用,後來因模具塗油工藝應用到制磚領域,才使繩紋磚逐漸消失。

繩紋作爲裝飾性紋飾仍不斷髮展並未立即消失。繩子是人類發明創造的一種重要的工具,編織而成的繩本身具有幾何樸素之美,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應用到器物裝飾上。在一些新石器時代陶器上有單圈繩紋裝飾,這種凸出狀裝飾還有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可防止失手滑落。瓦建材表面功能性繩紋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瓦體表面繩紋裝飾排列規律、整齊劃一、凹凸有致,秦漢時期是屋面裝飾的一種重要紋飾。

隨着製造工藝改變,繩紋消失故此瓦體表面裝飾向磨光、彩色發展,繩紋裝飾屋面成爲歷史,但是在玉器,漆器等物品中均有體現,如宋代胡田窯繩紋荷花四季蓋罐、清代光緒吹綠釉繩紋梅瓶。

東周至秦漢時期瓦體表面繩紋大體有粗、細兩種,從發展趨勢來看時間越晚板瓦凸面繩紋越來越粗、越來越草率;筒瓦凸面繩紋隨時間發展越來越規整。東周時期多使用外模法,用泥條盤築法制造筒、板瓦,需要打擊擠壓成形,爲避免坯體粘連模具,所以在模具表面用草繩或麻繩以方便脫坯。可見繩紋是在製造瓦建材時因工藝原因遺留的,而不是有意拍印、刻畫的。

板瓦仰置於屋頂所以瓦體凸面繩紋可以增大摩擦力,具有實用功能,筒瓦凸面繩紋暴露在外側不具有任何實用功能,但是繁滿、密集規則排列有序的繩紋逐漸符合時人的審美觀,所以逐漸發展成裝飾性紋樣,其標誌是繩紋、素面抹光帶交錯形式的出現。瓦體表面遺留繩紋不利於屋面排水與清理,兩漢時期內模法、預製瓦坯體的工藝、北魏時期模具表面塗麻油等方法的出現使素面瓦開始大規模製造,繩紋瓦因此退出使用領域。但其歷史影響並未立即消失,一是在磚建材生產領域仍然盛行;二是繩紋裝飾在後世一些其它物品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