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敦煌八景之雅丹地貌簡介:《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

敦煌八景之雅丹地貌簡介:《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敦煌雅丹地貌屬於古羅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創造出了許多奇觀異景。敦煌雅丹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西北80餘公里處,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羣落,佈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無窮的天然傑作。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敦煌八景之雅丹地貌簡介:《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

形成

形成機理

雅丹專指乾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一開始在沙漠裏有一座基岩構成的平臺形高地,高地內有節理或裂隙發育,沙漠河流的雅丹地貌。

沖刷使得節理或裂隙加寬擴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機,風的吹蝕就開始起作用了,由於大風不斷剝蝕,風蝕溝谷和窪地逐漸分開了孤島狀的平臺小山,後者演變爲石柱或石墩。旅遊者到了這樣一個地方,就像是到了一個頹廢了的古城;縱橫交錯的風蝕溝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樓羣,地面形成似條條龍脊,座座城堡的景狀。這樣的“城”稱魔鬼城,古書中又稱爲“龍城”。在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部有魔鬼城,有的規模還不小,令人驚歎不已。

石柱(如前所述,有的石柱就是風成的)繼續遭受風的吹蝕而變成各種形狀。如果岩層近於水平且硬、軟岩層相間,軟岩層容易被剝蝕掉,硬岩層相對突出,象屋檐那樣,稱石檐。如果軟、硬層相間的岩層是陡傾斜的,那麼就形成鋸齒狀的雅爾當地形。

如果組成石柱的岩石下軟上硬,兼之低處的風攜帶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處的風攜帶的沙少且沙粒細小,風的吹蝕和磨蝕作用在石柱的上部和下部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結果:下部變得很細,象磨菇把,上段則成了蘑菇傘,形成蘑菇石。最後的結果,蘑菇把也被剝蝕掉了,蘑菇傘只靠着很小的一點接觸面積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搖搖晃晃的,稱搖擺石。在球狀風化的配合下,兩塊圓古隆冬的大石頭只靠一個切點互相接觸,上面的圓石似乎風都吹得動,叫風動石,如福建東山島的花崗岩風動石。

敦煌八景之雅丹地貌簡介:《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 第2張

雅丹地貌被認爲是世界一大奇觀。

地球的外貌是內營力與外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內因與外因。地貌的內營力是地球內部結構變化在外表的反應,而外營力則類型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流水和風力。

許多年來,在地理讀物和教科書中,雅丹一直被解釋爲一種風蝕地貌,認爲雅丹的形成是風力吹蝕的結果,與另一類風蝕地貌——沙漠地貌相似。其實這是不準確的。風,絕不是形成雅丹的全部外營力。

在羅布荒原的北部、東部和西部,分佈着面積廣達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是中國雅丹地貌第二大分佈區。

在羅布窪地中有這樣大面積的雅丹分佈,是因爲在這裏具有發育這種地貌的地質基礎,即所謂內營力。古羅布泊時期,爲這裏留下大面積、深厚的湖相沉積。這種以土爲主的沉積結構複雜,其中含有大量粉沙、細沙,同時夾有堅硬的泥岩層和石膏膠結的沙層。雅丹地貌的形成

大自然中的風、水,雖來勢洶洶,卻也欺軟怕硬,風颳、水蝕,不過逐層搬運走第四紀沉積物中疏鬆的沙層,對堅硬的泥岩或石膏膠結層,在一定程度上也無可奈何。於是,在荒原中留下一片片土堆,形成一種凹凸相間的奇特外貌,即我們所稱的雅丹。

雅丹地貌有各種各樣類型,形狀不同,但形成過程卻大致相似。

最初,是地表的風化破壞。羅布窪地,曾經是一個大湖,而留下的湖相沉積,是在地質歲月中形成的,曾經發生的反覆的水進水退,使湖底形成一層泥、一層沙,又一層泥、又一層沙交錯成層結構。其中的泥岩層結構緊密堅硬,一般不易遭受風水的侵蝕,但是,它卻抵禦不住溫差的作用。在羅布荒原旅行,常會聽見突發的“闢拍”聲,有時似鞭炮,有時似狼嚎,難怪當年行經此地的法顯和尚毛骨悚然,稱“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酈道元也在《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了。

其實,這種“惡鬼”和“鬼怪”,都是雅丹地貌在作怪。羅布泊地區處於極端乾旱區,晝夜溫差變化劇烈,常達30°C~40°C以上。熱脹冷縮的效應,使外露的岩石崩裂發出聲響。連被稱爲“頑固不化”的花崗岩,在這種氣候環境中也只能頑而不固,逐漸崩裂成碎塊,又何況泥岩哩!不過,泥岩不會像花崗岩那樣成塊狀崩裂,因它的結構是層片狀,崩裂也是一層層剝離脫落,形成許多水平狀或垂直狀的外觀,使夾在泥岩層之間的沙層逐漸暴露在地表,爲雅丹形成的第二階段創造了條件。

敦煌八景之雅丹地貌簡介:《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 第3張

地表風化破壞後,風、水即有了肆虐的對象。在風的吹蝕或水流沖刷下,堆積在地表的泥岩層間的疏鬆沙層,被逐漸搬運到了遠處,原來平坦的地表變得起伏不平、凹凸相間,雅丹地貌的雛形即宣告誕生。

雛形的雅丹地貌更有利於風化剝蝕作用。在沙層暴露後,風、水等外力繼續施加作用,使低窪部分進一步加深和擴大;突出地表的部分,由於有泥岩層的保護,相對比較穩固,只是外露的疏鬆沙層受到侵蝕,由此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態。至此,雅丹地貌最後形成了。

自然,雅丹在形成後,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保持原來的面貌,因爲包括風和水在內的外營力的作用永不會終止,使雅丹外貌也出現常變常新。隨侵蝕作用的繼續,凹地會越來越大,而凸起的土丘則會日漸縮小,並逐漸孤立,最終必然崩塌消失。這種情況,在羅布泊東岸的阿奇克谷地中比比皆是,說明雅丹地貌在這裏已度過了它的最盛時期,開始走上消亡之路。

我國學者陳宗器等在30年代考察羅布泊時,將雅丹地貌分爲兩種大類型,並分別予以命名:一種高不過1米,形成年代較淺的,稱爲“雅丹”;另一種高10~30米的,年代古老,稱爲“邁賽”。實際上,這兩種類型不過是雅丹的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