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房玄齡爲官32年無顯著政績,卻被譽爲古代十大賢相之一

房玄齡爲官32年無顯著政績,卻被譽爲古代十大賢相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房玄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01

提起歷史上的貞觀之治,許多人是耳熟能詳。不過,對於這筆功勞,世人卻多記在李世民頭上。其實,在這中間,如果要是沒有這個人的盡心輔佐,富強美好的貞觀之治,可能就要打許多折扣。而這個人,就是著名的唐朝宰相——房玄齡。

房玄齡爲官32年無顯著政績,卻被譽爲古代十大賢相之一

02

房玄齡,字喬松,山東淄博人。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聰明。他的曾祖房翼,曾任後魏的鎮遠將軍,承襲壯武伯。祖父房熊,釋褐州主簿。父親房彥謙,好學不倦,通涉《五經》,富有辯才,是魏、齊年間的山東學者。

03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房玄齡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又向父親學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不僅如此,他還有精準的世事判斷能力。隋文帝當國時,雖然天下寧晏,一片太平景象。但其時不足20歲的房玄齡,就已經對世事有了精到的分析。

04

有史料表明,他曾私下這樣分析世事:“隋帝本無功德,只知誑惑百姓。而且他不爲國家長久之計,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終會互相誅夷傾軋。現在國家康平,但滅亡之日翹足可待。”雖然如此,他還是沿着科舉的道路,在19歲時高中隋開皇年間的進士。

05

李淵起兵太原那一年,當其十九歲的兒子李世民進軍長安,行至渭北時,駐守在隰城的長官房玄齡,雖然比李世民年長二十歲,但識世務的他卻主動打開城門,將對方迎進城中。兩人一聊,相見恨晚。於是,李世民便委任房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

06

後來,房玄齡爲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等戰利品,只有房玄齡首先四處查訪,搜尋人才,交結豪傑,將富有謀略和驍勇善戰的人,引薦到秦王府中,私下與他們結爲朋友,共同爲李世民竭盡死力。

07

算起來,在李世民沒有登上皇位之前,房玄齡曾在秦王府追隨他十多年。在此期間,他爲李籠絡了一批文臣武將,著名的如虞世南、于志寧、許敬宗等十八學士,程知節、秦叔寶、侯君集等統軍武將。都是他爲李苦心打造的人力資源庫,成爲李世民後來征伐統一天下,日後發動玄武門之變,奪權登基的骨幹力量,也爲貞觀之治奠定了人才基礎。

08

面對秦王府中人才薈萃的局面,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心生恐懼。於是,他們決定將李世民手下一部分人選到外地爲官,以分散秦王的實力。其中,就有時任陝州總管府的長史杜如晦。李世民當時還不瞭解杜如晦,便答應了下來。

09

房玄齡得知後,立即對李世民說:“杜如晦聰明有膽識,是個難得的人才,你以後要建立帝業,必須得此人輔佐。別的人調走並不足惜,唯杜如晦不能捨。”李世民聽後,如夢初醒,立即上奏高祖李淵,將杜如晦留任府中。這個杜如晦果然有王佐之才,故而有了“房謀杜斷”的成語,兩人都成爲李世民智囊團中的核心人物。

10

不僅能知人善任,作爲宰相的房玄齡,還注重修訂律令,著名的《晉書》,就是在他的監督下完成。如實說來,在貞觀年間,以直諫知名,他不如魏徵、馬周等;論開疆拓土,他不如李靖、李勣。但這正是房玄齡爲官處事的智慧。因爲其性格沉穩,善於自處,且能容人,總是把成人之美當作其爲官的第一要務。

房玄齡爲官32年無顯著政績,卻被譽爲古代十大賢相之一 第2張

11

爲相期間,他從不以功臣自居。聽說別人做了什麼功績,他就會高興得如同自己做的一樣。對人,他從不求全責備。正因爲有這樣寬懷待人的胸懷,天下精英才能在房玄齡的帶領下,各盡所能,共襄盛世。長孫皇后臨終前對太宗說:“房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祕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非有大故,願勿棄之。”臨終之言,其言之善,皆因房玄齡於唐太宗有蓋世之功。

12

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其幕後推手就是房玄齡。此事成功後,在論功行賞時,李世民將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列功一等,進爵邢國公。對此,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便氣呼呼找李世民論理。

13

李世民也不客氣,當廷駁斥道:“義旗初興,人各有心。叔父您雖率兵前來,也是因爲懼禍怕被株連殺掉,而且從未親自上陣打過仗。與竇建德交手,您全軍陷沒;後來劉黑闥起兵,您又望風敗逃。如今論功行賞,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蕭何,雖無汗馬之勞,但能以大計居功一等。叔父您國家至親,朕並不吝惜封賞,但不能因私情濫於功臣同受獎勵!”一席話,講得這位常敗皇叔慚愧退下,好沒面子。

14

在總結房玄齡的功過時,唐代史官柳芳這樣寫道:輔佐太宗平定天下,終於宰相之位,總共三十二年,天下人稱爲賢相。可是,卻無什麼顯著的政績可尋,他的德行真是太高了。結合房的生平,可知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