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揭祕:唐朝的名門望族爲何不願意娶公主?

揭祕:唐朝的名門望族爲何不願意娶公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說唐朝的公主最難嫁,大部分都淪爲大齡剩女了。

不過這是誇張的說法,但難嫁倒是真的,原因跟當時的門第觀念太嚴重有關。

揭祕:唐朝的名門望族爲何不願意娶公主?

五姓七望的歷史淵源

北魏時期開始形成“五姓七望”之說,代表當時社會上最高的望族,大致在唐初定型。他們的排名分別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但事實的真相卻是這個排名是唐太宗李世民利用政治手段強行改過的。實際排名卻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之所以是這個排名,還得說一說他們的歷史淵源。

東漢末年門閥政治就已經很嚴重了,整個社會全部被門閥世家把持着。三國時期重新洗牌了一次,但到了魏晉時期又逐漸定型,特別是王、謝、司馬三大姓對政治影響最大。東晉滅亡的時候把持政治的門閥世家重新洗牌了一次,進入南北朝政治界又開始興起一批新的門閥世家,而且是抱團的形式,比如關隴集團。

但是佔據文化界的最高端的望族卻是雷打不動,比如崔氏、盧氏最爲明顯,緊接着的是鄭氏,至於王氏雖然幾度浮沉,但也緊隨其後基本沒有掉隊。

五姓七望的鄙視鏈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大姓大致位於山東地區(崤山以東,包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分、山東、河北、河南大部分地區),我們稱之爲“山東四姓”,他們是儒學影響力最大的地區,在文化界抱團現象更爲緊密。

所以唐朝的“五姓七望”其實分爲兩撥,一撥是佔據政治界話語權的李氏,一撥是佔據文化界話語權的崔氏、盧氏、鄭氏、王氏。在民間看來,政治認可遠不如文化認可有影響力,所以民間仍然以崔氏、盧氏、鄭氏、王氏四姓爲最高望族。例如詩聖杜甫,其實跟李氏是有親戚關係的,但從來不提這事,卻總是跟外人說自己是崔氏之甥;唐文宗選兒媳婦太子妃,想要宰相鄭覃的孫女,但鄭覃偏要把孫女嫁給一個崔姓九品芝麻官,讓唐文宗無語得要死,可見李氏一直處在四姓的鄙視鏈之下啊。

當然了“山東四姓”會鄙視李氏也跟他們的儒學倫理傳統有關,李唐王朝有李世民娶嫂、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武則天與太平公主跟幾個面首有說不清楚的關係、李隆基強娶兒媳,還有安樂公主、郜國公主、襄陽公主各種淫亂醜聞,再加上李氏有胡人血統,更是重視倫理的“山東四姓”所不能容忍的,鄙視自然不在話下。

所以問題就來了,唐朝門第觀念嚴重,嫁公主特別講求門當戶對,他們認爲的最“門當戶對”的崔氏、盧氏、鄭氏、王氏在聯姻問題上抱團嚴重,將李氏放在鄙視鏈之下,這“山東四姓”娶媳婦不優先考慮李氏,也就導致了李氏的公主很多時候只能從其他非望族的士族甚至寒門庶族中選;但社會又以跟“山東四姓”攀上親戚爲榮,李氏公主也不是最優先選項,反而跟李氏公主競爭起“山東四姓”起來,這又加劇了公主們可選的門第少了非常多,也就難嫁許多。

李氏的解決辦法

所以掌握政治界的李氏,在唐初是絞盡腦汁想辦法跟這四姓聯姻。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第一任皇后就是出自太原王氏。但多多少少都比較有難度,然後再加上唐初需要跟功臣聯姻鞏固政權,導致公主不夠分。一直到中唐後期與晚唐,公主夠分了,纔跟這“山東四姓”的聯姻稍微多一點點。

不過呢,在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這裏,他們意識到這些門閥世家對政治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便開始了打壓之路。唐高宗曾企圖用禁止通婚的方式阻止“五姓七望”的影響力(廢除王皇后也算一個舉措),但效果總是不理想。而且“山東四姓”之間通婚的少了,使得寒門庶族機會增多,結果民間更是趨之若鶩,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影響力。所以啊李氏公主要“攀”上“山東四姓”還是挺不容易的。

雖然李治、武則天夫婦結束了門閥政治的歷史,但他們帶來的門第觀念還是影響着整個唐朝,甚至影響着公主的出嫁,直到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亂世門第觀念纔開始出現變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