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儒家在魏晉爲何處於絕對劣勢?當時的文壇領袖尊崇玄學

儒家在魏晉爲何處於絕對劣勢?當時的文壇領袖尊崇玄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晉玄學雖然自稱學老子,但只強調“有生於無”,這樣,道生於無,不生於自然,也就是道先於自然而存在了。因而玄學屬於唯心論範疇,是變質的道家學說。王戎、王衍是西晉玄學清談家的首領。二人立論以無爲本,整個士族在無的影響下過着腐朽的生活。裴頠著《崇有論》,主張儒學禮法,反對虛無放蕩,王衍等人羣起攻擊,《崇有論》不起任何作用,但有無之辯卻反映了當時儒玄兩家思想的鬥爭。顯然,儒家思想處在絕對的劣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儒家在魏晉爲何處於絕對劣勢?當時的文壇領袖尊崇玄學

郭象是著名清談家,王衍稱他“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絕”,想見他有很高的辯才。向秀曾注《莊子》,郭象據向秀注再加修訂,成爲《莊子注》的定本。《莊子》書得郭象注,對玄學說來是一個大發展。

《漢書·藝文志》道家有《列子》八篇。魏晉之際清談家從不談及《列子》,足見《列子》實已亡佚。東晉張湛注《列子》書中《周穆王篇》,敘述周穆王西遊事,與《穆天子傳》完全符合,造書顯然是在汲冢發掘以後。東晉士族經過喪亂逃竄的苦難,放蕩的行爲多少有些改變,《楊朱篇》所表現的極度腐朽思想,顯然是西晉士族思想的特產。

西晉佛學開始發展,佛家說空無,清談家說虛無,旨趣相投,玄學自然要吸收佛學。《列子》書往往與佛經相參,也是造於西晉的一證。或疑《列子》是張湛所自作,按張湛《列子序》詳述得書來歷,似非虛妄,注中疑《列子》書載列子以後事,似不需要詐僞到自造又故意自疑。《列子》八篇當是西晉人僞造,因張湛作注而流傳。

東漢和魏初,傳佛教的都是胡僧,漢人拜佛無非是想求福禳災,並不重視它的教義。魏晉間東來胡僧更衆,洛陽佛寺多至十數,中國士族中也開始有人出家學佛,朱士行就是最早出家的一人(二六○年,魏甘露五年,出家,宗教活動則在西晉時)。

朱士行到于闐國求梵書及胡本佛經,在外國二十餘年,歸國後譯出《放光般若經》,宣揚大乘教義。世居敦煌的月支人竺法護遊學西域諸國,通三十六種語言,求得大量佛經,歸國後專心譯經,佛學大行於世。西晉時有不少漢胡人譯經,但法護譯經最多,聲名最大,爲西晉佛教的代表人物。

僧徒不僅以空無宗旨與清談家相呼應,而且還模仿清談家放蕩生活。東晉孫綽《道賢論》,以佛教七道人比竹林七賢,陶潛《羣輔錄》以沙門於法龍(即支孝龍)爲八達之一,清談家取佛學來擴充自己的玄學,胡僧依附玄學來推行自己的宗教,老莊與佛教結合起來了。

儒家在魏晉爲何處於絕對劣勢?當時的文壇領袖尊崇玄學 第2張

胡僧在漢魏時守戒律而被輕視爲乞胡,至晉時依附玄學而上升爲賢達,佛教的流傳因此前進了一步。當佛教開始盛行的時候,道佛二教的鬥爭也開始萌芽。晉惠帝時,道士王浮與沙門帛遠爭邪正,王浮作《老子化胡經》,捏造故事,侮辱佛教,到南朝發展成一個大論爭,在北朝,甚至發生宗教衝突。

玄學崇尚老莊,是戰國道家學派的支流。它不是宗教,因爲清談家一般是無神論者,《楊朱篇》表現得很清楚,阮瞻並以主張無鬼而著名。它吸取一些佛教思想,並不是信奉佛教,因爲佛教戒律與士族生活有很大的距離。道教託名老子爲教主,實是戰國陰陽五行學派和方士妖術的支流。它是思想貧乏的一種宗教,但與儒家學派卻有若干聯繫。

東晉和南北朝,表現儒佛道玄四家分離結合,鬥爭調和諸現象,在思想發展史上是戰國諸子大爭鳴以後的又一次大爭鳴。如果說,戰國是原始的唯物論思想還佔優勢的話,那末,魏晉南北朝卻是唯心論思想取得絕對優勢,並且爲唐宋以來的唯心論建立起牢固的基礎。佛教的輸入,對唯心論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裴頠作《崇有論》、王浮造《老子化胡經》正是這一次大爭鳴的先聲。

儒佛道玄四家各在準備戰鬥,久被廢棄的墨學也想乘機再起。隱士魯勝注《墨辯》,又作刑名兩篇,闡發《墨辯》的要旨。魯勝其他著述都在喪亂中遺失,只有《墨辯注》得保存,可是墨學所講的同異是非,不適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因之不象魯勝所希望的那樣有人來興微繼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