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初兩大才子結局爲何都悽慘?一個被誅十族,一個被凍死

明初兩大才子結局爲何都悽慘?一個被誅十族,一個被凍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蒙古族統治中原期間,有很深的種族歧視觀念,作爲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當時的他們對漢族文化也不是很推崇,不管是黃老學說還是儒家文化,他們基本都是秉着無所謂的態度,甚至還有諸多壓制。到了明朝,雖然政治生態風聲鶴唳,動輒就是上萬人被殺,但是整體來看,老朱家對讀書人是比較重視的,尤其是科舉制度的恢復,讓天下讀書人倍受鼓舞,一大批讀書人普通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方孝孺和解縉兩人,前者被稱爲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後者則成爲明朝首任首輔,並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這部堪稱史上規模最大、內容最全的書籍。

明初兩大才子結局爲何都悽慘?一個被誅十族,一個被凍死

對於每個時代而言,能夠有一個讓天下信服的楷模是非常幸運地,明初一下子就出現了兩個,讓人不得不相信天要明朝興。可以的是,明朝的統治者並沒有把我這樣的機會,朱棣在猜疑、嗜殺方面與朱元璋一脈相承,先以誅十族的酷刑殺掉了方孝孺,而後又暗示錦衣衛將已經在獄中待了五年的解縉除掉,而除掉的方式竟然是灌醉之後活活凍死。

首先,說一說方孝孺。

方孝孺也算是出自書香世家,父親在朱元璋手下也做了一段時間不大不小的官員,可惜被朱元璋在空印案中冤殺,所以嚴格來說,他與朱元璋有着殺父之仇,但兩人都是默認的迴避此事,方孝孺還想在朱元璋手下討個一官半職,朱元璋則很愛惜方孝孺的才能,只是在見面以後,朱元璋感到方孝孺過於年輕,才先發配他到京城之外的地方敦敦苗。

不過,方孝孺尚未等到被召回,朱元璋就已經一命嗚呼上了天堂。朱允炆繼位以後,立刻將方孝孺召回到身邊,凡事都向他請教一二,而且朱允炆的仁厚與方孝孺的仁政治國思想不謀而合,兩人大有攜手建立儒家大國的趨勢。在這期間,方孝孺在朝廷的地位無人能及,朝廷頒佈的政策都有他的影子,在朱允炆的無條件支持下,此時的方孝孺風光無限,他距離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真的只有一步之遙。

但有時候上天就是殘酷的,在方孝孺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朱棣樹起了“遵祖訓,清君側”的大旗,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朱允炆失敗失蹤,方孝孺堅守文人風骨,拒絕幫助朱棣書寫登基詔書,並身穿孝服,怒罵朱棣爲反賊。朱棣一氣之下,殺方孝孺十族,根據統計共有837人收到牽連而死。

其次,再來說一說解縉。

與方孝孺相比,解縉的出身更高,他的父親、母親、祖父都是讀書人,父親、祖父還都在科舉之中有所斬獲,而且解縉也是有名的神通,有着過目不忘的本領,據史料記載,他十歲出頭就已經能夠吟詩作對、熟背四書五經並通曉其中的原理。

解縉19歲進入翰林院成爲有着“儲相”之稱的庶吉士,並得到朱元璋的青睞,可謂是少年得志。在朱元璋的鼓勵下,他寫下了著名的《》《太平十策》,結果玩過了火,惹怒了朱元璋,直接調任他當了監察御史。按理說,這也是不錯的崗位,擁有考察百官之權,結果他還是不老實,又替別人寫奏摺,竟然在胡惟庸案鬧得沸沸揚揚之時替李善長喊冤,朱元璋毫不客氣地把他打發回了老家,而且十年之內不允許回來。

到了朱棣時期,他是爲數不多的向朱棣低頭稱臣的文人,受到朱棣的高度重視,他曾經表示“我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不可一日無解縉”。朱棣爲了提高決策效率,創立了內閣,解縉是首批入選內閣的成員之一,而且是實質上的首輔。他在朱棣執政期間的修訂《太祖實錄》《列女傳》深得朱棣喜歡,而後又主持編纂曠世之作《永樂大典》,這些工作對當時的文人影響巨大。

然而,解縉無論怎麼折騰,始終是個文人,離開這個領域他真的就不太擅長了,《永樂大典》尚未完工,他就亂入太子儲君之爭惹毛了朱棣,直接將其逮捕入獄,五年後,朱棣暗示錦衣衛將其殺掉,殺掉的方式就是灌醉以後埋在雪裏面活活凍死。

明初兩大才子結局爲何都悽慘?一個被誅十族,一個被凍死 第2張

最後,再來說說爲什麼朱棣容不下這兩位才子。

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在戰火中出生、成長,後世普遍認爲他是與朱元璋最像的一個人,而且他是通過造反奪取王位的,所以他容不下這兩位才子的原因可以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朱棣權力慾望極重且生性多疑,會果斷除掉一切隱患。正如剛剛所說,他與朱元璋性格相似,爲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沒有什麼是不能犧牲的。方孝孺拒絕爲其寫登基詔書,還披麻戴孝在朝堂之上辱罵他,以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容忍的,而且方孝孺一再試圖激怒朱棣,朱棣苦戰四年,自然不能接受。而解縉也直接試亂入太子儲君之爭,這在哪個朝代都是拿命在賭博,顯然解縉的運氣並不好。

第二,朱棣執政理念與兩人不合,他們的遭遇有一定的必然性。朱棣從小就待在徐達常遇春等名將身邊,被封爲藩王以後,也是面對情況最複雜的北方邊境,因此內心深處更傾向於用武力解決問題。而方孝孺是最正統的儒學堅守者,一直主張仁政治國,解縉雖然沒有方孝孺那麼偏執,但也是極力推崇儒家的仁德思想,這與朱棣的執政策略並不相同,所以在對安南的問題上,他才與朱棣產生分歧,事實上這件事也是他與朱棣關係破解的開始。

第三,兩人書生意氣都比較重,政治抱負比較理想化,並不適合涉足官場太深。兩人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人,在文壇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官場不是文壇,他們的這些學術在官場上能用的不多,有時候反而成爲他們的絆腳石。比如說方孝孺,如果朱允炆在與其商量對策時,能夠勸說朱允炆暫時放棄南京城,然後集結兵馬再圖反攻,而不是堅持與南京共存亡,朱棣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事了。再比如,解縉如果安心的休書,時不時的接受朱棣的諮詢,他有很大可能會善終,但是他卻選擇了主動入局,最終害了自己性命。而促使兩人做出這些不太理智的行爲,就是儒家倡導文人氣節與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當然思想肯定是值得提倡的,只是兩人少了一份圓滑,註定無法在官場上善終。

兩大才子皆命喪於一人之手,這也讓朱棣承受了很多罵名,但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殘忍與巧合,沒有誰能在歷史的浪花中真正獨善其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