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朝憑什麼延續八百年,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民間傳說,文王禮聘姜子牙出山時,爲了表達對姜老的尊敬,決定親自背姜子牙走。畫面有點“揪心”,按民間說法,姜子牙出山時72歲,文王只比他小四歲,68歲的老頭背72歲老頭,老刺激了。

估計文王吃了菠菜,居然走了四十八步。氣喘吁吁的他,把姜老扶上車,令隨行的兒子們輪流當“祥子”。幾個養尊處優的兒子們,使勁吃奶的勁,一共走了八百零八步,累得跟死驢似的,再也拉不動了。

姜老頭捋捋亂糟糟白花花的鬍子,呵呵一笑:“爲報你父子之恩,老朽還你大周48王,808年江山!”這就是民間傳說中,周王朝能保持八百年的原因。

當然,這僅僅是個民間傳說,周王朝從武王姬發開始,只有41王,去掉三位沒有諡號的王,只有38王。從武王伐紂到周朝滅亡,整整790年,假如再算上武王伐紂時間上的爭議二十年,合計810年,不知道48和808這倆數字是怎麼來的。

我們不知道,渴望萬世長存的姬家父子,對這倆數字是否滿意。可是今天我們回望歷史,不由驚歎,八百年江山,空前絕後!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如果拉板車能拉出八百年江山,豈不是人人都爭着當“駱駝祥子”?那麼大周王朝,憑什麼能創下這個記錄呢?

八百年江山水分很大,姬家王朝大半時間名存實亡

周王朝雖然歷經八百年,可事實上真正行使王權的時間,連二分之一都不到,絕大多數時間,周王室名存實亡。它就像一隻隨時能被踩死的螞蟻,孤獨而又頑強地活着。

周朝分爲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以周平王東遷爲標誌。東周又以三家分晉爲標誌,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周王室的政治地位差距太大了。

1.西周階段(公元前1046—前771年)

西周階段是周王室最強盛的階段,這個期間,衆諸侯臣服,周王室四處征伐,擴充版圖,並形成了完整的治理法統。這期間雖然經歷了厲王失國的共和執政,但總的來說,周王室號令天下的權威很牢固。

2.東周春秋階段(公元前771—前475年)

隨着周平王東遷,王室衰微,諸侯之間的兼併戰爭頻發爆發,周天子的號令,逐漸被諸侯王當屁放。以鄭莊公與周王室發生武裝衝突,周平王被迫與鄭莊公護送人質爲標誌,中國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

這個時期,周王室的號令已經不管用,諸侯也很少盡義務,都把封國的產權劃到自己名下,把大地主周天子耍成了乞丐,甚至屢屢爆發諸侯欺凌周天子的現象。比如周鄭的“繻葛之戰”,堂堂天子周桓王,居然被鄭國射傷;楚國更自封爲王,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

可憐的周天子,經濟上靠個別“良心發現”的諸侯施捨,和王室的自留地收成生活。軍事上自衛都困難,別說征伐了。政治上僅剩下“天下共主”一個空名號,還經常被霸主們隨時“借用”。

3.東周戰國階段(公元前475—前256年)

以三家分晉爲標誌,中國進入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王室名存實亡,光鮮的“天下共主”旗號,也變得如同破抹布,毫無價值,周天子守着最後的私產,混吃等死。

周王室僅有的幾次存在感,充滿屈辱。一次秦武王拔下宜陽後,率兵突入王畿,拿象徵王權的九鼎當玩具,當場搞舉重比賽。一次是在趙國和韓國威逼下,周朝被迫分裂爲東周和西周兩個公國,周天子只能寄居在東周公國之下。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第2張

公元前307年,周赧王被秦軍掃地出門,趕出王城,只好流浪到西周公國謀生。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王室沒有再迎立新王,歷史八百年的周王朝宣告滅亡。七年後,秦軍又滅了東周公國,姬家王朝的最後一點標誌物也被清除了。

從以上分析可見,周王室雖然存在了八百年,可是真正行使王權的時間,連一半都不到。那麼諸侯國爲何不滅了周朝,取而代之呢?

首先諸侯國還沒形成一家獨大的勢態,誰也不具備取代周王朝的實力,直到大秦帝國,形成氣吞八荒之勢。

其次,春秋時期諸侯國需要周王室這個標誌物的存在,以協調各國之間的矛盾衝突。儘管周王室起不了作用,但是稱霸的諸侯國,需要王室“Logo”。

再次,戰國時期的周王室完全隱形,對諸侯國不形成任何傷害,就像一個土財主,隨時可以被“打土豪”。“無害生物”的特性,居然讓周王室頂着天子的空名頭,度過了孤獨的二百年。

周朝不僅是一個王朝,它代表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

如果我們不把周朝僅看作一個王朝,而是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就不會驚歎於它的漫長。中國的歷史經歷了五個階段:原始氏族社會、部落聯盟階段、邦聯制階段、封建制階段和帝制階段。

1.原始氏族階段

一般把黃帝之前的人類歷史,視作原始氏族社會階段。從伏羲氏至黃帝時期,前後約2700年(約公元前7724—前5008年)。

2.部落聯盟階段

從黃帝、炎帝、蚩尤,到少昊、顓頊、帝嚳、堯、舜時期,就是部落聯盟階段。這個階段雖然還沒有形成國家機器,但是部落聯盟之間的兼併戰爭頻繁爆發,大約經歷了3000年左右(約公元前5090—前2085年)。

3.邦聯制階段

部落邦聯制,是指以各大部落聯盟爲基礎的國家政權時代。一般是指從大禹,到夏商二朝,歷時1050年(約公元前2103—1046年)。

4.封建制階段

封建制階段,是指以土地分封建邦爲特徵的國家治理結構模式,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表現形式。周王朝就是封建制結構模式,歷時800年(公元前1046—前221年)。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第3張

5.帝制階段

隨着秦國兼併六國,宣告分封制結構的終結,一個新的政權治理結構誕生——郡縣制。郡縣制就是帝制結構的典型特徵,是農耕文明發展的高級階段,這個階段歷史2132年(公元前221—1911年)。

以上每一個階段,都是人類社會的一次飛躍,是社會生產力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從量變到質變的緩慢積累過程。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每一個階段幾乎都經歷了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發展。回望這個歷史進程,我們驚訝地發現,封建制居然只有短短的八百年!

巧合的是,封建制階段,僅僅只有一個王朝——周朝。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比如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後,鄭國足夠強大,它代替了周朝,建立“鄭朝”。分封制結構雖然不變,可是其內部必然經歷一次改朝換代後的再發展過程,進一步鞏固了分封制。

同樣,晉國不被分裂,而是取代“鄭朝”,分封制會不會再次得到強化呢?這樣一來,整個封建社會很可能被延長到一千多年,而帝制結構時代很可能被大大壓縮。

其實歐洲的歷史就是這樣,他們的封建制結構非常穩定,極大地遏制了更先進的“郡縣制”王權集權時代,最終反而促使工業文明更容易破繭而出。

所以,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周王朝歷經八百年一點都不長,反而顯得很短。

周王朝的文化塑形,是王朝長壽的思想根基

即便如此,我們也忍不住要問:爲什麼周朝能“獨霸”一個歷史階段?爲何沒有出現“鄭朝”、“晉朝”?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簡而言之,是周王朝時期的文化塑形,爲王朝的穩定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我們發現,封建社會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徹底破產了,而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卻起源於那個時代,兩千多年不衰,且愈加穩固。

比如宗法社會不在了,可宗法制所規定的繼承法則長期有效。再比如誕生於封建結構的儒家思想,不光是帝制社會的精神核心,至今依然發揮着相當的價值。甚至可以說,沒有周王朝的思想文化沉澱,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中國人。

周朝爲什麼能保持八百年才被終結?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是怎樣的? 第4張

周王朝雖然逐步衰退了,可是它所誕生的思想,卻是維護社會結構超穩狀態的利器,在生產力越低下的社會,它壓抑震盪的功效越顯著,對結構穩定的效能越明顯。

我們發現,最終破壞這種超穩結構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外部,而是來自於內部思想的破潰——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列國都試圖變法圖強,各類補鍋匠紛紛出爐,可是無一例外地囿於封建制思想內部的修補,所以,他們註定突破不了結構性的限制,必然失敗。唯有商鞅變法,徹底打碎了分封制,構建了全新的社會治理結構,所以分封制從秦國破潰,周王朝終結。

所以,周王朝的思想文化基因,對王朝八百年不倒,起了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