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陳布雷的個人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與郭沫若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陳布雷的個人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與郭沫若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個人生活

八子女

1957年夏天之後,國內政治形勢有一些微妙,片面強調家庭出身的“血統論”甚囂塵上。1959年反右傾以後,陳礫先是被以“三門幹部”(從家門、校門到機關門)爲由,下放到山東寧津縣參加勞動;1962年返回報社後又得知,所有家庭出身不好的幹部,都將被調離黨報機關。陳礫也得到通知:到天津師範學院新聞班去教書。這時,陳礫才意識到:作爲陳布雷的兒子,家庭出身的包袱是何等沉重!

所幸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負責人對陳礫很瞭解,也很愛才,主動向領導請求,將陳礫調到出版社來工作。陳礫這才改變了去向,被調到天津人民出版社任編輯部主任。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造反派抓不到陳礫政治歷史上的任何把柄,就用“狗崽子”、“陳布雷的孝子賢孫”、“國民黨的殘渣餘孽”等罪名,將他關進“牛棚”,組織批鬥。

陳布雷的個人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與郭沫若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這時,令陳礫刺骨穿心的噩耗接連不斷傳來:由美國回來投奔革命、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的二哥陳過,被誣爲特務,在杭州跳樓自殺未遂而致殘;久經考驗,當年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後堅貞不屈的中共祕密黨員二姐陳璉,被誣陷爲叛徒,在上海跳樓身亡。陳礫白天參加勞動時裝得若無其事,夜間就躲在被窩裏飲泣。後來,當他被宣佈“解放”,分配到資料室工作時,把補發的工資全部交了黨費。

粉碎“四人幫”後撥亂反正,陳礫二哥和二姐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本人不僅迅速恢復了工作,還被提升爲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長。1981年11月,他被任命爲中國出版家赴英學習小組組長,被派往英國學習考察。1982年6月回國以後,又連升兩級:由副社長提升爲社長、出版局副局長。不久,他因爲通曉英語而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調到北京,擔任中國唯一向國外發行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的副總編輯、總編輯,並被推選爲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陳礫還是英國劍橋國際傳記顧問委員會的會員、美國傳記研究協會顧問委員會的榮譽成員。

2001年,也曾做過中共祕密黨員的丁羣先生在拜訪陳礫時,問道,你作爲國民黨要人陳布雷的兒子,對過去盛極一時的“血統論”有何評論?陳礫說,“血統論”只看家庭影響,不看社會影響和本人的表現,是封建思想的殘餘,其哲學根源是機械唯物論,肯定是錯誤的。我父親是國民黨的要員,但他的8個子女,有4個是共產黨員。

陳礫儘管和父親政見不同,但絕不肯說父親的不好。作爲兒子,陳礫對父親感情是很深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極“左”思潮極端氾濫時,直接爲蔣介石個人服務的陳布雷自然成了“反動”的代名詞,陳礫身爲陳布雷之子,“運動”一來就在劫難逃,但他還是堅持保留着與父親陳布雷的一張合影照。後來,那張照片在抄家時被造反派當作“反革命”的證據給抄走。但等事情過後,他還是挺身而出去討回那張照片 [9] 。

與郭沫若之間的唱和

1941年11月,正逢郭沫若先生的五十壽辰,同時又是其從事創作活動25年紀念,爲慶賀這位在歷史研究、文學創作中有卓越貢獻的文化巨匠,全國許多地方都舉行了紀念活動。郭沫若所在的重慶自不用說,遠至香港、延安、桂林等地,都舉行了慶祝活動,反映出郭沫若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力。

陳布雷的個人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與郭沫若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2張

當時,重慶的慶賀活動最多、規模最大。時在蔣介石身邊任職,被人稱爲“文膽”的陳布雷,也作爲活動的發起人,欣然參加到這次活動之中。

陳布雷先生早年是著名的報人,因文筆犀利、說理周全、文采斐然而名重一時。陳布雷與郭沫若,早在北伐時期就見過面。陳當時曾對郭表示過真摯的仰慕:“今日一睹沫若先生風姿,真乃三生有幸。”他們兩人早年在上海從事文字工作,亦有惺惺相惜的互敬。此時,陳布雷雖在國民黨上層任職,但他文人氣極重,一般人很難進入他的視線,可對真正文人,他還是相當誠摯的。當別人拿來請發起人簽名的“郭沫若50誕辰和創作生活25週年慶祝緣起”的橫軸時,陳布雷欣然簽上自己名字。從後來的情況看,做郭沫若紀念活動發起人,他是樂意的,也是認真的。

11月16日這一天,重慶大規模慶祝活動開始。當天,陳布雷寫了一封熱情而真摯的信,表達他的衷心祝願:

沫若先生大鑒:三葉集出版時之先生,創造社時代之先生,在弟之心中永遠活潑而新鮮。至今先生在學術文化上已卓爾有成。政治生活實渺乎不足道。先生之高潔,先生之熱烈與精誠,弟時時讚歎仰佩。弟雖一事無成,然自信文士生涯、書生心境,無不息息相通。國家日趨光明,學人必然長壽。此非尋常祝頌之詞也。唯鑑不盡。

弟陳布雷謹上

《三葉集》是郭沫若早年與宗白華、田漢三人相互通信的結集,其中傾吐青春豪氣,追索人生意義,探討詩文真諦……閃爍着耀眼的光華。出版之後,風靡一時。陳布雷專門提及此書,正表達了當時的強烈印象。

這封信有兩句話頗可表現陳布雷當時的心情:一爲“政治生活實渺乎不足道”,這正是舊時文人從政後常常發出的感嘆。陳布雷當年文采風流,是很願意在文壇上有一番作爲的,不料涉足政壇,爲人操刀,此中苦衷,難爲外人言,故有此感嘆。另一句“然自信文士生涯、書生心境,無不息息相通”。從一些人的回憶文章中可以看出,陳布雷雖身在政壇高層,但文人習性大致未改,對官場的那一套頗不適應,故內心並不舒暢。此時借向文化人慶賀之際,真情吐露,也極有感染人的地方。

文之不足,陳布雷還在信後附上一組詩,表達慶賀之忱:

郭沫若君五十初度,朋輩爲舉行二十五週年創作紀念,詩以賀之。

灩澦奔流一派開,少年揮筆動風雷,

低徊海澨高吟日,猶似秋潮萬馬來。

(先生以文藝創作公於世,似在民國十年前,時餘同客海上。)

搜奇甲骨著高文,籀史重徵起一軍,

傷別傷春成絕業,論才已過杜司勳。

(君客居東邦,以甲骨金文理董古史,著作斐然。)

刻骨酸辛藕斷絲,國門歸棹恰當時,

九州無限拋雛恨,唱徹千秋墮淚詞。

(七七變起,君自東瀛別妻孥歸國,當時有“別婦拋雛斷藕絲”“登舟三宿見旌旗”句,爲時傳誦。)

長空雁侶振秋風,相惜文心脈脈通,

巫岫雲開新國運,祝君彩筆老猶龍。

這一組詩,從郭沫若當時的影響,寫到他的業績成就;從他的作爲,寫到詩者的真誠祝願。對於久不作詩的陳布雷,這也實在是極爲難得的。

接到陳布雷的賀函及賀詩,郭沫若亦情不自禁。他也趕緊回陳布雷一函,函後附有步陳布雷詩原韻的和詩一組:

畏壘先生賜鑑:五十之年,毫無建樹,猥蒙發起紀念;併疊賜手書勖勉,壽以瑤章,感慰之情,銘刻肝肺。敬用原韻,勉成俚句以見志。良知邯鄲學步,徒貽笑於大方,特亦不能自已耳。尚乞教正,爲幸。

專復敬頌

時祉

弟 郭沫若

頓首十一、二十三

步韻和詩是這樣寫的:

茅塞深深未易開,何從淵默聽驚雷,

知非知命渾無似,幸有春風天際來。

欲求無愧怕臨文,學衛難能過右軍,

樗櫟散材繩墨外,只堪酒戰策功勳。

自幸黔頭尚未絲,期能寡過趁良時,

飯蔬飲水遺規在,三絕韋編爻象詞。

高山長水仰清風,翊贊精誠天地通,

湖海當年豪氣在,如椽大筆走蛇龍。

敬步原韻呈畏壘先生教沫若初稿

“畏壘”是陳布雷的筆名,當年曾以此署名而名動一時。郭沫若在此以“畏壘”相稱,自然有對其當時才情、筆力的推重,也迴應了陳布雷“時餘同客海上”間的惺惺相惜之忱。

郭沫若和詩寫成之後,將它們與陳布雷之詩一併交給重慶《大公報》。這兩組唱和之詩於11月28日同時在該報刊出。在兩組詩的前面,編者還加了一段按語:

11月16日,郭沫若先生五十生日,在渝友人爲舉創作二十五週年紀念。陳先生貽書,有“國運日趨光明,學人必然長壽”之語,旋復贈以此詩,郭先生得之甚喜,即賀四律。

陳布雷的個人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與郭沫若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3張

《大公報》發表這兩組詩的第二天,另一家《掃蕩報》也予以刊出,一時引起很大反響。作爲蔣介石“文膽”這樣特別身份的陳布雷,對文化人郭沫若表現出的真摯及相通之情,透露出其書生內心的許多信息。這對於我們理解這位先期以才思橫溢、筆掃千軍一時聞名,後來卻成爲代“領袖”操刀的文人的複雜心境,確實有可以格外珍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