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爲何會走向了滅亡呢?

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爲何會走向了滅亡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北魏,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公元534年秋,一支疲憊不堪的隊伍正在追兵的追擊之下慌忙向西逃去,在這支隊伍裏有這北魏最後一位君王孝武帝元修與一衆文武大臣。經過了月餘的提心吊膽,這支隊伍被前來接應的關隴集團打退追兵,接入長安城。

同年十月,北魏大丞相高歡以元修棄國而逃爲由,廢掉了北魏孝武帝,改立元善見爲帝,遷都鄴城。同年年底,因元修與宇文泰矛盾激化,宇文泰誅殺元修,改立元寶炬爲帝,從此,北魏正式滅亡,分裂成爲了東魏、西魏。

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爲何會走向了滅亡呢?

而此時距離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病死於谷塘原行宮僅僅過去了三十五年……

在這三十五年時間裏究竟發生了什麼,爲何在孝文帝手中走向頂峯的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走向了滅亡呢?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當年孝文帝改革留下的“一粒灰”,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粒灰”逐漸成爲了“一座山”,最終壓在了北魏王朝的身上,成爲了壓死北魏的最後一根稻草……

孝文帝改革,是我國曆史上值得濃墨重彩描繪的一場改革,在這場改革之中,北魏孝文帝高瞻遠矚、銳意進取,堅決鎮壓守舊勢力,使得自西晉末年以來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民族矛盾得到了極大地緩解,推動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也極大地促進了民族融合。

我們都知道,孝文帝的改革可以將孝文帝遷都洛陽作爲分界線,之前是針對北魏面臨的困局,在經濟、政治等方面進行的制度改革,遷都洛陽之後,便開始了全面漢化,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粒灰”,便就是在遷都洛陽之時留下來的。

公元386年,拓跋珪稱王,定都盛樂,建立起了北魏政權,因此前不可一世的前秦帝國轟然垮臺,天下四分五裂,北魏得以建立和存續,很大程度上依賴武人,因而在北魏建立之時,武人地位極高。

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爲何會走向了滅亡呢? 第2張

不僅如此,在北魏建立之初便時常受到柔然等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在遷都平城之後,爲了拱衛京畿,北魏統治者在北方設立了京北六鎮,常以“國之爪牙”、“國之肺腑”稱呼六鎮鎮民,可見其地位之高。

可是隨着北魏政權的不斷穩定,尤其是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柔然對北魏的威脅已然沒有建國之初的威脅大了,北魏統治者們便開始不再重視京北六鎮。

到了北魏文成帝時期,文成帝一改此前從王公貴族之中選拔優秀子弟北上戍邊的傳統,反而大肆發配囚徒至六鎮,使得京北六鎮的地位大大降低。不過此時因爲北魏的都城還在平城,京北六鎮地位雖然下降,卻仍舊還是抵禦柔然,拱衛京畿的一道重要防線,六鎮軍民的待遇還算過得去。

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北魏的防禦重心隨之南移,京北六鎮失去了原來的作用,戍守六鎮的鮮卑貴族因爲錯過了南遷,地位一落千丈,朝廷也開始對京北六鎮軍民不太上心了。

在孝文帝進行全面漢化之後,北魏不僅吸收了漢文化的精華,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糟粕,比如拋棄了鮮卑族的武勇,進而開始歧視武人,以至於一度鬧出了禁軍叛亂。

不僅如此,因爲軍事政治重心的南移,京北六鎮將士、貴族的升遷和待遇遠不及南遷洛陽的那羣人,一來二去之後便使得北魏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激化。與此同時,六鎮貴族便開始對鎮民進行壓榨,加劇了貧富差距,引發了鎮民的強烈不滿。

北魏會在短短三十餘年中,爲何會走向了滅亡呢? 第3張

孝文帝在世之時,因爲其擁有巨大的聲望,尚能控制住京北六鎮,可問題就是,孝文帝英年早逝,僅僅只活到了三十三歲。在他死後,其子宣武帝元恪憑藉着孝文帝留下的基業,順利的將北魏推上了頂峯。但是,宣武帝卻無孝文帝的魄力,將改革繼續下去,解決改革誘發的各種問題,到了晚年更是寵信奸佞,導致朝政日益黑暗,國力凋敝。

到了孝明帝在位時期,因爲北魏統治階級內部相互傾軋,矛盾不斷,朝臣相互勾結,吏治日益腐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六鎮軍民再也忍無可忍,於公元523年聚衆殺害鎮將,拉開了六鎮起義的序幕。

可笑的是,當年京北六鎮設立之初,是爲了抵禦柔然南侵,而如今在六鎮起義之中,兩者的立場卻互換了——六鎮軍民起兵反抗北魏統治,而柔然卻受北魏招安,奉命鎮壓六鎮軍民。

經過了兩年多的鬥爭,六鎮起義失敗,但是因爲北魏統治者在對待六鎮軍民的問題上再度失誤,由此誘發了規模更大的“河北起義”。在連番打擊之下,曾經盛極一時的北魏帝國已然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亂世之中,被譽爲“北魏曹操”的爾朱榮以及高歡、賀拔嶽、宇文泰等人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隨着他們的登臺,北魏迅速走向了滅亡,歷史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