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崇禎帝上吊殉國,滿朝文武百官有多少人自盡了?

崇禎帝上吊殉國,滿朝文武百官有多少人自盡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清晨,崇禎帝來到奉天門,命人敲響上朝的鐘聲,結果一個人都沒來。萬念俱灰的崇禎帝離開紫禁城,於萬歲山壽皇亭附近自縊身亡,至此明朝宣告滅亡。後人非常懷念明朝,恨不得穿越過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當時留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又有多少人願意爲明朝殉難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北京是明朝當時的都城,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沒有上千,也有好幾百人,可是爲明朝殉難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官員和百姓一樣,在家門口寫上“順民”兩個字,然後爭先恐後地去拜見李自成,打算爲自己在新朝撈個官職。選擇自殺殉難的只有二十八人,其中包括文臣二十一人、勳戚七人。

崇禎帝上吊殉國,滿朝文武百官有多少人自盡了?

文臣中官職最大、地位最高的是範景文。據記載,範景文是河北吳橋人,於萬曆四十一年考中進士,由於他爲官清廉,剛直不阿,所以仕途不怎麼順利,一度被崇禎帝削籍爲民。直到1643年,範景文才被任命爲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李自成率兵北上時,範景文已經意識到大勢已去,他嘆息道:“身爲大臣,不能從疆場少樹功伐,雖死奚益!”

農民軍進入北京城後,範景文急忙趕到宮門,他得到消息皇帝已經出去了,想去朝房,“賊已塞道”。身邊的侍從勸範景文改換衣服,然後潛回府中,遭到了範景文拒絕,他在破廟中寫下遺書,“赴雙塔寺旁古井死”,終年58歲。範景文是內閣中唯一一位自殺殉國的,其他人都沒有殉難,比如魏藻德、陳演、李建泰。

除了範景文外,還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以及他的兒子進士孟章明)、左諭德馬世奇、左中允劉理順、太常少卿吳麟徵、右庶子周鳳翔、檢討汪偉、戶科給事中吳甘來、監察御史王章、監察御史陳良謨、監察御史陳純德、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員外郎金鉉、太僕寺丞申佳允、兵部員外郎許直。

在這些人中,李邦華曾經勸說崇禎帝南遷,但在朝堂上遭到了給事中光時亨的反對。光時亨還厲聲質問,“奉太於往南,諸臣意欲何爲?將欲爲唐肅宗靈武故事乎?”說的是義正言辭。可是李自成進城後,光時亨第一個跑去投降,毫無廉恥,而李邦華則走進文天祥的祠廟之中,從容自縊而死。

崇禎帝上吊殉國,滿朝文武百官有多少人自盡了? 第2張

再說說勳戚,他們是明朝開國功臣以及皇帝、皇后的親戚,與明朝休慼與共。可是大難來臨之際,許多人不願意出錢相助,比如說崇禎帝的岳父周奎。崇禎帝死後,殉葬的勳戚只有七個人,分別是襄城伯李國楨、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惠安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春、陽武侯薛濂以及周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樂侯劉文炳,他是崇禎帝的表兄弟。危急之時,崇禎帝召見劉文炳,讓他率領家丁,想從崇文門突圍,但沒有實現。回到家中,劉文炳哭道:“身爲戚臣,義不受辱,不可不與國同難”。城陷後,劉文炳家中老幼十六口全部投井而死,他自己登上則點燃宅邸,然後投身烈火之中。

許多明朝歷史愛好者不喜歡《明史》這本書,但清朝官方編修《明史》卻對這些人的行爲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景文等樹義烈於千秋,荷褒揚於興代,名與日月爭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