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孝恭皇后是什麼人?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

孝恭皇后是什麼人?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大明皇妃孝恭皇后力挽狂瀾,但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明朝的皇妃似乎很少引人注意,沒有特別賢良的,也沒有特別狠毒的,彷彿都是皇帝背後的陪襯。按說明朝時期設立了廠衛制度,後宮想要憑藉自己的權力指揮這些人做些事情應該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大明皇妃孝恭孫皇后,爲什麼要提到她呢?因爲她在位時期經歷了土木之變和和奪門之變,對於明朝政權的穩定發揮了很大作用。孫氏原是山東永城一主簿之女,後被明仁宗的丈母孃,皇后張氏的母親看中,選入宮內,後與明宣宗朝夕相處,感情深厚。明宣宗即位後,立胡氏爲皇后,孫氏爲貴妃;宣德三年又廢胡皇后,立孫貴妃爲皇后。

孝恭皇后是什麼人?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

短短几句話,只是後位的更替在深宮來說已足夠傳奇,也足夠現在的導演改編出一部電視劇了。有野史記載,說明宣宗即位初期,孫皇后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公主時時帶在身邊,爲了奪寵上位,將宮人的兒子養在自己身邊,對外宣稱這是自己的親兒子,而這位傳說中從下人一躍成爲皇子的孩子就是後來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明英宗朱祁鎮。明宣宗本就疼愛孫氏,此事之後更是以“皇后膝下無子”爲由奪了胡氏的後位,立孫氏爲皇后。且不說這段故事的可信度有多大,單憑這一點點講述來看,明宣宗對於孫皇后可以說是寵愛至極了。

畢竟身爲皇上,不顧皇室血脈延續硬要立她爲後,頗有愛美人勝於江山的感覺。當然,這段故事必然是站不住腳,但是在後宮真正的記載中,孫皇后真正可以說到“寵冠六宮”。這樣一個女人,能讓皇上看中的當然不只是那份姿色,孫皇后還有一份常人不能比的冷靜與智慧。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那場在明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土木堡之變了。公元一四三五年,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同年,張皇后立皇太子朱祁鎮爲皇帝,孫皇后被尊爲皇太后。十四年後,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剌,兵敗被俘,朝野上下一片震驚。

皇帝被俘,對一國來說是奇恥大辱,對於前朝後宮來說更是一大災難。在文武百官羣龍無首,後宮嬪妃人心惶惶的關鍵時刻,孫皇后站出來挑起來明朝這座搖搖欲墜的大廈的大梁。她先是與錢皇后籌措贖金,與瓦剌交涉,後又命郕王朱祁鈺監國,穩定政局;隨後又升于謙爲兵部尚書,把備戰禦敵的重任交到了這位大臣手上。在朱祁鎮遲遲不能歸國之時,果斷地立朱祁鈺爲新帝,不但穩定了國內政局,更是出乎瓦剌人的意料,令其陰謀破裂,無奈之下放英宗歸國。

孝恭皇后是什麼人?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 第2張

而英宗歸國後,景泰帝朱祁鈺不願將皇位還給英宗,並將其囚禁於深宮之內,孫太后悉心照料好被囚禁的英宗和被廢的皇太子朱見深,小心翼翼維護當時朝堂的政治局面,並伺機而動,協助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又將皇權交到了英宗手上。土木之變震驚朝野,孫皇后以其豐富的政治經驗以及皇太后之尊,力挽狂瀾,將危局中的明朝奮力地拉了起來,這份睿智,絕不是深宮中只懂勾心鬥角的婦人所能輕易比擬的。而在那之後景泰帝將英宗囚禁起來,孫太后更是小心經營,等到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時妥善利用自己的權勢幫助英宗重回皇位,這份計謀與隱忍也是一般的才女輕易比不上的。

有史書稱孫太后“性情狡黠”,這種評價雖然看上去不像是在夸人,但用來形容孫太后是十分貼切的。前文已經說過,孫太后出身不算高貴,不過是一縣主簿的女兒,與張太后、胡皇后等人來比,從出身上就已經落後一大截了。但就是這麼一個出身低微的民女,前期先是一步步從平民做到貴妃,皇后,後期又救朝廷於危難,說其“狡黠”絕無貶低之意。這份心性與權術,相較於男子也毫不遜色,巾幗不讓鬚眉。而後世對其爲人褒貶不一,卻也是由於她這份權術與睿智。

孝恭皇后是什麼人?後世卻對她的爲人褒貶不一! 第3張

英宗朱祁鎮的身世雖然沒人再提起過,但“奪子”之說確實是她無法躲過的一件醜聞。不過空穴來風也好,確有其事也罷,能讓明宣宗力排衆議立她爲後,又何嘗不是一種手段,一種能力呢?縱觀大明史書,這位連名字都沒有的孫太后確確實實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土木堡之變時若沒有她的支持,大明王朝可能如靖康之難後的宋朝一般分崩離析,搖搖欲墜。土木堡之變後,她是“妒婦”還是“賢后”的爭論已經沒有必要了,挽救了大明的她,已經不遜色於古代的任何一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