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汝才,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別號曹操。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的李自成,在起義軍內部來了次大清洗。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不少不願意完全成爲李自成部下的起義軍將領被幹掉,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自號“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的羅汝才。

在當時,羅汝才還有一個爲人們所熟知的外號是“曹操”,據說這是因爲他謀略出衆,又善於應變,所以有了這麼個外號。

但從羅汝才後來在自己的軍帳裏,被李自成僅帶着一、二十親兵就把他幹掉了的情況來看,其“曹操”的外號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從來只有他陰人,怎麼可能被人輕鬆陰死?

羅汝才自然不是普通人,他是老資格的起義軍領導人,在明末各支起義軍隊伍中的威望相當高。

相比起羅汝纔來說,李自成只能算是後起之秀。

早在崇禎朝初期,起義軍起於陝西時,最著名的隊伍有三十六個營頭,羅汝纔是其中一個營頭的領導人,那會,李自成纔剛投奔到高迎祥麾下。

高迎祥所部也是三十六營之一,彼時,羅汝才和高迎祥是平起平坐的起義軍領導人。

後來,高迎祥以盟主身份召集十三家(共七十二個營頭)起義軍在滎陽召開大會,商討對付明軍的辦法時,羅汝才依舊是十三家領導人之一。

而李自成那會雖然打出了少許名頭,在“闖王”高迎祥麾下有了個“闖將”的名號,可依舊只是寄人籬下的普通起義軍將領。

比資格的話,李自成遠不如羅汝才,按照江湖規矩,李自成看見羅汝才,應該要叫一聲羅大哥。

用大家比較熟知的,現代民國時期的著名人物做個不恰當比較的話,如果李自成是常凱申,羅汝才就是黃興、段祺瑞之類的人物,是和國父平起平坐的。

而且,羅汝纔在起義軍的隊伍中,並非是遍地仇恨,他曾在危難時刻,救過和幫助過張獻忠等多位起義軍領導人,據說也救過李自成。

這樣的一位在起義軍中有極大威望的老資格領導人,在崇禎十六年時,老資格起義軍領導人已經沒剩下幾個的情況下,應該是當成牌坊供起來纔是。

可李自成終究容不下羅汝才,兩人爲啥走到了不可共存的地步?

原因大概是羅汝才這人沒野心,也不願意幫助李自成實現其野心。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2張

崇禎十六年初,李自成攜早前打下洛陽之威,轉頭攻克襄陽、承天(嘉靖皇帝龍興之地),並在襄陽建立了政權,麾下擁兵數十萬。

這時的李自成,早已不是被明軍打得躲在山中朝不保夕的流賊了,他的心思隨着不斷的勝利在膨脹,有了取代明朝,覬覦天下的想法。

有了這個想法,他自然想整合全天下的起義軍爲其所用,搞軍令統一。

在局勢比較明朗的情況下,大多數起義軍領導人做出了選擇,共有三種選擇情況出現。

一種選擇是遠離李自成去單獨打天下,比如同樣具有野心的張獻忠,死活不肯依附李自成,寧願躲到偏遠的四川去自立,這樣的選擇僅張獻忠一人而已。

另一種選擇佔據大多數,絕大多數起義軍領導人沒有爭霸的野心,誰有機會和野心爭奪天下,他們就完全倒向誰,哪怕交出部隊指揮權,未來在新朝做個開國公侯就行。

最後一種就是以羅汝才爲首的部分起義軍領導人的選擇,他們沒有野心去爭霸天下,也不願意完全依附誰,只想保持現有局面,過一天快活日子是一天。

從羅汝才的想法來說,應該對李自成沒威脅,即使他的資格比李自成老,他也沒想過跟李自成去爭當所有起義軍的大頭目,沒想當皇帝,他沒有野心。

但正是這種毫無野心的想法,讓李自成頭疼。

當時,聚集在李自成麾下的起義軍有好多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起義軍領導人在李自成公開統一軍令的想法後,都在觀望。

觀望誰?當然是觀望那些實力接近李自成的大股起義軍領導人的行爲,看他們是怎麼做?

而羅汝才肯定是重點觀望人物之一,他的實力僅次於李自成。

羅汝才如果倒向李自成,那些搖擺不定的起義軍領導人也就不多想了,大家一起跟着李自成打天下就是,這會加快李自成整合起義軍的速度,也會少很多麻煩。

偏偏羅汝纔沒想法,他沒有當皇帝的野心,也沒有當開國公侯的野心。

有當皇帝的野心,就去學張獻忠,離開李自成,尋找新的落腳點,自己單幹。

不想學張獻忠,只有當開國公侯的野心,就老老實實交出兵權,讓李自成把自己供起來,一樣有富貴日子過。

他想保持現狀,從大的方向來說,直接影響到了很多搖擺不定的起義軍領導人的想法,讓李自成整合起義軍的努力變得困難。

而且,他沒有野心,不等於李自成相信他沒有,李自成沒準也在想,羅汝纔不答應歸附,或許是有更大的野心,比如,想跟自己爭一爭?

另外,羅汝才的想法從小的方向來說,會讓部分自己麾下的起義軍將領無所適從或不滿,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大家跟着羅汝纔打生打死是爲什麼?

在羅汝才麾下,會有很多將領有當開國公侯的想法,誰也不想一輩子當個流寇。

如果羅汝才自己有野心,他麾下的將領們會跟隨他打江山,如果羅汝纔沒野心,他們看不到前行的方向,會怎麼做?

前面說過,羅汝纔是在自己的軍帳中,讓李自成帶着一、二十個親兵就幹掉了,“晨以二十騎斬汝才於帳中,悉兼其衆。”

李自成只帶了這麼點人,就能如此輕易地走進羅汝才的中軍大帳,並完成斬殺任務,毫無疑問,羅汝才的親信中,有人做出了選擇,配合李自成陰死了羅汝才。

還有一條促使雙方反目的理由就是,羅汝纔不好管理,即使他歸附李自成,也會影響到李自成的整合步伐。

在《明史·流賊傳》中,記載有李自成建立政權後下達的一些軍令,其中有一條是“妻子外不得攜他婦人”。

這是爲了防止部下將士們被腐化做出的決定,江山還未打下來,將士們還需要忍耐。

羅汝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3張

也是避免將士們爲了美色劫掠百姓,這是一個想爭奪天下的政權必須要做出的表態和行爲。

但羅汝纔是出名的好美色,“汝才妻妾數十,被服紈綺,帳下女樂數部,厚自奉養。”

有這樣的羅汝才,即使他歸附李自成,也是個不好的榜樣,讓李自成怎麼管理?

而且李自成自己就不好美色,“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自然也看不慣羅汝才的行爲,“自成嘗嗤鄙之。”

於是,各種情況綜合起來,讓當時比較急迫整合起義軍,且開始重視軍紀的李自成下定了跟羅汝才決裂,並幹掉他的決心。

有很多分析說李自成殺羅汝纔是因爲他要投降明朝,這個判斷我本人是不相信的。

羅汝才應該是個堅定的反明朝分子,這個理由應該是李自成殺掉羅汝才後,爲安撫羅部所想的藉口。

“曹操”羅汝才的死,是錯在他沒有野心,也不願幫助李自成實現野心,更無法讓自己的部下中有野心的人找到前進的方向。

在崇禎十六年那個時候,明朝勢弱,羅汝才就應該與時俱進,迅速定下一個目標,毫無目標的他,讓李自成和自己的部下都無所適從。

最終,李自成只能聯合羅汝才部下中有野心的將領聯手幹掉了他,掃清這個障礙,然後一起去實現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