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皇太極最得寵的后妃,爲什麼入宮7年去世了?

皇太極最得寵的后妃,爲什麼入宮7年去世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海蘭珠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所謂“入宮年紀最大卻最得寵”者,說的應該是史籍中的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這位既不是清太宗皇太極原配、也不是繼室的福晉,在死後卻得到了與清太祖努爾哈赤原配福晉佟佳氏一樣的封號——元妃,足以說明她在清宮中的地位了。何爲元妃?所謂元妃,並不是小說《紅樓夢》裏的賈元春,更不是諸如榮妃、惠妃一般的妃嬪封號。清朝的元妃是有特殊含義的,而且是死後追封的封號,不授予活人。例如前面說到的海蘭珠,元妃就是其死後被追封的封號,諡“敏惠恭和”,即所謂敏惠恭和元妃。元妃最初是清太宗爲清太祖原配福晉佟佳氏(哈哈納扎青)特設的一個尊號。

皇太極最得寵的后妃,爲什麼入宮7年去世了?

清太宗去汗號稱帝之後,如何追諡清太祖的正室成了一個大問題,其生母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既不是清太祖的原配福晉、也不是唯一的繼室福晉。如果像後世那樣處理,代善的生母佟佳氏、莽古爾泰的生母富察氏、多爾袞三兄弟的生母烏拉那拉氏同樣應該被追諡爲皇后。很顯然,清太宗並不願意給彼時還活着並手握重權的代善和多爾袞三兄弟那麼高規格的待遇。可佟佳氏畢竟是清太祖的原配福晉,清太宗可以“無視”其他幾位嫡母,卻無論如何也不能“無視”這位絕對正牌的嫡母。於是,元妃這個尊號應運而生了,元妃大概其就是“原配福晉”之意吧,既承認了佟佳氏的原配地位,又沒有給皇后“頭銜”,清太宗“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皇太極最得寵的后妃,爲什麼入宮7年去世了? 第2張

自此,清太宗的生母葉赫那拉氏成了清太祖唯一的皇后。而原配佟佳氏就只能屈尊原元妃了……正因爲元妃是清太宗專門爲清太祖原配福晉佟佳氏準備的尊號,即便是清太宗的原配福晉鈕祜祿氏也未能正式獲得元妃尊號,她的“元妃”身份只不過是後世的一種尊稱罷了。但是,清朝歷史上除了佟佳氏之外,卻還有兩位“正牌”元妃存在。一位是多爾袞的原配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另一位就是前面所說的敏惠恭和元妃。多爾袞的原配福晉之所以得分這個尊號是因爲彼時多爾袞位居攝政王、掌握着絕對權力。實際上,這就是“僭越”。但是,彼時多爾袞掌着權柄、握着刀把子,根本沒有人敢提出異議。

至於敏惠恭和元妃,則完全是因爲清太宗“破例”了。海蘭珠去世之後,清太宗“破例”追封諡其爲敏惠恭和元妃,並將當初自己給嫡母佟佳氏的那套行頭全部套在了海蘭珠身上,足見清太宗對海蘭珠的重視。如果不是彼時孝端文皇后的皇后名分早定、而且依然健在,清太宗恐怕就不是追封海蘭珠爲元妃那麼簡單了……說白了,所謂元妃其實就是“低配版”的皇后。海蘭珠是作爲“政治籌碼”被哥哥吳克善送到清太身邊的,與早先入宮的孝莊文皇后、甚至孝端文皇后並沒有本質區別,爲何卻能得到清太宗的近乎“專寵”呢?個人認爲,這裏面感情因素大於政治因素,更多地應該還是海蘭珠對清太宗的“胃口”,清太宗對海蘭珠是真愛。

寡婦入宮、火箭速度晉升“二把手”史載,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二十六歲時在哥哥吳克善的護送下來到了清太宗身邊,成爲了清太宗的女人。在此之前,史籍對海蘭珠的記載幾乎爲零。因此,說海蘭珠是寡婦再嫁其實是缺乏實質性證據的。但是,從她的妹妹孝莊文皇后十幾歲便嫁給清太宗來看,姐姐在妹妹之後出嫁顯然不太正常。而且,海蘭珠嫁給清太宗時已經二十六歲了。在現而今這個年紀未婚太正常不過了,但在那個年代,二十六歲未婚顯然不太可能。所以,海蘭珠是寡婦再嫁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皇帝娶二婚女子,簡直不可思議。如果擱在清朝中後期,這的確是難以想象的。

但是,後金時期和清初,這樣的情形太多太多,並沒有什麼不正常。清太宗另外兩位福晉——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娜木鐘)、康貴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巴特瑪·璪)都是寡婦再嫁。因此,海蘭珠二婚嫁給清太宗並沒有什麼稀奇。奇的是,海蘭珠入宮不久便跨過了早自己近十年入宮的妹妹孝莊文皇后,成爲了地位僅次於時任皇后——孝端文皇后的關雎宮宸妃(清太宗後宮的“二把手”)。由此,我們也能看得出,清太宗對海蘭珠的確是另眼相待的。海蘭珠生子、清太宗大赦天下崇德二年,海蘭珠生下了清太宗的皇八子,按理說這只是一位庶出的皇子,地位遠在嫡出的長子豪格之下。

可彼時的清太宗卻一反常態,不僅大肆慶祝,而且宣佈大赦天下。並且規定,除“十惡不赦”之外,所有在押人犯皆在大赦之列。這是清朝第一次大赦天下,按照明制,這是皇太子纔有的待遇。換言之,清太宗內心恐怕早已將這位皇八子是爲了“皇太子”。這不僅是清世祖福臨未曾享受過的待遇,連清太宗的嫡長子豪格也沒有享受過。足見清太宗對海蘭珠的鐘愛,恐怕並不比之後清世祖對董鄂氏差多少。清太宗爲皇八子大赦天下與清世祖爲榮親王大赦天下幾乎如出一轍,不是嗎?只可惜,這位“準皇太子”根本無福消受,不久之後便夭折了……年不滿週歲,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

清太宗爲何對海蘭珠情有獨鍾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政治聯姻”。不可否認,清朝皇帝的婚姻很多都是政治聯姻,清太宗也不例外,他娶林丹汗那兩位遺孀便是最典型的例證。更何況,吳克善當初把海蘭珠送到清太宗身邊,恐怕也不只是看上這位“姑父兼妹夫”長得帥吧?很顯然,清太宗與海蘭珠的確是一樁政治婚姻。但是,清太宗對海蘭珠情有獨鍾恐怕就不是“政治婚姻”可以解釋的了。首先,蒙古科爾沁部屬於早期依附滿洲的外藩蒙古部族,其在蒙古各部、尤其是外札薩克的影響力相當低,甚至還不及後來兵敗,“兒子投降、老婆被收編”的林丹汗。

彼時的清太宗完全沒有上趕着巴結蒙古科爾沁部的必要。其次,在海蘭珠之前,孝端、孝莊文皇后已經嫁給了清太宗,他們同樣來自蒙古科爾沁部,一位是海蘭珠的姑姑、一位是妹妹。而且,彼時的孝端文皇后已經位居皇后之位。換言之,蒙古科爾沁部、吳克善已經是“首席外戚”。清太宗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海蘭珠來拉攏、示好吳克善。反倒是吳克善將海蘭珠送給清太宗,更像是在巴結、討好,不是嗎?因此,從政治方面找原因根本站不住腳。那麼,只能有一種解釋,海蘭珠對清太宗的“胃口”,清太宗對她是真愛。這也很正常,政治婚姻,清太宗娶誰身不由己,在一片灰暗的政治婚姻中突然出現了海蘭珠這一抹鮮豔的色彩,清太宗自然情有獨鍾。

這一點從海蘭珠病重時清太宗的反應也能看得出。海蘭珠病重時清太宗正在前線統兵作戰,聽說海蘭珠病了,清太宗連仗都不打了,扔下軍隊交給他人指揮,連夜兼程往家趕,就爲看一眼海蘭珠。只可惜,還沒趕回盛京,海蘭珠便去世了……據史料記載,清太宗趕回盛京之後,見到已經冰冷的海蘭珠遺體,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抱着海蘭珠號啕大哭。一位帝王,可以不顧儀態、不顧臉面,當衆號啕大哭,這恐怕不是裝得出來的。而且,清太宗也完全沒有裝傷心的必要。那是真傷心、真難過,其真情流露。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清太宗對海蘭珠情有獨鍾就是真愛,並沒有太多政治因素。

海蘭珠因何年僅三十三歲便香消玉殞關於這個問題,史籍並沒有給出確切答案。所有史料幾乎都只記載了敏惠恭和元妃去世這件事本身,並沒有涉及海蘭珠的具體死因。有一種說法,說是海蘭珠的兒子死於天花,之後海蘭珠也感染了天花,最終因患天花香消玉殞,這幾乎就是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翻版。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皇八子死於崇德三年,海蘭珠死於崇德六年,其中相隔了三年時間。海蘭珠因爲感染天花去世的可能性存在,但應該與她的兒子無關。不過,海蘭珠死後清太宗的反應則徹底否定了天花說。史籍記載,海蘭珠去世後,清太宗抱着遺體嚎啕大哭。衆所周知,天花是烈性傳染病,尤其滿洲人,對天花毫無抵抗力,幾乎達到了聞天花色變的地步。

試想,如果海蘭珠死於天花,即便清太宗想抱着遺體痛哭,恐怕御醫們也不會同意吧?因此,說海蘭珠死於天花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個人認爲,這應該與彼時的醫療環境和心身疾病有關。在沒有現代婦產科的古代,生孩子無異於在鬼門關上走一遭。生完孩子之後,海蘭珠恢復不佳、身體狀況不好是可能存在的。加之彼時滿洲人的飲食習慣和清宮妃嬪活動量較少的現實,海蘭珠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也是可以預見的。與此同時,喪子的打擊或許也給海蘭珠心理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本來身體就弱,加之內心悲痛、產後再沒恢復好,彼時的醫療條件又比較“原始”,這一切加在一起,海蘭珠三十三歲香消玉殞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清朝皇帝、后妃、皇子、公主早逝者並不在少數。個人認爲,海蘭珠被人謀害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從她去世後清太宗的反應來看,如果海蘭珠有一絲被謀害的可能,清太宗不大開殺戒都不可能。至少徹查是必須的,不是嗎?但是,所有史料都沒有相關記載。可見,這一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