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由此可見,王與馬的結合奠定了東晉一朝怎樣的基礎?

由此可見,王與馬的結合奠定了東晉一朝怎樣的基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與馬,共天下”是說東晉時期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皇室力量勢均力敵,當時百姓稱之爲“王與馬,共天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琅琊(今山東省臨沂市)的王氏家族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間,王導主內,位高權重,聯合南北士族,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政令己出。王敦主外,則總掌兵權,專任征伐,後來又坐鎮荊州,控制建康。

由此可見,王與馬的結合奠定了東晉一朝怎樣的基礎?

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但司馬睿對王導始終十分尊敬,稱王導爲“仲父”。曆元、明、成三朝,王導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給王導的手詔總是用“惶恐言”、“頓首言”、“敬白”之類的語言,他還親自駕臨王導的府邸,禮敬王導的妻子。正月初一王導上朝時,成帝都要起立相迎。“王與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實際的歷史含意,反映了東晉門閥政治的特殊背景。

主要人物

司馬睿

晉元帝司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爲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王敦

王敦(266年-324年),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爲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爲當時權臣,但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後來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由此可見,王與馬的結合奠定了東晉一朝怎樣的基礎? 第2張

王導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鹹康五年(339年),王導病逝,終年六十四歲。成帝於朝舉哀三日,遣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儀式贈物之禮,比照漢代的霍光及安平獻王司馬孚。

歷史評價

這正是南渡後“王與馬共天下”的具體反映。“王與馬共天下”並不像《晉書》卷九九《王敦傳》所說那樣,只是司馬睿過江后王敦、王導一時“同心翼戴”的結果。可以說,過江以前已經具備了“共天下”的許多條件,過江以後始得有天下而相共。

能夠實現南遷,還由於江南士族名士合力消滅了陳敏勢力,爲司馬睿掃清了進入建鄴的障礙。陳敏的興敗,南士的向背,其中都有王與馬的活動。

由此可見,王與馬的結合所開啓的江東政局,奠定了東晉一朝政局的基礎,影響是深遠的。至於琅邪王氏能與司馬氏“共天下”而終於不能篡天下,這應當從門閥士族之間彼此牽制和南北民族矛盾這兩方面求得解釋,而不能只從權臣個人忠奸求之。如果門閥士族的狀況及其彼此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南北民族關係出現了重大變化,如果歷史出現了這種情況,司馬氏的天下也不是不能篡取的。不過這是晉宋之際的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