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整理了貴州省的由來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快點來看看吧。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爲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起義軍在北伐中發佈《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七月,北伐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進逼大都,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蒙古在中原98年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右丞相徐達爲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爲左副將軍,馮勝爲右副將軍,出兵進攻北元。明軍此次北征,兩路皆獲大勝,元朝在近塞的殘餘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圖謀不軌之名誅殺丞相胡惟庸,屠滅三族,連坐其黨羽,誅戮了15000多人。以後又幾興大獄,“胡惟庸獄”不斷牽連擴大。就在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對中央官僚機構進行歷史性調整的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對殘元勢力的打擊。隨着明軍開始在北方邊境逐漸掌握主動權,特別是西北地區在反覆叛亂之後復歸穩定,朱元璋決定恢復對北元積極出擊的政策。

雲南地區元朝樑王把匝剌瓦爾密進入朱元璋的視野,成爲他的眼中釘。於是朱元璋決定發動收復雲南的戰爭。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雲南地區,在唐宋曾先後爲南詔、大理等政權控制。元朝滅大理,再度將之納入版圖。及至元末明初,雲南爲元朝樑王把匝剌瓦爾密盤踞,位於四川的夏主明玉珍就曾經派兵進攻雲南,結果失利而歸。朱元璋也曾想通過和平手段解決雲南問題。他在還未平定四川的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就曾經派使節詔諭雲南樑王,賜予他冠帶、衣服。這時,朱元璋是將雲南放在和日本並列的地位,可見朱元璋對雲南的定位還不是很明確。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隨着西北的平定,徐達、傅友德等北征乃兒不花獲勝,烏思藏也基本臣服,朱元璋終於消除了進軍雲南的障礙。八月初一日,朱元璋告諭在廷文武諸臣,正式表達了自己將要征討雲南的意圖:

雲南自昔爲西南夷,至漢置吏,臣屬中國。今元之遺孽把匝剌瓦爾密等,自恃險遠,桀驁梗化,遣使招諭,輒爲所害,負罪隱匿,在所必討!

朱元璋的話得到了衆臣一致贊同,隨後,朱元璋下令諸將簡練軍士,爲之後的出征做準備。在這一過程中,集結起來用於征討雲南的軍隊高達249100人,朱元璋爲此準備了布帛344390疋,鈔488980錠有餘,可謂傾全國之力爲深入雲南做準備。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朱元璋駕臨奉天門,正式“命潁川侯傅友德爲徵南將軍,永昌侯藍玉爲左副將軍,西平侯沐英爲右副將軍,統率將士往徵雲南”,開始了平定雲南的戰事。傅友德等人受命後,朱元璋還感到不放心,又囑咐他們說:

雲南僻在遐荒,行師之際,當知其山川形勢以規進取。朕嘗覽輿圖,諮詢於衆,得其扼塞。取之之計,當自永寧先遣驍將別率一軍以向烏撒,大軍繼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據要害,乃進兵曲靖。曲靖,雲南之喉襟,彼必併力於此以拒我師,審察形勢,出奇取勝,正在於此。既下曲靖,三將軍以一人提勁兵趨烏撒應永寧之師,大軍直搗雲南,彼此牽制,彼疲於奔命,破之必矣!雲南既克,宜分兵徑趨大理,先聲己振,勢將瓦解,其餘部落,可遣人招諭,不必苦煩兵也。

朱元璋如此細緻地定下作戰方略,在此前的軍事行動中是難以見到的,即便是洪武三年(1370年)的三路北伐,朱元璋也只是定下了一個大體上的戰略,並沒有如此細緻。實際上,這也正是雲南之役的不同之處。

在整個雲南之役中,朱元璋一方面頻繁致書對前線將領進行指導。另一方面,他命沐英這位此前在平定西北叛亂中立有大功的將領,作爲三位將軍之一參加征討雲南的戰役,並在戰事結束後負責留下鎮守雲南,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西北地區的穩定對於明廷能夠騰出手來進軍雲南的重要性。

整備完畢之後,同年九月一日,傅友德、藍玉、沐英在龍江辭別朱元璋,率大軍出發。同年九月二十六日,徵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率軍抵達湖廣。在這裏,他按照朱元璋佈置的總體戰略,派都督胡海洋等率軍五萬由永寧進取烏撒,以作爲一支奇兵。他自己則率大軍向既定目標普定進發。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平涼侯費聚率軍作爲前鋒直趨普定。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傅友德、藍玉、沐英率大軍由辰沅經貴州抵達普定,迅速發起進攻,很快便奪取了普定。明軍繼續進軍,奪取普安,向着朱元璋口中的“雲南之喉襟”———曲靖進發。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第2張

朱元璋所料不差,樑王確實在曲靖佈置了重兵。當他得知明軍已經奪取普定後,更是加派司徒平章達裏麻率精兵10萬屯駐曲靖阻擋明軍。元軍重兵屯駐曲靖,明軍又不能在曲靖過多耽誤,必須迅速佔領這裏。面對這種情況,沐英對傅友德說:“彼不意我師深入,若倍道疾趨,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上所謂‘出奇制勝’者,此也。”

傅友德認同了沐英的想法,於是加速進兵,然而明軍還未抵達曲靖,突然天降大霧,明軍不爲大霧所阻,“衝霧而行,阻水而止”。此時明軍發現自己已經抵達了曲靖附近的白水江。不多時,濃霧散去,達裏麻突然發現一陣霧的時間,明軍竟然已經抵達了白水江,不禁大吃一驚。傅友德打算趁達裏麻倉皇失措的時節讓大軍迅速渡過白水江,然而沐英又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爲:“我軍遠來,形勢既露,固利速戰,然亟濟恐爲所扼。”於是傅友德整頓明軍,在江邊做出將要渡江的架勢,達裏麻果然率精銳部隊在水上佈防。沐英見達裏麻已經中計,於是“別遣數千人從下流潛渡出其後,鳴金鼓,樹旗幟”,達裏麻見到後方出現敵軍,急忙撤軍回防,大軍來回奔波,一時陷入混亂之中。沐英抓住時機,拔劍率軍渡過了白水江。

渡江後戰事還遠未結束。達裏麻此時穩住了陣腳,既然明軍已經渡過了白水江,自己扼守江面也就沒有意義了,於是後退數裏列陣。傅友德待大軍全部渡江後重新整頓人馬,立即對達裏麻發動了進攻,“矢石齊發,呼聲動天地”,戰況十分激烈。數個回合後,爲了儘快結束戰鬥,沐英親自“縱鐵騎搗其中堅,敵衆披靡,遂大敗”。白水江一戰,達裏麻所部遭受毀滅性打擊,數萬人馬被俘,達裏麻本人也在此戰中被生擒。除了達裏麻,其餘被俘士卒,傅友德在加以撫慰後都盡數釋放,讓他們各回原業,由此籠絡了當地民心,“夷人見歸者皆喜慰,而軍聲益振”。明軍隨後順利攻下了已經不堪一擊的曲靖,獲得了雲南之役的關鍵勝利,一舉鎖定勝局。

當然,《明太祖實錄》在這裏刻意突出沐英,可能與傅友德和藍玉後來都牽連進黨案被殺有關。沐氏由於此後世代鎮守雲南,又在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帝位後迅速轉變立場,倒向朱棣,並與之建立了姻親關係有一定關係。但這只是一種推測,就如同常遇春因爲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岳父而得到了朱允炆的刻意凸顯一樣。

樑王把匝瓦爾密聽說達裏麻兵敗被俘,曲靖失守,他非常清楚自己此時已經是大勢已去,“度不能支,乃與左丞達的、參政金驢遁入羅佐山”。與樑王的窮蹙形成對比,朱元璋此時可謂志得意滿,他派遣使者攜帶自己的敕諭前往軍中致意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人說:

內使羅信至,知將軍調度有方,節制嚴整。普定諸蠻俱已摧奔,但未知此時事勢何如?烏蒙、烏撒果降否?前恐蠻地無糧,符報將軍令分軍回衛,今知資糧於敵,軍可不必回也。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第3張

總之,戰況比朱元璋設想的還要好,傅友德資糧於敵,成功減輕了明軍糧餉方面的困難。朱元璋此時已經不再擔心普定方面的戰況,他將目標對準了下一步將要面對的烏蒙、烏撒等地。他派遣宦官攜帶自己的敕諭,招撫這幾處地方的少數民族酋長,謀求不戰而屈人之兵,利用明軍此前在雲南的戰績及自己的懷柔政策迫使這些酋長歸順。

明廷的兩手並用,讓樑王在雲南的局面進一步崩潰,右丞驢兒自曲靖逃回,進入羅佐山中告訴樑王說:“事急矣!奈何?”樑王毫無辦法,又因爲此前屢次拒絕朱元璋的招撫,更有殺害王禕之事,此時愈發覺得走投無路,只能攜帶家人及達的驢兒等人退入普寧州忽納砦中。他燒燬自己的龍衣,讓妻子、兒女自沉於滇池,自己和達的驢兒在夜裏進入一間草舍,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自縊而死,結束了樑王在元末明初盤踞雲南的歷史。

明朝收復雲南,也直接促成了永樂十一年(1413年)的貴州建省。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先後設立湖廣佈政使司和四川布政使司,兩湖和四川地區的統治開始正規化,而貴州則被瓜分,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屬湖廣省,而將播州、貴州二宣慰司及烏撒、普定等止府和金築、都雲等安撫司歸屬爲四川省,貴州全省名義上都被納入明王朝疆域。

接着朱元璋開始放手收拾雲南,明軍攻打雲南是沿着元朝的舊路,貴州各土司哪敢不配合?很快,雲南完全平定。同時,朱元璋也發覺了貴州的重要戰略地位———這是明朝西南地區統治秩序的重要一環,一旦有變,明朝在西南的地位將搖搖欲墜,於是明朝想方設法加強對貴州的控制,其廣設衛所,留兵戍守,整治驛道,増設驛站,加強漢化……這使得明朝中央在貴州的實力越來越強。

收復雲南之後,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設置貴州都指揮使司,命平涼侯費聚、汝南侯梅思祖署理司事。郭子章在《黔記》中如此描述貴州的重要地位:“貴州四面皆夷,中路一線,實滇南出入口戶也。黔之役,專爲滇設,無黔則無滇。”在南征過程中,貴州有了大量衛所和屯田兵,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地區已經形成了一條線狀的區域,以此爲核心,朝廷能向南北輻射自身影響力。郭子章在《黔記》中表示:“(貴州)從古不入版圖,我朝因雲南而從此借一線之路,以通往來。”

“貴州省”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探索貴州建省的開始 第4張

到了永樂十一年(1413年),思州宣慰使田琛與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因爭奪硃砂礦井之利,宿怨爆發,兵戎相向,這給了朱棣直接控制貴州一個絕好的機會,平定事件後,當年二月,明朝在思州、思南改土歸流,建立八府及貴州宣慰司,並在安順、鎮寧、永寧三州的基礎上建立了貴州布政使司,治貴州宣慰司城。

這是大明王朝“兩京十三省”中的最後一個,也是貴州建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