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25年,經歷了綠林、赤眉等混戰的中原大地終於再次迎來一位英主。被網友戲稱爲位面之子的漢光武帝劉秀在南陽豪族和河北地方豪強武裝力量的擁護下,正式在洛陽稱帝,年號建武。隨後劉秀率領麾下雲臺二十八將開始了長達數年統一全國的戰爭,最終建立了又一個大漢盛世。

但是有一個問題,在劉秀拿下了關中地區,收復了西漢舊都長安後,明明劉秀打着延續漢王朝正統的旗號,那麼爲何他沒有“還於舊都”,定都長安,反而選擇在洛陽建立都城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解釋劉秀拋棄舊都長安,定都洛陽的原因。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漢光武帝劉秀形象)

一、關中殘破,經濟破壞嚴重

在西漢時期,關中地區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不但農業發達,而且商賈、豪門都集中在這裏。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關中都足以承擔得起作爲都城的物質消耗。

但是到了東漢初年,此時的關中地區因爲連年戰亂,經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西漢末年,農民戰爭頻繁,作爲漢帝國政治中心的長安地區,是農民起義軍的重點打擊對象。

赤眉軍,綠林軍和王莽的新朝軍隊在關中地區反覆拉鋸,爭奪長安。這就導致了關中地區的人口大量流失,農業發展嚴重退步。

在劉秀的軍隊和赤眉軍爭奪長安時,必須要依靠劉秀後方的大本營南陽地區不斷爲前線提供軍糧等物資,纔可以做到保證前線大軍的口糧。而沒有大本營,只知道搶搶搶的赤眉軍的狀況則更加慘烈,數十萬人的軍隊在人口凋敝的關中根本就籌措不到糧草,最終居然出現了人相食的情形,無奈之下,才投降劉秀。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2張

(赤眉軍形象,他們在長安無惡不作)

關中地區在西漢時期生活着多達四百多萬的百姓,怎麼幾十年後連十幾萬軍隊都供養不起呢?因爲戰亂的原因,關中地區當時的人口別說百萬,連五十萬都沒有了,拿什麼養活赤眉軍的隊伍呢?

《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當時西漢京兆郡和河上郡的人口加起來已經有一百五十萬了。

“元始二年,(京兆郡)戶十九萬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河上郡)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

但是到了西漢末年,整個關中地區的人口加起來就已經不到五十萬了,《後漢書-郡國志》記載“京兆尹戶五萬三千,口二十八萬五千四”,加之大量荒地無人耕種,關中地區經濟產出極少。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3張

(綠林軍和赤眉軍起義形勢圖,由此可見他們的打擊中心在關中地區)

但是洛陽地區因爲遠離長安,遭到的戰爭破壞較小。東漢初年洛陽周邊人口有幾百萬,同時洛陽地處華北大平原,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經濟基礎較好。這就使得洛陽相比於被戰亂破壞的長安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定都洛陽,可以利用支持劉秀的南陽和河北地區的產糧區的糧草支持國都的經濟建設和軍隊的統一戰爭的物資需要。在這一點上,長安乃至整個關中地區都比不了洛陽。國都不僅要供養皇室還有朝廷的官員及其親屬,同時還要維持一支數目龐大的軍隊的軍費開支,因此,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來承擔這些賦稅。很顯然在經濟上關中落敗了。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4張

(根據運河分佈顯示,關東地區的經濟局面要遠遠好於關中)

二、劉秀在關中並沒有執政基礎

在劉秀麾下大將軍馮異平定關中之前,劉秀的勢力以及其影響力從來沒有達到過關中地區。無論是新莽勢力還是赤眉軍都是和劉秀敵對的。盤踞關中地區赤眉軍主力是因爲西漢末年土地兼併失去土地的流民,作爲農民階級,他們很顯然不願意接納作爲南陽河北豪強勢力代表的劉秀。

劉秀自幼在南陽長大,其兄弟二人在綠林軍起義之時就得到了南陽地區豪族大戶的支持。更始帝時期,劉秀巡視河北,經過了一系列的政治利益的交換後,河北的勢力也決定了要扶持劉秀作爲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可以說劉秀的政治基礎在關東地區和河北地區,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關中。

而洛陽位於天下之中,剛好是連接河北與南陽的交通樞紐。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5張

(新莽末年全國割據勢力分佈)

定都在此,可以快速的得到兩地豪強的力量,進而四處征戰,統一全國。同時對於河北南陽豪強勢力而言,定都洛陽也是對他們的政治安撫,使其可以死心塌地的爲劉秀服務。假如劉秀強行定都關中,首先在關中並沒有支持自己的勢力,同時也會失去自己苦心經營的河北、南陽豪強的忠心。

三、關中的地緣環境十分危險

關中地區在西漢初年是“四塞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安全。《漢書》第四十卷記載張良主張劉邦定都關中時說:“夫關中左崤函,又隴蜀,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但是當時劉邦最大的敵人項羽是在東方,整個漢中都是劉邦的大本營。

而在東漢立國初年,劉秀本人的大本營是在關中以東,反而是關中地區的地緣環境對劉秀來說是十分險惡。如下圖所示,如果劉秀定都長安,將面臨四處爲敵的窘境。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6張

(劉秀建都洛陽稱帝之時的全國形勢)

在關中北部,是佔據了原來幷州地區擁有強大騎兵力量同時和匈奴人互相勾結的盧芳勢力,(都九原縣。掠有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此人時時刻刻伺機南下,佔據關中。

在西部漫長的河西走廊是割據此地的竇氏家族,西竇氏,“河西完富,地接陳、蜀”,僅張掖屬國就有“精兵萬騎”,割據河西五郡的竇融並沒有表示臣服於劉秀。同時隴南地區的隗囂(wěi áo)也是時時刻刻覬覦關中,其割據的攏西高地居高臨下對於關中有着極大的地理優勢。

建武七年,隗囂就曾由這兩個地區攻入過關中。

秋,囂將步騎三萬侵安定,至陰盤,馮異率諸將拒之。又令別將下院,攻祭遵於講,兵並無利,乃引還。--《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7張

(吳漢等人阻擊隗囂的兩個關隘)

還有盡佔益州之地的公孫述,可以隨時的對關中發動軍事進攻。正如其麾下李熊所謀劃:他們可以,“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險;東守巴郡,拒扞關之口;……見利則出兵而略地,無利則堅守而力農。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楊(揚)”由此可見,此時的關中地區已經是四戰之地,如果定都於此,就十分容易受到來自三個方向四股割據勢力的打擊。

劉秀爲何拋棄長安定都洛陽?關中形勢不允許他繼續待下去! 第8張

(關中西部的敵我態勢)

但是如果是定都洛陽,其西有函谷關可以阻擋來自西部的威脅,同時連接河北和南陽的兩股支持劉秀的地主武裝勢力,使得其無後顧之憂,只需要專心對付東部的割據勢力即可。

等東部都收拾妥貼了,再西出函谷關掃蕩其他勢力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了。

四、總結

劉秀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實際上是白手起家,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天賦的位面之子的運氣)最終取得了勝利。

劉秀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有其過人之處,在放棄西漢舊都長安而定都洛陽,需要有極大的政治勇氣。作爲西漢王朝法統上繼承者的劉秀,沒有執着於長安的法統優勢,而是結合當時的實際歷史情況,做出了定都洛陽的抉擇。這無愧於他的英雄和英明帝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