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翦是什麼結局?貪得無厭卻得以善終

王翦是什麼結局?貪得無厭卻得以善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位秦王嬴政的大將爲秦國統一天下立首功,卻貪得無厭,但能善終,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和一位大將有關。這位爲他打天下,立了頭等大功的人就是王翦。然而當秦王贏政要獎賞王翦時,王翦不要官爵,卻索要了大量的財物。難道王翦很貪財嗎?當然不是。

王翦這麼做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王翦是什麼結局?貪得無厭卻得以善終

王翦爲秦國統一天下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他率秦軍滅掉了韓趙魏三國,打敗了燕王喜,後來又滅了楚國,創下了不世的功勳。然而戰功顯赫,反而使王翦有了功高蓋主的嫌疑。

歷史上功高蓋主的人都容易讓國君產生懷疑,導致君臣嫌隙,更有甚者,羣臣因此反目成仇。這不僅對君臣兩人有害,而且對國家的發展,及其子孫未來的生活也是不利的。

所以王翦在出徵攻打楚國前,提出來要田地和豪宅,卻不要封官加爵。這是爲了讓秦王嬴政安心,也是在告訴嬴政他不要官位和權力,只想安度晚年,給子孫謀福利,因此不會威脅到嬴政的政權。

嬴政是個聰明人,十分明白王翦的用心,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這也是在向王翦表達自己對王翦的信任,希望王翦可以專心打仗。

王翦營造自己“貪財”的形象,目的是爲了安嬴政的心,同時也安了自己的心。只有君臣一條心,才能解除君王的後顧之憂,避免秦國內部不團結的現象,也給統一六國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王翦是一個很明智的人,他能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來保全自己,維護家人。

王翦是什麼結局?貪得無厭卻得以善終 第2張

比如,有一次嬴政問王翦攻打楚國需要多少人?王翦說要60萬,可是李信卻說20萬就夠了。兩者的說詞差距如此之大,讓嬴政疑惑,覺得可能是王翦老了,膽子就變小了。於是嬴政就派李信率了20萬人馬去攻打楚國,而王翦順勢稱病辭官,回鄉了。

不久之後,李信戰敗了,嬴政十分震驚,於是又派人去請王翦出山,並同意了王翦的60萬人馬的要求。王翦爲什麼答應重新出山呢?因爲他想到了白起。當年白起就是因爲和秦昭襄王鬥氣,拒絕出兵,最後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既然王翦答應出山,爲什麼又要向秦王要房子要地呢?因爲他想到了范雎和呂不韋。這兩個人都是因爲貪戀權力而被秦王忌憚,最終沒有落得好結局。王翦並不是真的貪財,但是如果他出兵打仗,既不要權也不要錢,更容易讓秦王懷疑他的動機。爲了自保,王翦才假意裝作貪財的樣子,來消除嬴政對他的疑心。

王翦是什麼結局?貪得無厭卻得以善終 第3張

另一方面,王翦的行爲說明,他對嬴政很瞭解,對朝中的人際關係也十分清楚。他的這招金蟬脫殼,解除了君主對他的疑心,也避免了朝中大臣嫉妒他而加害他的事情發生。更何況有了錢財,王翦也可以安度晚年,還可以給子孫留點福利,何樂而不爲呢?

在滅掉楚國後,王翦及時選擇了急流勇退,辭官回鄉了。這些就是王翦得以善終的真正原因。王翦對秦國,自己及其家人都有貢獻,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

王翦的爲官之道,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如果企業的中層幹部,能夠像王翦這樣,既能帶領部門員工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又能讓領導安心,同時還能避免同事之間產生矛盾,那麼這樣的幹部必定會被領導信任和重用。

而對於企業領導來說,也應學習古人的智慧,在選拔幹部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能力,還要考慮德行和情商。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值得企業重用,才能讓企業避免內部發生惡性競爭,良性發展。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