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盤點歷史上科舉考試中發生的奇葩事件

盤點歷史上科舉考試中發生的奇葩事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科舉考試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這是中國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施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止,前後1300年。在科舉考試歷史上,曾發生過很多奇葩事件,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科舉考試史上的奇葩事件。

01、蘇轍生病了,皇帝下令推遲考試

歷史上,蘇家父子三人非常有名,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官也當得大。唐宋八大家,蘇家佔了三席。要當官,就必須參加科舉考試,蘇洵和兩個兒子也是如此。宋仁宗年間,蘇轍和蘇軾兄弟二人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這兄弟二人在考試之前就已經很有名了,因爲他們的文章寫得非常好。他們倆深受宰相韓琦的賞識。兩人都通過了會試的考試,順利進入殿試名單。

殿試由宋仁宗親自主持,但是,殿試前幾天,蘇轍突然生病了。這可急壞了蘇轍。如果拖着病體勉強應試,不但發揮不出正常的水平,更是對皇帝的不尊敬。想想多年的苦讀努力,可能就此付之東流,蘇轍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不知道該怎麼辦。同樣着急的,還有韓琦。韓琦對蘇氏兄弟的才華非常賞識,得知蘇轍病倒後,他急忙向宋仁宗上書說,今年應試者中,唯蘇軾、蘇轍聲望最高,現在蘇轍偶然生病,一時無法應試,"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試,甚非衆望",所以應當將測試時間推遲,以等蘇轍病好。

如此奇葩的理由,虧韓琦提得出口。但是,宋仁宗居然就同意了。這也真是科舉史上少有的奇葩事件,大概也只有在宋朝這樣一個重用文人、尊重讀書人的朝代纔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吧!

盤點歷史上科舉考試中發生的奇葩事件

於是,當年殿試的時間被推遲了二十多天,直到蘇轍痊癒,方纔開考。因此,這場本應在八月中旬開考的考試,結果推到了九月,而且自此成爲慣例,史書上說:"自後試科並在九月。"

蘇轍不負衆望,當年位列四等,而他的哥哥蘇軾則位列三等。考試結束後,宋仁宗不無歡喜地說:"朕今日爲子孫得兩宰相矣。"

盤點歷史上科舉考試中發生的奇葩事件 第2張

02、皇帝不在家,科舉考試推遲

在中國歷史上,正德皇帝(明武宗)絕對是一個奇葩。他是明朝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有人說他英勇神武,敢在應州和蒙古小王子硬碰硬;有人說他荒淫無恥,"下江南"、"豹房"等便是明證。而在科舉考試上,這位皇帝同樣十分任性。按照明朝中期的考規,會試安排在二月,殿試安排在三月殿試。但在正德十五年,貪玩的明武宗從前一年夏天就開啓了南巡之旅。舉子們在北京準備殿試時,他正在江南樂不思歸,根本沒有想到還要主持殿試。但是,殿試需要皇帝親自主持。於是,這場大考就這樣被耽擱了。待到聖駕回鑾,已是次年正月,正當考生們期盼趕緊考試時,卻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國葬期間萬事俱休,科舉考試更是要暫停。於是,這場考試一直到新皇帝即位後,才正常進行。於是,這屆殿試,延遲了一年零兩個月。

03、我要寫詩,殿試就不參加了

明末清初的才子王士禛也是一位任性的人。王士禛生於明崇禎七年,山東新城縣人,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後世稱爲王漁洋。他是清初文壇領袖,詩文皆佳,總持文壇風雅凡50年,自創"神韻"詩說,對清代詩風影響甚巨,是當時的文壇領袖。順治十二年,王士禛參加會試考試,中了會試第五十六名,這個成績還算是很優秀的吧,可以進入殿試。但是,王士禛卻做出了令人費解的舉動,他直接放棄了殿試,自己回老家去了。殿試可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不是隨便能放棄的,總得給個理由吧。王士禛給出的理由是"致力於詩",真是夠任性的。

盤點歷史上科舉考試中發生的奇葩事件 第3張

04、蔡元培:我的字不好,所以不考了

要說放棄科舉考試,蔡元培也幹過。蔡元培是著名教育家,曾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他年輕的時候,也參加過清朝的科舉考試。光緒十六年,二十三歲的蔡元培順利考中了貢士。此後就是殿試。殿試在兩個月後進行,但是,蔡元培卻放棄了殿試的機會。爲什麼呢?他在《自寫年譜》中說,他當年之所以沒有繼續參加殿試,乃是"因殿試朝考的名次均以字爲標準,我自量寫得不好,留待下科殿試,仍偕徐君出京"。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真夠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