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宋朝的相關文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因爲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的一句“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很多人成了宋朝的鐵桿粉絲。電視劇《清平樂》開播,宋粉自然不會錯過。王凱、江疏影領銜出演,正午陽光精良製作,也讓這部古裝大戲分外惹人注目。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清平樂》劇組也的確很用心,服道化堪稱一流,大到宋仁宗出席大朝會時所穿的通天冠服、曹皇后行冊封禮時頭上戴的鳳冠,小至宮中日常用的香爐、茶具,還原度都非常高。很多網友評論說,看《清平樂》,彷彿就是在進行一場欣賞宋代服飾與器物高級美的盛宴。

然而,幾集播出後,很多網友卻提出了一個疑問:劇中有一處特用心的着裝細節,看着卻很礙眼,難道宋朝人如此淺薄?

到底是什麼,讓大家覺得那麼礙眼呢?請往下看。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2張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3張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4張

晏殊、八大王、呂夷簡他們身上的皮帶您覺得怎麼樣?是不是看着也彆扭?

不過,很顯然,劇組讓這些王公大臣們都紮上這種皮帶,肯定不是出現了疏漏,而是故意爲之。那麼,歷史上宋朝人真是這種打扮嗎?

彆着急,咱們先從宋代官服制度說起。

宋代官服制度已經相當成熟,嚴謹而有序。官服分爲祭服、朝服、公服、時服、戎服、喪服等。

其中,公服又稱常服,是宋代皇帝、官員平時處理政務和稍正式場合穿用的辦公制服。宋代公服的標配是“圓領大袖襴袍,頭戴襆頭紗帽,腰間束以革帶”。公服的等級差異,主要體現在不同官階所用的不同顏色和束扎腰間革帶的帶鞓、帶銙上。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5張

宋代神宗元豐元年之前,公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當時的革帶材料、裝飾、色彩都很講究。革帶一般分爲前後兩部分,身前的部分鑽有圓孔,用來穿釦針;身後的部分鑲釘有一列“銙”,以區分等級。銙有方有圓,佩戴數量根據官位而定,材質因等級而不同,有玉、金、銀、犀、銅、鐵、角、石、墨玉等等,其中以玉帶和金帶最爲貴重。

那麼,《清平樂》中大臣們腰間又寬又豔,看起來像繫了兩條似的皮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前邊咱們說了,宋代公服的標配,有一條是“腰間束以革帶”,這裏的革帶,主要就是指以牛皮爲主要材料製成的腰帶,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真皮皮帶。

宋朝革代的顏色較爲豐富,流行紅、黃、紫、鵝黃等鮮豔顏,而像繫了兩條的樣式也只是當時流行的一種革帶的穿系方法。我們以下圖爲例,來做個示範。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6張

首先,將長帶的鉈尾穿過短帶的帶扣,釦針扣於桃形帶銙的圓孔內,這樣在桃形帶銙和方形帶銙之間的疑似扣形物就是短帶的帶扣了;然後,將長帶圍與腰部,長帶帶扣置於身體右前方,將短帶帶尾穿過此扣帶,釦針穿過短帶上的帶孔而固定下來;最後,將長帶餘下的帶鞓和鉈尾繞過前腹部,插於身體左側的腰帶內,鉈尾垂下,穿戴完成。

這種系法是從宋代纔開始興起的,主要是爲了顯示佩戴此帶者尊貴的身份,王公貴族、朝廷大員都常用此係法。在流傳至今的宋朝皇帝畫像中,我們亦不難看到這種系法的革帶。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7張

宋仁宗趙禎坐像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8張

宋仁宗趙禎坐像局部

《清平樂》高度還原宋朝風氣,大臣身上彆扭的皮帶是怎麼回事? 第9張

宋欽宗趙桓坐像

當然,宋朝人喜歡這樣系皮帶,也絕非是因爲他們淺薄,每一個時代都有時尚和潮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是無可厚非的。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