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遭到質疑的《三叉戟》,其導演馬珂怎麼想的呢?

遭到質疑的《三叉戟》,其導演馬珂怎麼想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三叉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三叉戟》的商業價值雖然也遭到了一定的質疑,但馬珂更加堅定自己作爲獨立製作人對優質內容的判斷。

遭到質疑的《三叉戟》,其導演馬珂怎麼想的呢?

《三叉戟》劇照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老話倒是跟新劇《三叉戟》中的三位主人公有些相似。陳建斌[微博]、董勇、郝平[微博]分別飾演的三名警察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都是人到中年退居二線的老公安。一位是做了後勤修東西,一位是到派出所當“片警”各處巡邏,一位是做預審時還偷偷去電視臺錄節目,直到老隊友在抓捕嫌犯時遇害,三人才回到一線重新組隊,憑藉豐富的經驗,再度在經偵隊中破獲多起大案,走上人生的新階段。

《三叉戟》的故事,改編自呂錚的同名小說。在剛剛看了前十章後,本劇的出品人、製片人馬珂看上這個故事,決定同時改編成劇集和電影。

在公安劇這一領域,馬珂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從1997年起,他就加入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擔任製片人,2006年就成立北京金盛信馬影視成爲董事長(該公司在2015年改名天馬映像),曾製作過《我是警察》、《生死邂逅》、《刑警隊長》等衆多刑偵、公安劇。“早年因爲我原來在公安部工作,比較喜歡拍這種公安題材,這種類型天然帶有英雄主義和熱血,是我偏愛的就做得多一點。”

在立項之初,《三叉戟》的商業價值也遭到了一定的質疑,但馬珂更加堅定自己作爲獨立製作人對優質內容的判斷,“年輕向、女性向或甜寵向,都已經在互聯網體系裏有了數據指標。互聯網角度要拉數據,一拉就說這個類型會火。(大家)往往都會覺得三個中年大叔的戲年輕人不會喜歡,會顯得傳統和老套,可能從他們的角度來判斷的確在商業上是打折扣的。但從我獨立製作的角度來說,觀衆很聰明,看人物有沒有意思、故事精不精彩。對所謂的(演員的)年齡、性別,沒那麼大訴求。我們當時做了一些所謂冒險的動作吧,把市場認爲不是特別看好的一個題材給做出來了。”

更不一般的是,《三叉戟》這一IP在開發之初,就定下了影劇聯動的方案。《三叉戟》劇集播出在先,電影版也製作完成,由黃志忠[微博]、郭濤[微博]、姜武[微博]主演,“劇本身有強大的普及面,給我們的電影做了巨大的推廣和宣傳,(讓觀衆)有良好的觀影期待值,待通過整個聯動的操作,電影會獲得非常好的結果。”不過由於疫情導致電影院至今還未復映,讓原本想要今年賀歲檔上映的電影版《三叉戟》,還無法確認檔期。

馬珂不僅在劇集製作方面有着豐富經驗,還在2007年與姜文導演合作《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兩部電影。“姜文對我來說亦師亦友,通過跟他的合作,我學習到太多太多的東西。”至於未來的合作,他認爲可能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凡事到了這個角度和維度的時候,該成自然就成了,但之前還是需要做盡可能多的準備和努力。”

遭到質疑的《三叉戟》,其導演馬珂怎麼想的呢? 第2張

《讓子彈飛》劇照

尊重內容的規律,是馬珂及公司團隊在製作影視劇時核心觀點。在創作上,他認爲“內容本身還是有基本規律在,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幾千年前是這樣,莎士比亞到了今天還是一樣(好)。”而在內容與資本的關係上,他從內容製作的角度認爲,“這個行業會離資本越來越遠。並不是它排斥資本,是會和資本形成一個相對補充的友好的狀態,但不要因爲有了更多的錢或者想掙更多的錢,去違背整個創作的規律。對內容製作公司來說,不太可能每年都生產出高品質、高回報的作品。一個劇本就可能花兩三年時間,不可能在12個月裏完成所有的製作、銷售、資本回收、報表體現。爲什麼好萊塢能出品那麼多優秀的電影和劇呢?因爲有一批以製片人或導演、編劇爲核心的獨立製作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很強的特質,但產量不高,可能一年一部甚至兩年一部。這些公司凝聚成爲一個非常好的內容的發動機,通過幾大發行平臺跟觀衆見面。”

正是因爲遵從這一創作規律,天馬映像至今只在2016年接受了一家財務投資人的A輪融資,在2016年到2018年的3年裏幾乎沒有“開工”,“全在做劇本”,做好了差不多十個優質劇本項目儲備。正是如此,保證了他們能夠從去年開始,拿出《光榮時代》、《三叉戟》等一部部作品。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